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大佬沪上论道:明年会有好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 01:14  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王琼 程亮亮

  在第二届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峰会上,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义全把目前的中国经济比作跳到墙角的交谊舞,弯拐不过来还有一些震荡出现。武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高开宇则认为明年整个都是相对价值的过程,对于未来宏观经济任何一种监测手段都是在盲人摸象;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何震选择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同时大呼大盘股便宜;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魏上云认为对于趴在下面传统的大东西不要太悲观。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心更是乐观地表示从价格的角度,“我们现在觉得是遍地黄金的感觉”。

  高开宇

  市场或难现绝对价值

  加息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会不会出现绝对价值。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明年就是相对价值的过程。看宏观就是一块大石头,现在根本看不清楚,当然有很多技术手段去监测,但是每一种手段实际上都是“盲人摸象”。

  陈心

  市场遍地黄金

  从价格角度,明年应该会有很好的机会。目前总体市场估值是偏低的,尽管现在的估值水平实际上和历史上几次比较低的时候差不多,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但是市场结构性的

  泡沫依然明显。

  现在更看重的是被市场所忽视的东西,觉得是遍地黄金,明年的市场总体乐观,但是中间的结构分化也是比较明显。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传统行业的估值已经很低。对于经济发展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调控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经济能够保持得更健康,走得更持久,不要有大的起落。

  通胀是最担心的一件事情,现在CPI比较高是食品价格造成的,食品价格对于CPI上涨的贡献度非常高。

  何震

  大盘股已经太便宜

  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我们是典型的信奉“自下而上”的机构投资者,也是一个成长型的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不会过多地关注,因为它有很多杂音和因素是互相对冲的。就2011年来看,宏观经济趋势不明,因此应该忽略这方面的因素。

  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2010年全年买的个股都是集中在新兴战略产业和医药消费方面,但是现在

  开始改变一些观点:大盘股现在已经太便宜了。经过10月份行情的冲击以后,小的股票又上了一个台阶,大的股票又回到了原点。目前,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因素,比如地方融资平台是不是要出问题,经济结构转型打压房地产会不会对于银行的坏账增加。不过,目前这么便宜的价格已经把很大的风险因素考虑了进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理由对于2011年行情表示乐观,因为这些占指数相当大权重的公司应该是跌无可跌,除非真的出现宏观面非常负面的因素冲击,如果是现在这种平衡状态,这些公司应该会有机会,但是涨多高很难判断。

  程义全

  2800点估值不贵

  2800点估值不贵,如果给一个20%的企业盈利增长率,相当于去年同时期的2300点,这个位置悲观理由不充分。但也不能太乐观,因为中国经济目前确实遇到了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到了需要逐渐解决的时候,短中期看也是这样,长期看更加是这样。

  短期看宏观政策,从2008年开始到今年三季度,总体来看是宏观经济徘徊,货币政策进的格局。从四季度往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从明年开始是稳健货币政策,政策是比较明确的,政策在往回缩。这个有点儿像交谊舞,跳到墙角的时候,弯拐不过来还有一些震荡出现。

  低估值的板块通常可以理解为属于过去的行业,但是金融板块可能要另外看。那些属于未来的行业,大家都非常热衷,比如七大新兴战略产业都很贵,可以看到这些定价基本上是对于风险偏好溢价更高的人定出来的,即使不看好一个板块,但也没有定价权,未来到底怎么样很难说,它毕竟是属于未来的产业,可以容忍一定的估值泡沫。不是简单说看好低估值或者看好新兴产业,这是需要分门别类地对待。

  魏上云

  新产业短期泡沫待释放

  首先,中国经济转型没有走完,现在新经济的公司有股价泡沫,但是基本面的成长肯定没有走完,未来具

  有一个长期的机会。短期的这种泡沫还有一个释放的过程。它们对于实体经济、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对于新经济公司,会保持一个持续的关注。此外,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趴在下面传统的大东西也不要太悲观。因为现在市场上普遍的悲观来源于两个:第一就是产能过剩,第二就是对于未来资金链的担忧,因此也对于很多大市值股票信心不足。但在看到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一方面负面因素反映在股价里面了,另外政府也在着手解决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市场都在关注的经济转型,但很多人都盯着新经济那块,其实经济转型还有解决传统产能的过剩、产能消化问题。如果相信政府有能力慢慢解决,哪怕是缓解这种问题,这些板块的股票估值也会修复。

  此外,中国的体量足够大。从历史上可以看到,比如钢铁和电力都限产,但是体量很大,从产能过剩就变成了产量不足,变成了新一轮的投资,再到新一轮过剩。因此,对于这一轮过剩也要警惕。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