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准备金率上调扰动市场 众基金一致看好通胀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18:00  新浪财经

  来源: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一周市场回顾:紧缩政策引发市场恐惧 两市股指大幅下跌

  本周A股市场受国内通胀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影响,两市股指大幅下跌。本周一至周三A股市场并无大的变化,保持窄幅震荡格局。周三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在10月19号加息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调准备金率。央行选择再次在月度经济经济数据公布的前夜宣布消息,非常明确地向市场发出了坚决遏制通胀、控制流动性过剩风险的信号。周四10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公布,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再创新高。但颇为令人意外的是,周四两市股指不降反升。但周五两市股指在经历了短暂的震荡之后,便大幅走低,创下14个月单日最大跌幅。

  表1:本周A股市场主要指数表现一览

序号 指数名称 涨跌
1
开放式基金净值指数
1.95%
2
股票型基金净值指数
2.41%
3
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2.45%
4
配置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2.23%
5
偏债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1.14%
6
纯债型基金净值指数
-0.31%
7
债券型基金净值指数
0.21%
8
保本型基金净值指数
1.17%
9
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净值指数
2.42%
10
指数型基金净值指数
1.20%
11
特殊策略基金净值指数
3.00%

  在基金方面,由于周五的大跌不在本计算周期之内。除纯债基金指数之外,其他各类基金均取得上涨。具体各类德圣基金净值指数表现见下表。

  准备金率上调短期扰动市场 中长期难改上行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在10月19号加息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调准备金率。从时间窗口来看,央行选择在此时间窗口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非常明确地向市场发出了坚决遏制通胀、控制流动性过剩风险的信号。如果11、12月经济数据仍维持过热势头,央行很可能再出加息重拳。对于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各大基金看法基本一致,认为准备金率的上调可能在短期加剧市场震荡,但从中长期来看,难于改变股市向上趋势。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对此表示,本次上调主要是对冲相对宽松的流动性。自美国宣布实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全球流动性泛滥显著,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的同时,资金亦积极流入新兴市场国家,从而造成这些经济体的通胀压力迅速增加,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正是为了对冲全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通胀压力。对于后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第一,投资者将逐渐开始产生对后续流动性的担忧,并且心理影响更大于实际影响,市场对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也将增强;第二,由于货币政策的紧缩效用将逐渐显现,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也将增加,这将降低经济基本面对市场乐观情绪的支撑;第三,市场可能会有震荡,而震荡的频率、幅度都会加大,震荡期的时间也将拉长。

  大成基金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这是针对8、9月份部分银行流动性充裕、投放异常的举措。其次,目前通胀压力仍然是市场最关注的因素,从已有数据分析,通胀月环比增长率年化达到7%,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水平;再次,最近美元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引致外来热钱较多,央行此举意在严防热钱冲击。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市场来说,还是存在负面影响,也许短期股指还可能会上涨,但是长期看,这样频繁地调整货币政策应该会影响到市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不断升温的通胀形势和全球流动性泛滥局面。10月份CPI可能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而美国实施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促使中国必须采取收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热钱大量流入。近期市场的下跌已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所反应,此政策可能引起市场震荡,但总体而言影响小于加息。

  东吴基金认为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出于回笼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的目的。东吴基金表示,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某种程度上早已被市场预期到,而央行选在公布CPI数据前一天晚上宣布这一政策也明显有向市场表明控制流动性的决心。决策层与市场彼此心照不宣。短期内由于前期市场已有较大涨幅,可能会借此机会做适当回调。然而这仍然无法改变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因此市场逐步上行的趋势仍将继续。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三季度以来经济上升趋势趋强,10月的经济数据明显超预期,而同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这促使监管层收紧货币政策的决心加强,本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应对政策之一,不排除还有后续政策出台的可能。短期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导致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震荡,但从中长期着眼,及时、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整能够降低通胀预期,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条件。只要经济复苏进程能够持续,相信股市中长期趋势依然向上。

  CPI再创新高 通胀主题被一致看好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创24个月新高,比9月份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通胀形势日益严峻,各大基金也一致看好其通胀主题投资机会。

  大摩华鑫认为,欧美经济持续处于较弱的复苏态势,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流动性,解决自身的债务问题是其可选的有效手段,充裕的流动性和弱势美元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亚洲新兴市场将会面临流动性泛滥的冲击,催生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发生。澳大利亚、印度开始相继生息加以应对,国内央行对当前CPI持续攀升也提出警示,并明确表示“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国内货币政策是否会采取同样的加息举措需要密切关注。大摩华鑫称,未来将继续关注流动性充裕引发的资源品投资机会。

  诺安基金表示,从中短期来看,国内通胀压力仍在上行之中。首先是进入冬季以后,猪肉等食品涨价压力更大,食品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其次是中国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石油、金属以及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导致的外部输入通胀压力迅速上升。所以说在中短期内,无论是国内食品供应,还是从外部进口原材料,通胀压力均不可忽视。

  东吴基金认为,在中长期把握新兴产业投资机会的同时,短期也应关注资源类板块的机会,如煤炭、有色金属、黄金等。资源类股票近期的走强,主要由资金的快速增长来推动的,而商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决定煤炭、有色金属这种股票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石油价格的变化。此外,市场的演绎逻辑是各个板块的继续轮动,从而最终推高股市的整体性估值水平。因此,我们还看好通胀受益板块,包括周期类的资源股以及金融板块、大消费类具有提价能力的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以及商业零售等。通胀主线将推动蓝筹股走牛,并引领股指上行,受益于政策倾斜的战略新兴产业也将使中小盘股票日趋活跃。

  后市行情可期 把握通胀主题

  综合来看,在多数基金看来,央行尽管再次上调存准备金率,但后市行情仍值得看好。他们认为准备金率上调将使A股市场在后期加大震荡,但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本次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会从资金供应量的作用链条上改变市场趋势,在国内不出现大幅、连续加息的前提下,A股市场整体走势趋于乐观。在CPI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对于后市的投资机会,大基金普遍看好通胀主题投资。

  基于目前的股市投资环境,我们四季度基金组合配置思路及基金选择思路是:蓝筹+成长。重点配置具备良好策略前瞻性、组合调整迅速、灵活的风格轮动型基金。重点选择策略前瞻性强、操作风格上适度灵活、牛熊市表现均衡的基金品种。另外,投资者也可积极关注持续看好通胀受益板块,并在三季报中超配采掘、金属、农林等板块的基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