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晓洁:保持30-40度的上升曲线最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 1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如大学毕业后曾是中国人寿里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一样,今年32岁的曾晓洁——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核心人物,也成为“少年老成”的私募新锐。

  在中国人寿工作的四年时间里,曾主管人寿资产第三方委托资金的股票投资业务,并负责保险公司的委托资金以及十几家年金的股票投资。这为他积累了不错的投资经验和职业起点。但在2008年初他决定出来创业的时候,原来的工作平台对于一个刚起步的私募在聚集客户资源上则起不到更多效用。“保险跟公募基金不一样,没有可公开的历史业绩纪录。完全白手起家”,曾晓洁笑言。

  创业总是艰难的。曾晓洁在2008年7月发出第一只产品乐晟股票精选后,马上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当时系统性大跌的情况下,他的这只产品于当年底仍实现了2.2%的正收益(2008年硕果仅存取得正收益的六只产品之一),更于2009年取得135.2%的绝对收益。先后被众多机构评选为“最佳”或“明星”基金经理,一时声名鹊起。2010年是其丰收的一年,在回报率示范效应下,这一年,源乐晟先后发出8只产品,总体资产管理规模由一年多前的1个亿迅速增长到12个亿。

  但在曾晓洁眼里,公司已经成立快三年了,其实发展并不快,当然快慢与否主要取决于主导人的核心理念。他说与规模相比,他更看重稳健,投资绝不激进,尽量减少波动性,理想目标是保持一个30-40度的上升曲线;而规模的盲目扩张一定会带来业绩上的波动,他也正积极地物色合适投资经理人选,以应对可能流入的新资金管理要求,一个10个人的投研团队亟需扩充。

  市场的风云莫测让风险控制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经历过牛市和熊市,我愈发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曾晓洁与他的客户一样对净值颇为挑剔,最难忍受的就是净值跌到面值以下,“任何一笔钱拿来,如果没有一定的保护垫我绝对不会盲目的去买股票。”其今年11月5日发行的源乐晟9期,成立于大盘3200点之时,当月26日,大盘跌了10%以上,虽然期间该产品最多也跌了3%,但在26日后,净值回到1.01元。

  在曾晓洁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刚刚开始。客户前几年可能更多的是通过房地产和实业来积累财富,客户可以把这个钱继续配置在房地产、实业,或者金融资产。如果他们选择了私募阳光产品,那么作为基金管理人能做的,就是尽量使得这部分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他们在房地产和实业可能获得的平均水平。 

  对话基金经理:消费电子步入高速增长期

  问:已经到年底了,对明年的初步预期会怎样?

  曾晓洁:对明年还是比较乐观,比今年乐观。

  问:现在仓位重么?

  曾晓洁:六成。

  问:你持股集中吗?

  曾晓洁:比较分散。10-20来支。

  问:换股率高?

  曾晓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净值的稳定。如果客户能容忍净值波动10%,那我做的会更轻松,而且对他们来讲收益反而更高。但是大多数投资者是不能忍受净值下跌10%的。

  问:所以客户对净值的要求和你自己的投资策略不免会有矛盾?

  曾晓洁:倒也不是,我更倾向这样做。平稳的增长,客户更容易接受。如果你的线,尺度是平的,那对客户就没有吸引力,如果剧烈的大幅波动,肯定也没吸引力。如果能保持30至40度角度的稳步上涨,中间尽量减少下行的波动,我们希望做到这一点。

  问:你如何实施风险控制?

  曾晓洁:控制仓位来控制风险。净值跌5%就开始降仓,力求净值保持在1元以上。其实这样做有好处有坏处,好处是跌不了多少,坏处就是可能的收益也会因此减少,万一指数上去追的成本就高了。所以我们净值每月就涨3%-4%这样的水平,今年涨30%吧。

  问:你对自己设定的年收益目标是多少?

  曾晓洁:如果客户做实业的成长率一年是20%-30%,那我至少不能低于这个标准,要cover他的机会成本,否则他委托我投资就没有意义了。但不能说靠我们这个发财,这很难的。不是说你把工资交给我,我来给你发财。

  问:如何判断一支股票值得买入?

  曾晓洁:基本面和技术分析,两种我们都考虑。会结合市场的趋势做,但根本的还是基本面的判断。包括三个层次:宏观基本面,行业基本面和公司基本面,三个层次要结合起来。宏观定仓位,行业选板块,公司选个股。

  问:选股上有什么特别偏好,比如大盘股或是小盘股?

  曾晓洁:没有,我选股就看成长性。还要看估值是否合理,如果一家年均30%增长的公司,20-30倍市盈率我可以接受,如果已经高得离谱显然是不值得买入的。

  问:还是想发现一些大家还没认识到黑马类公司?

  曾晓洁:很少选黑马,很难选。但会考虑很多事情,比如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等等。比如这种模式下市场觉得30倍,但我们觉得它持续时间更长,成长性可能更好,那我给它40倍。通过自己调研认识到这家公司比其他的要好,就会买的多一点。

  问:现在发现这样的公司容易吗?

  曾晓洁:不容易,投资者都喜欢好股票,宁愿贵一点,也要拿好公司。我们用一部分仓位去拿好股票,另外一部分保持机动灵活。

  问:配置一些暂时没有被充分认可的?

