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外的准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 16:49  私募排排网

  杨志为

  这一准则,永远也不能为任何法律所完全阐明,但它有远比任何法律都强大的威力。

  风控意识,是私募头脑中绷得最紧的一根弦。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少私募在风控制度上却有待加强。

  有的私募虽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风控制度,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执行到位。从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调研的实际情况看,有的私募对于员工用自有帐户买卖股票并没有严格限制。有的私募风控部门的负责人还兼任研究职务,难以保障风控流程的执行。有的私募,根本上就没有设置风控人员。

  最近,媒体爆炒的李旭利事件以及国海富兰克林原基金经理黄林事件,虽然问题可能都出在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基金公司,但是很难保证类似的情况不会在私募圈内发生。

  国内的阳光私募走过的路还不长,大部分成立时间尚在两年左右,将来还不断会有新的私募成立。作为资本市场的“游击队”,私募的核心投研人员个个犹如“神枪手”、“全能王”,而且基本上都是一群志趣相投的老朋友、老同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游击队”优势是灵活自由,在局部上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劣势可能就在于管理较为随意。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阳光私募无论是在投研体系上,还是在运营管理方面,都有待完善,都还需要经历长期地考验。这种情况下,自律就显得特别重要,诚信经营可以说是私募的生存之本。甚至可以说,坚持诚信经营、规范运作,比获取高额回报更为重要。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一个基金经理出现不诚信行为,整个机构经过整改之后尚可继续运营。对于私募基金来说,一旦核心投研人员出现不诚信经营行为,这家私募将很可能会被清除出局,遭投资人唾弃,难以再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阳光私募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然而,纵观历史,私募这一职业基本上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而生。随着时间推移,私募管理人逐渐形成一套职业道德和习俗准则,他们的声誉、利益和对其所服务的投资人的帮助,都依赖他们对这些准则的遵守。

  这一准则,永远也不能为任何法律所完全阐明,但它有远比任何法律都强大的威力。一个私募管理人,如果在从事这项职业时无视这一准则,那么他就会丧失他的信誉。

  这种信誉是他最宝贵的财产,是他多年来正直和诚实交易的结果。这种信誉可以很快地丧失,但一旦丧失,它就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也许永远不会恢复。

  如果允许我提及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的这个第三方私募证券基金评级机构,我则要说,我们头脑中自始自终的一个念头就是,坚持诚信经营、规范运作,比获取高额回报更为重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