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当投资田荣华:公募跳私募并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 18:25  新浪财经
“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2010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上图为深圳武当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田荣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2010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上图为深圳武当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田荣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2月2日,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以下为深圳武当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田荣华在以基金公司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为主题分论坛的发言实录。

  田荣华:我在公募基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基金经理,年龄也比较大。做私募基金,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基金经理。所以我在公募和私募做投资,遇到的问题都比较多,一直赶到压力是比较大的。

  田荣华:我从公募退役的时候,因为我工作的单位在北京,而我家在深圳,实际上我当时是想回到深圳,那年我40岁,那么我也到深圳的基金公司来求过职,但是我遇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认为我年龄偏大,所以我求职不是很顺利。(笑)

  田荣华:那我也有过这样的观察,国外的基金经理40岁—45岁是一个比较好的黄金时段,但是在中国40岁显得真是偏大了,这个是一个问题,因为投资这个事情还是需要阅历、经验,当然也包括天赋等等。但是我觉得阅历、经验要用岁月来积累,所以我也向我们广大的公募基金的领导做这样一个呼吁,实际上一些年龄大的基金经理,可能也有他的投资优势。

  田荣华:私募基金人才的积累,实际上并不象外界了解的那样,好像是很容易。实际上在我看来,中国的私募基金,它仍然是处于一个萌芽阶段,一个初级阶段,是很脆弱的一个行业。现在浮出水面的,所谓“阳光私募”基金,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每个单位管理的规模,包括整个团队的规模都是非常小的。

  田荣华:我看过一个报道,说10个亿以上的规模,20亿以上的规模,基本上也就是十几个人,投研人员也就是7、8个人。事实上这种研究人员这一块,很多的研究员还是很年轻的,从业经验也就是2、3年。所以,我觉得目前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整个的行业实际上它的投资研究实力是偏弱的,人才的质量也不是像外界传闻得那么强。传闻说很强的公募基金经理都跳槽到私募了,其实这个跟媒体的喧嚣是有关系的。公募基金强大的人才方针仍然是保持的很好。跳槽到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还是有很多个人的原因,我就是这样一个年龄偏大,要回到家乡这样一个原因,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田荣华:包括刚才曾总也讲过,实际上做私募基金,事实上每个人心理还是有自己的一个必须小的规划,不可能是一个很长远、很大的规划,因为私募特点决定它不可能是特别大的规模。也可以说它容纳不了太多的、太强的人才。所以私募基金就是这样一个状况,可能是他在公募,或者在其他的投资单位里面积累了比较长的投资阅历、投资经验、投资方法,那么他就出来几个知己,做了这么样一个平台,大家志趣相投,做的事情也互相能补充一下,做一个相对稳定一点,持续经营,也就是如此而已。如果是做的不好的话,就像对冲基金,就是个隔三差五的喧嚣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