  曾晓洁:对。比如医药里面,一线股、二线股、三线股都有。真正成长能力好的是一线股,但估值永远最高。二、三线股,公司在市场看来或多或少有点瑕疵,估值就会比较低。我们的做法是一线配置一些,二线、三线也会配。一线会得到比较稳定的收益,而二线、三线是带来超额收益的一部分。作为投资者,收益率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3年能够翻一番,或者一番多,这种公司已经非常好了。但我们常会看到很多公司股价3年内可能翻三番,这就是因为股指提升。比如美国戴尔,在1997-2001年四年时间内长了接近20倍,但实际公司利润增长没有这么多。主要原因是1997年道指9900点的时候,大家把他当成一个普通制造业来看待,就10来倍估值。但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起来时候就给到40倍,其中业绩增长只有2-3倍,却造成股价十几倍的增长。

  现在假设一支股票未来一年它的估值不变,你的收益来自于业绩增长。今年40倍,明年也40倍,收益也就40%的空间。另外一支股票,从现在开始到未来一年,利润增长30%,但这支股票大家原来觉得给20倍估值,但后来看到30倍了,这个空间就比原来纯粹的靠利润增长带来的股价空间要大。

  第一种是公认的白马,拿着就行了,比如中国平安。第二种可能会难一点,就是市场都认为它只值20倍,你凭什么认为应该给30倍?

  问:如果这个时候,这支股票始终得不到市场的认同,你会坚持么?

  曾晓洁:别人觉得不好我们却看好的股票其实很少。比如20倍、30%增长的公司现在拿着,按道理来讲,即使估值不提升,到明年也有30%的空间;而且如果估值还会有提高,就是意外的惊喜了。做投资,我个人的观点还是要两者结合。假设预期30倍估值落空的情况下,依然有30%的增长,还是有空间,有基础支撑。我们可能比别人更乐观一点。

  问:你比较看好哪些板块?

  曾晓洁:我们整个研究按照四个板块定的,也就是四个方向:消费、医药、TMT、新能源新材料。组合配置基本全是这四个方向。

  问:TMT和新能源比较看好哪个方向呢?

  曾晓洁:看得比较多的是消费电子相关企业,比如手机什么的。做手机相关的企业很多,比如触摸屏、芯片、天线、手机壳等,现在中国有2-3亿部手机,全球有十几亿部手机,这些东西的消耗量实际比看起来大多了。以前觉着中国企业做这些不行,但现在发现全都是中国企业在做。从今年开始,对中国的TMT企业是一个真正的发展时期。

  问:是一个平稳增长还是高速提升的阶段?

  曾晓洁: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几年前,中国所谓的高科技企业都是一些软件类或是电脑制造商,没有核心技术,主要是组装。但现在来看,电脑、手机里面的大部分配件中国都能做。中国从去年开始具备了几个条件:一有资金实力,二有技术积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过去20年在海外培养了一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都40来岁,有些在国外已经功成名就,其中很好的一些科学家现在都回来了。以前在中国没钱,待遇和机制也都跟不上,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国外好,机制也在改变,有了创业板之后,有钱有股权,钱可能比国外还多。所以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创业板、中小板能起来、很多股票贵是有道理的。因为公司还很小,募了这么多钱,可以去买新技术,引进新团队,可能过一年就能有爆发式的增长。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很多企业和5年前是不太一样的。

  问:有很大变化?

  曾晓洁:对,很多家族企业都在改变。比如原来中国民营企业做的很传统的一块,经过了5年的积累,模式还是可以的,技术可能差一点,但可以去引进人才,钱不够可以去上创业板。当然不排除有些企业到创业板就是为了圈钱,但我相信至少有三分之二是真正想做事的。我相信这些企业未来几年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问:新能源呢?

  曾晓洁:真正有前途的是核电和电动汽车。其实风电,太阳能已经不是新能源了,发展很久了。之所以被称为新能源是因为跟传统的水电、火电相比比较新和清洁。核电是比较确定的,技术都没问题。汽车这块唯一的担心是技术问题,很难去判断哪个企业会有技术上的突破。

  现在电动汽车这一块很像1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当时没人知道哪家企业会胜出,但知道是个方向,由于技术、路线、人力的瓶颈,不知道几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问:牛市、熊市你都经历了,你赚钱最顺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曾晓洁:最顺的时候是2006-2007年,那个时候买完就出去玩,越盯着越心慌。我个人觉得中国未来两年很难出现2006-2007年的行情。

  问:出现牛市是小概率事件?曾晓洁:市场不能简单定义为牛市、熊市,这都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前瞻性的东西。今年其实就是一个小牛市。上半年是中小板的牛市,200多支股票创新高,下半年也有很多,明年还会有。如果从指数讲,未来两年可能没什么大的机会,很难有好的表现,上证指数里面中石油、中石化占比太大。上证指数从6000跌下来,现在50%以上的股票都比6000点的时候高了,只剩下2007年下半年暴涨的股票没有高。

  问:你有过惨痛的经历吗

  曾晓洁:还行,2008年没亏钱,正收益,但过程很痛苦。我们7月份成立的产品,刚开始7月到8月做了一个月,之后就没做。那个时候选什么股票都挡不住。

  (曾晓洁,现任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CFA。毕业后加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研究员、股票投资部投资经理,曾主管人寿资产第三方委托资金的股票投资业务,负责保险公司的委托资金以及十几家年金的股票投资。)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