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息时报:基情燃烧 十年一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8日 11:36  信息时报

  从2001年9月12日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以来,基金行业已经陪伴我们度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基金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大家众所周知的理财产品,基金公司从8家增至62家,资产管理规模从最初的50亿到现在的3万亿。仅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就高达142只,基金总数接近700只。2007年迎来史上最爆发式增长,2008年又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赔钱货”的帽子也被扣到了他的头上。延长发行期、借助帮忙资金过桥的小伎俩也成为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

  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信念: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如果寻找中国开放式基金的见证者,现任华安基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尚志民或许是最佳人选,他是中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掌门人,在一家公司持续从业12年,可以说是基金市场活化石。对于自己的投资生涯的小结,尚志民形容为“基”情燃烧的岁月。

  2001年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9月12日正式亮相,首次募集目标规模为50亿份基金单位,其中60%面向个人发售,个人认购底限为1万元,最高限额为30万元。尚志民出任该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成为中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第一人。

  对于华安创新诞生的背景和过程,尚志民至今记忆犹新,“2001年以前,封闭式基金是当时中国基金市场的唯一品种。事实上,无论监管层还是基金公司,都意识到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国际成熟市场的主流品种,也是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方向。” 尚志民对记者说。据介绍,为了实现这一对中国基金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华安基金在华安创新推出前一年就着手进行了准备,对于公司的风控制度、投研制度等进行完善,建立适应开放式基金运作的市场营销团队,并建立了自己的TA系统(登记注册系统)。

  由于是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时华安基金包括投研团队在内的整个公司唯一的信念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据介绍,在发行之前的半年,他们做过上百个投资模型进行测试,只为最后的“临门一脚”。

  针对发行规模,当时的公司内部也进行了反复讨论。“由于是首只开放式基金,销售部门预计其发行规模可能会突破100亿甚至更多。但当时股票市场的规模远远不如现在,考虑到业绩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最终还是确定了50亿的规模上限。” 尚志民对记者说。

  最终,投资者对首只开基的热情证明了这50亿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当时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次发行的盛况,有很多人甚至是提前一两天去发售网点排队拿号。尚志民回忆说,在13个发行城市中,很多城市半天就结束发行,并出现了中国开放式基金发行史上的首次比例配售。

  2007~2008年  基金发展的转折期

  谈起开放式基金十年来让他最为难忘的记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从业人员都认为是刚刚过去不久的2007到2008年这两年,两年间市场的大起大落让众多投资者瞠目结舌,可以说没有2007年的大牛市,就没有基金行业今天的大发展,这两年也是基金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由于赶上史上最大的牛市,2007年基金把赚钱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业绩翻倍的基金比比皆是。当时的市场已经成了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不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都被突如其来的纸上富贵蒙了眼,完全意识不到风险的存在。当时,只要买股票就能够赚钱,基金经理需要做的就是把仓位打满。最终大幕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写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全球股市迎来雪崩式的下跌,一夜之间财富化水,大盘暴跌70%,从6124点到1664点,估计谁都始料未及。不过比下跌更为可悲的是,当底部来临的时候,投资人反而缺乏买入勇气,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不给自己。这个过程其实对于全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一个教育。

  基金行业最大的痛  人员十年流失比例90% 

  套用华夏基金一位员工的经典话语,除了业绩,“神马都是浮云”。那么作为业绩的缔造者,其背后的管理人对于基金的命运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心浮躁,人才流失也成了基金行业最大的痛,招商基金公司负责人曾坦言,每年最怕发年终奖的日子,因为发完年终奖,辞职潮会接踵而至。作为基金这种以人为本的行业,优秀人才的流失可能会导致公司出现灭顶之灾,而且这样的例子也层出不穷。

  根据天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中国基金经理在一家基金公司任职的平均年限不足2年;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5年。KevinUebelein指出,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待在一家公司超过7年,那么其投资人也就更有可能保持对这个基金的忠诚度。哪怕连续两个季度的绩效表现不好,投资人也能够跟随这个基金经理。也就是说,这样就能够让基金公司在业绩低点的时候也能够保持规模的相对稳定;但是如果基金经理的任职期很短,那么投资者就难建立起忠诚度,进而在陷入业绩低谷时基金公司就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赎回。

  同时,公募基金领域近年来更是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据统计,2008年全行业基金经理流失为136人次,2009年为237人次,今年以来截至11月基金掌门人的更换已经高达313人次。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在2000年以前的第一代基金经理共有24人;但截至目前,仍坚守岗位的只剩王亚伟、林彤彤、尚志民3人,基金经理的流失比例接近90%。

  市场被开启  首只开放式基金发行

  与封闭式基金不同,由于开放式基金业绩好坏直接决定申购和赎回,流动性问题成为运作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的一块“暗礁”,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价值投资的概念也被首次提出。“同样是投资,以往我们管理封基时强调的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而开放式基金在自下而上进行选股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适当降低行业与股票投资的集中度。”尚志民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又促使投研团队发掘更多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与上市公司,在一定风险范围内尽量为投资带来更多的收益。

  但在尚志民看来,开放式基金对于基金业更为重大的意义,还是在于其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外延式大发展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开放式基金的出现,实现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整个基金公司包括投研团队、市场部门等等都能被投资者认识和了解,基金公司作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形象也渐渐深入人心。“它将原本仅限于少数人了解的基金,变成了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并通过此后熊市中跑赢市场的成功运作,将‘专家理财’理念逐渐传输给投资者,培育起一个初具规模,潜力巨大的大众理财市场。”

  小资料

  ●1991年8月,珠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成立珠信基金,规模达6930万元人民币,这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国内基金。

  ●1992年6月,我国第一家公司型封闭式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

  ●1993年5月19日,人民银行总行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省级分行立即制止不规范发行投资基金和信托受益债券的做法。

  ●1998年,规范后的第一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设立,标志着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基金业正式亮相。

  ●2001年开放式基金的引入,使基金开始逐步走入大众视线。

  ●2003年是基金业发展的第一个小高潮。当年,基金数量首次过百,达到110只。

  ●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使基金业迈入大爆发的阶段。

  基金产品不断创新

  在基金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基金产品不断创新,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股票基金到指数型基金,再到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及ETF、LOF、保本基金、QDII基金、分级基金……投资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基金所触及到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截至近期,我国共有62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募基金近700只,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