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沉寂私募上月复活 私募整体业绩两年增幅七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3日 02:51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中国阳光私募基金排行榜”2010年第十期榜单发布

  第一财经研究院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数据中心/文

  牛市总是不期而遇,股指涨到现在,大家对于牛市的走势已经没有分歧。究其原因,无非是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和流动性的推动。经济在三季度的顺利回暖,而房地产由于被剥夺了金融属性和投资属性,盘踞已久的资金被迫撤离,结果引发了各类商品价格的大涨,股市当然成了主战场。

  在这种单边上扬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回报率一般都不能超越大盘,这几乎已经是投资界屡屡验证的铁律。组合投资在单边市中不能超越紧跟热点的轮炒战术,在阳光私募中也被反复应验。

  投资界中的第二个规律是业绩往往和规模成反比。基金的业绩越好,私募基金就越希望把资金的规模做得越大,大资金规模带来的好处显然是能够提高基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相应的大资金在腾挪方面不如小资金来得灵活,所以业绩回报率往往趋于平均化。

  近一月 沉寂私募突然复活

  最近一月,大盘继上两个月的盘整向上行情后,突然发力,呈现了单边快速上扬的行情,确立了一轮大牛市的开端,上证指数从不足2600点一路上扬到3000点,单月涨幅超过了15%。

  伴随着单月大涨,这月的私募榜单,也爆出特大新闻:近两年多排名一直垫底的两个塔晶狮王系列产品,单月涨幅接近50%,双双夺取月度冠亚军,究其原因不外有二,要么是套牢无为长期沉寂,反弹反而占据了仓位优势,要么是借船小好调头,重仓进出,板块轮换,最终在月度行情中快速露头。

  数据显示,系列私募中,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由刘睿操盘的中睿合银系列和吉祥管家1期与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由程义全、杨玉山掌舵的理成风景系列和理成转子系列两大私募的大部分产品排在业绩前列,成为榜单一大亮点。

  从统计的465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看,月度跑赢大盘的只有59个产品,平均跑输大盘7.8%,也就是说,私募在这波反弹中跑赢大盘的只有区区不足总家数的13%。

  数据显示,多数具规模优势的私募产品月度业绩较平。另外,接近10%的私募产品发生月度净值亏损。

  近三月 私募无奇迹 业绩平均

  近三个月,大盘从2528.73点先小跑后起飞到3003.95点,单边上扬18.8%。而进入榜单的420个私募产品,平均回报率为13.04%。

  近三月内最佳成绩被鼎峰基金夺得,回报率为51.13%,亚军为德源安战略成长基金,回报率为48.81%。从整体排名看,近三个月中,规模相对靠前的私募有隆圣系列、云程泰系列、中睿系列、民森系列、博颐系列、理成系列、长金系列等若干产品。

  而这种三个月连续上涨的行情,如果放在以前私募刚刚兴起的时候,三月回报率经常有接近100%的产品冒出来,而现在业绩暴涨的产品已鲜见,私募整体水平趋同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部分私募借助前期的优良业绩已经迅速完成了规模再造的“一期工程”,资金量水平已经堪比小型公募,在操作上也相应必须执行行业配置、长线操作、组合投资的经典模式。均衡配置的结果带来的一定是业绩的平均化。近三个月来,420个产品有300多个业绩回报在0到20%区间内,真正的负回报少,真正跑赢大盘的也少。

  另有一些私募在此轮涨势中净值基本没变,也许是不看好大盘而执行了几乎空仓的策略而错失良机,如好望角系列产品等。

  近一年 从双子星座到群雄割据

  近一年来的沪深股市,走过了一轮标准的V字形走势,先抑后扬,从去年10月份的3000多点下探到2300多点,现在又回到了3000点以上,近十二个月指数基本持平。

  而运作满一年的261个阳光私募产品平均回报率为16.57%。和过去几年的形势相同,在大盘一起一落的轮回中,各家私募产品的业绩差距也是很大的,近十二个月排名第一的世通基金,业绩回报达到了129.65%,是大盘涨幅的四倍多;排名第二、第三的是云程泰系列的两个产品,回报率超过了70%。

  从业绩排名看,水平在10%到20%的回报率区间有59个产品,在5%到25%的数量为141个。

  一年期榜单靠前的还有混沌2号、鼎辉1期、乐晟、新价值系、尚雅系、隆圣系、证大的两个产品等,虽然净值水平不一,但单从增幅来看,较去年双子星座新价值系和尚雅系称霸的局面显得多元化。

  近两年 私募整体增幅七成

  临近年末,在近两年的股市操作中,最牛私募新价值系列2期产品回报率为惊人的242.48%,排在其后的是云程泰的两个产品,两年的增幅都在200%以上。

  总体来说,长线投资私募产品还是非常值得的,149家操作满两年的私募基金,在大盘总体回报接近20%的前提下,只有一家私募产品发生轻微亏损,私募整体的平均回报率为71%,远远跑赢大盘。

  随着中国阳光私募的逐步发展,私募产业的发展,开始具有了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私募、公募的逐步融合和同质化。原公募领军人物李旭利突然离开私募,对于整个私募界的震动是很大的,但是公募私募化和私募公募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第二,监管当局对于私募的重视程度和监管欲望已经越来越强烈,很难想象,一个1000多亿的行业规模会长期置身于金融监管体制以外。

  第三,从投资者角度看,依据“第一财经·中国阳光私募基金排行榜”统计至今的结果,私募产品的整体回报率还是远胜于大势,远胜于CPI通胀水平。

  这点,从第一财经·山东信托阳光私募基金市场指数上也能得到直观印证,私募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曲线基本和上证指数保持同向变动。一般来说,在大盘跌势中,私募基金的平均亏损率往往会低于大盘跌幅,使得回报率曲线和大盘曲线逐步拉开,而在盘整市和单边上升市,私募基金回报率曲线又基本紧跟上证指数曲线。这样,经过几个轮回,持有私募基金的回报率顺理成章地大于大盘回报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购买阳光私募基金要优于购买指数型基金产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