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水江:厚积薄发的投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1: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周水江:厚积薄发的投资人生

  周水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曾任职语文教师、某国家级行业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股市。1997年辞去公职,专注投资事业至今。现任广州西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报实习记者 杨涛 广州报道

  一个月以前,西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鲜为人知。然而到10月底,其管理的中融国际信托“西域-光华59”成立仅两月净值飙升近50%,让这家公司迅速为市场所关注。

  公司董事长周水江随之浮出水面。上世纪90年代初即浸淫股市,周水江伴随中国股市跌宕起伏,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此前他曾做过语文老师、报社记者,投资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他视投资为人人平等又充满机会的行业。

  一朝成名天下惊。周水江也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件好事。无论外界如何看待,他仍希望自己不被市场的杂音所干扰,延续既定的投资节奏,做到独立和从容地面对市场。

  启蒙:找到一扇为自己而开的门

  1988年,从江西师范学院毕业的周水江来到广州,在一家学校做语文教师。那时他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不久,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一家国家级行业报。在这个平台上,周水江善于学习和捕捉机会的天性得以发挥,也对社会各层面有了更多了解。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水江读到一份摩根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报告。其中写道,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时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资本市场将会快速成长。那时,中国股市刚刚起步,敏感的周水江从中看到了一扇门正为自己打开。他和一些朋友一起凑了十万元钱,合伙炒股。他自己出的5万元是从一位老板那里借来的,当时那位老板希望招他到麾下。周水江考虑再三,告诉那位老板,他还是想做投资,如果这笔钱亏掉了,他愿意回来工作,用自己的工资抵债。

  初入股市,周水江领教了中国资本市场早期的疯狂。他还记得,当时从900点左右买入,连涨100多点到1052点。随后一路暴跌,跌到500多点。他们的10万元本金缩水至3.8万元。合伙人中有3位朋友选择斩仓退出,周水江选择死守,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跌倒的。他开始补课,首先自学财务知识,找来两本书:会计基础和股份公司会计规范。中文系出身的他读来费力,只好硬啃。

  同时周水江广求“名师”。“去每个营业部,只要有工作人员,我都会过去请教,请别人吃饭。”周水江说,他尊重别人,足够虚心,让自己交到了不少朋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管存在什么问题,周水江都判断投资是一个有希望的行业,从没想过退却。周水江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到1996年,他赚到了股市里的第一桶金:100多万元。周水江马上套现,买了一套房、一辆车。他开着那辆车找到当时借钱给他的老板,还清欠款,表达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感谢——在那个年代,把5万元钱借给一个人去炒股,需要莫大的信任。

  跨越:辞职—下海—创办公司

  淘得第一桶金之后,周水江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带着买房买车后剩下的20万元,前往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股市中去。他仍旧虚心学习,跟着一些证券界的朋友做事,从中学习投资的技术和策略。到2000年,周水江的资产已经从20万元涨至千万元以上。周水江完成了财富积累的又一次跨越。

  同时,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和投资者的成长,周水江也确立了对证券市场的理性认知:“这是一个行业,不是炒股票;投资股票是投资公司。”没有改变的是,他仍认为这是个平等和充满机会的行业。而对机会的把握不在于资金多少,“就算不能投资一家公司,也能通过买股票来投资公司的股权。”2000年,周水江重返广州,开始自己的第二个梦想:他和另两位朋友合作创办投资公司,不仅投资股票,还涉足VC和PE。

  虽然已经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创业伊始的周水江仍因急功近利没能把握好心态。公司投资的题材股遭遇大跌,亏损2800万元。而万科在两三元买入,五六元就抛出,“后来想买都买不回来了。”

  他和朋友再一次检讨投资理念,审视市场,终于达成共识:“必须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一定要投资那种资源型、绩优型、垄断型的公司,不管市场指数如何波动都不为所动,好东西就要抓住。”到2007年夏,公司的投资收益达到480%。

  在周水江的规划中,西域投资今后发展的方向是“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做二级市场投资,也进行PE投资,公司参股的长城集团(300089)不久前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同时,公司还尽量开拓其他渠道的投资机会。经历过股市二十年来的涨跌起伏,周水江认为,二级市场是资本市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处于整个投资生态链的末端。一旦出现风险,会集中在二级市场释放。他希望西域投资用综合性投资规避单一投资渠道的风险。

