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合赢投资曾昭雄:公募化方式做私募走不通

2010年12月02日 17:03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2010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上图为深圳合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曾昭雄。(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2010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上图为深圳合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曾昭雄。(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2月2日,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以下为深圳合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曾昭雄在以基金公司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为主题分论坛的发言实录。

  主持人于华:所以,听到这个我为什么说喜忧参半呢?一方面是好事,一方面是压力更大。回到外部竞争条件,我刚才说有很多参与者,有私募、券商、银行理财产品,今天在参加我们这个基金论坛的还有私募方面来的代表。我也想听听他们的看法,因为这个行业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发展的很快,也给我们公募带来很多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尤其像我们曾总也是我们公募基金界很熟的从业人员和精英了,现在跳到私募,我们想听听你的感受,说说你们的发展情况?

  曾昭雄:谢谢于总,其实在座各位以前都是我的领导。于总,我们也是在深交所共事过。

  曾昭雄:我谈一点个人的个人得感受。我今天的确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私募确实有一点发展,但是私募始终都是配角。

  曾昭雄:第二,我觉得我们是不冲突的。因为我们其实来讲,不管公募、私募,还是保险公司,还是券商的理财,还是银行的理财,我觉得都肩负着一个为社会理财的责任。

  曾昭雄:大家看《华尔街》看过这样一个片段,说美国有一个最多百万富翁的小镇,就是可口可乐诞生的那个小镇,因为他们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就是美国最多百万富翁的地方。那在国内,像深圳、上海、浙江,由于我们很早的涉足资本市场,深圳、上海这些地方,个人财富比可能比国内的其他地方在过去的二十年增长要快一些,这跟我们的投资理财是很有关系的。

  曾昭雄:所以简单来讲,假如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大的资产管理行业,我们把我们为社会理财的责任,我们负责好,尽我们所能把它做好。那对整个过程,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很大的福利的提高。我觉得这个来讲是并不矛盾的。

  曾昭雄:作为我本人,我的成长,我曾经在一个活动讲过,我的成长我觉得是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在经受了资本市场十几年的历练,我也是公募基金这个行业培养出来的,我觉得这个是没有任何的矛盾的。

  曾昭雄:那可能有点差异,公募、私募可能是商业模式不太一样。公募是做的好的回报扩大规模,收入是源自于规模管理扩张。这个从表面来看管理上不太一样。作为私募来讲,我们作为公司的收益,公司有股东,但是公司的每个人,不管研究员、基金经理,还是做营销的人员,或多或少他的收益是跟我们从客户的收益的提成,就是我们的整个公司的收益是源自于客户的总收益,客户的收益我们提成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收益。我们的收益是所有的利益相关人,是从这里面来获取自己的收益。这是我们私募狭义的一个商业模式。

  曾昭雄:这个你看其实有点不太一样,因为公募是跟规模直接挂钩的更多一些,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私募呢,一直来讲,我的观点是不追求做最大的,我希望是做最强之一,我希望能对得起我客户对我的信任,其实是挺难的。你凭什么你在别人赚了十块钱,你拿掉2元,你还要比市场好,还要比你的同行好,还要比那么多优秀的,像赵总、叶总,这么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做的好呢?其实是挺难的。

  曾昭雄:其实我觉得大的方向没有太大区别,可能小的商业模式上有差异,这取决于我们内部的,我们内心的追求,我希望是,我主要的来源是来自于客户的收益,由于规模影响了客户收益,我个人,可能有些人是希望用公募化的去做私募,我觉得这条路长期来讲是走不通的。我是希望,当我的收益和规模产生矛盾的时候,或者说规模制约了我的收益的时候,我可能会掂量掂量,我还是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收益,这是我的出发点。

  曾昭雄:从这个去引申的话,我觉得私募是很难做大的。两点:一是它本身的客户,现在不管是以信托的模式,还是今后证监会监管的某种形式的发牌制,它主要是针对高端的。二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是挺难的,我算过一些数。我的股东要求我在做长期的发展规划,我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大概是这么算的,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能给投资者提供超额回报的公司,大概数目是多少?

  曾昭雄:我算过一个数,因为A股市场我从1996年初开始算到现在,A股市场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1.7%。那假如说我的客户觉得这个基金经理的确不错,其实你可能要再加10个点,就是21.7%,大致算20%。客户拿到20%,对于私募来讲,你还要提掉20%。所以大家关注私募体制上的优势,其实也有劣势的,我这个业绩要求是更加高的。所以我去算,从1996年到现在,能够给持续的每年跑赢市场的有多少公司,我刚刚这两天算的,总共加在一起不到市场的5%。1996年时候有285家公司,能持续跑赢市场的只有39家公司。这39家公司占总流通市值规模只有4.74%。

  曾昭雄:换个角度来讲,我们站在目前这个时点,我们有18万亿的总流通市值,我算所有都流通了的股,还不包括国有股不卖。你5%的话,只有不到9千亿的总的规模。公司的家数,我有两个指标,一个指标,从私募的角度来讲,你要获得20%的年化收益率,这个角度来看,现在2004年家公司只有105家,就是你要找到105家公司,这105家占的市值规模是很小的,可能只有4、5千亿的规模。你要是超过市场未来年化超过10%的话,你可能就只有大概200多只。就在这么几千亿规模里面,要找到所有未来能够跑赢市场,或者涨25%以上的公司,你要多大的团队?你有没有可能呢?全部都找到,你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曾昭雄:所以,换个角度来讲,我们大概测算一下,真正像目前我们这种商业模式,因为私募来讲做到100亿,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这是我们自己的测算。所以,换个角度来讲,你只要是让它公开、让它透明,其实是不太可能对公募,或者其他造成很大的威胁,因为实际上是很难有人,就市场来讲只有5%的人能够持续跑赢市场,或者获得25%以上回报率的,只有4.74%的公司。然后当你跑赢市场13%、跑赢市场10%的话,假如一个私募基金经理,你的不到这个回报的话,投资者长期来讲是不会认可你的。

  所以,这个行业不会构成太大威胁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李光斗: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打破哪些魔咒
  • 王海滨:世界进入经济危机的新阶段
  • 丁志杰:维护美元霸权是美国核心国家利益
  • 陶冬:中国楼市短期看好 中期看淡
  • Kingsley:奥巴马连任是中国经济大利空
  • 朱大鸣:未来十年中国道路走向何方
  • 黄鸣:任志强别把绿建标准主权拱手相让
  • 陈序:奥巴马还需要向外国人证明自己
  • kramer:奥巴马再次当选意味着什么
  • 洪平凡:20国集团的政策方针可能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