  之前,周水江已经和一些投资界的朋友成立了一只慈善基金,用这只基金的投资收益投入慈善事业。他希望从投资事业的开始,一直有一定比例的收益回馈社会。

  问道:在高潮时敢于撤退

  对于“西域-光华59”两月增值近50%的表现,周水江认为有其偶然性,但他相信偶然背后总有必然的因素。这基于他选股的安全边际和成长空间。

  周水江介绍,他们的投资理念是在国家明确的方向下深度挖掘个股。确定标的后,马上到上市公司调研,对其上下游、整体行业进行深入了解。之后至少每两个月会去上市公司调研,与高管进行深度的交流。

  具体到上市公司调研,周水江最重视公司的领导层。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能否得到快速的发展,公司的领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投资是投资公司的未来,需要和有能力的领导者一起伴随公司成长。所以,公司领导层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

  “西域-光华59”选择的个股是在与上市公司保持多年联系与了解的基础之上挖掘出来的。例如其中两家资源类个股都是行业内唯一的上市公司,具有特质性,定价能力强,同时符合国家扶持的产业方向。

  周水江判断,10月初开始的一波上涨,是境外资金的“突袭”所致。但从市场来看,蓝筹股本身已经处在估值的历史低位,加之通胀预期的推动,都让境外资金的“突袭”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虽是骤然发力,也能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同。

  然而他判断这种情况下只会带来一次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在11月6日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周水江即认为行情已进入尾声,判断市场高位震荡之后在11月底12月初会出现回调。

  近期的走势再次验证了他的判断。在进入11月之后,西域投资已经开始逢高出货,到11月12日市场大跌时,西域投资的私募产品仓位已经降至很低。

  周水江毫不掩饰自己对及时止盈以稳定收益的看重——他把这看做西域投资操作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的止盈线一般设定在30%左右,再结合其他的指标,如个股出现了高位放量滞涨,出现了大阴线和上影线过长等情况。及时止盈,是我们操作比较成功的主要因素。”周水江说。

  但他认为这并不代表自己是简单的波段操作者,他会结合整个市场的宏观形势和个股安全边际做出综合决策。周水江表示,这一波行情由蓝筹股带动,但他在初始就判断这种行情不可能持续。因为蓝筹持续上行的背景是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但现在明显不具备这个条件。

  对于价值投资,周水江最深刻的理解是“独立”二字。他表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对价值本身的理解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也延伸出他对价值投资的核心理解:独立。

  “巴菲特远离华尔街,回到奥马哈,也是希望不受市场上嘈杂声音的影响。”周水江说,这样的环境下会更容易坚守自己内心的价值。

  展望:明年下半年或现建仓良机

  对于通胀行情的骤起骤落,周水江认为,从大格局看,通胀继续向上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过于充裕,美国继续释放流动性,通胀短期内不可能下来。抗通胀题材中农产品会是直接受益的板块。

  对于中国经济中期走势,周水江保持乐观。但他认为必须把握住经济走向和关键性的机会。他详细研读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从中重点遴选出新兴产业和消费导向行业。他认为,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是中长期走牛的大板块。新兴产业中将会出现增长10倍甚至100倍的股票,而扩大内需是中国政府未来的首要任务,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上升,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新疆、海西等区域板块也在他的关注范围内。

  “我们认为明年还是一个结构市和震荡市,上半年不会太好,下半年不会太坏。明年下半年是一个全面建仓的好时点,为2012年的牛市做好全面的准备,包括地产股都是可以投资的对象。”

  周水江表示,中国的宏观经济,到明年下半年,相对于调控,产业本身的内在规律将会更加凸显。即便是房地产,届时持续打压的力度也有限。因此,到2012年,在经济复苏形势下,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因为其低估值将会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智能电网也是周水江关注的重点。因为新兴产业中包括太阳能、风电、汽车、电动车、电子等都离不开电。未来提倡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也离不开智能电网,它是基础中的基础。从市场容量看,“十一五”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占比5%,“十二五”中智能电网的比例是20%,提高了四倍。

  “目前经济已经在慢慢复苏,我认为经济走势不是‘V’型,也不是‘W’型,而是‘耐克’型,经济下滑后,是一个长期缓慢上升的过程。中国的经济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会干扰增长速度,但总体趋势向上。”周水江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