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想起了赵丹阳出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23:08  经济观察报

  郭宏超

  2008年初,著名的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突然清盘了旗下的A股信托,业界无比震动。那时候A股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那段时期,随后A股市场就开始了暴跌历程,所有人对赵丹阳的精准判断惊叹不已。

  市场里的人都认为赵丹阳是对行情的准确判断使得他清盘了旗下的私募基金。2009年初,赵丹阳在给投资者的信中预言“我们相信2009年中国股市将会形成重要的底部”。有人认为这是赵丹阳即将回归A股的信号。

  这一次赵丹阳又对了,A股市场从这一年的年初开始了一波翻倍的行情,但是那些人却错了,赵丹阳没有回到A股市场,他带着他旗下基金投资者的信任先到了加拿大市场,再到新加坡市场,后又转战到华尔街。

  事实上不是因为美国市场比中国市场更好,赵丹阳在2009年初坦言,“相比美国,中国的基本面要好很多……更重要的是,中国仍旧是全球制造业最有竞争力的地区,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的损益表仍然是最坚挺的。”他的言行背离让很多人迷惑。

  说起赵丹阳,笔者就想起2007年6月的那样一个下午。无法忘记,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的大堂吧里,对面的赵丹阳清澈的眼神里那一丝掩饰不住的疑虑。

  在那次长谈里,这位开创了中国私募基金阳光化道路的 “投资圣手”对于已经发展了三年之久的阳光私募依然没有任何看到合法地位的处境疑虑重重。我们可以想象,没有法律的护航,这位被追捧为“私募教父”的投资人深深体会到那丝高处不胜寒的恐惧。

  事实上,那时候中国的阳光私募已经借道信托遍地开花。彼时,证券私募界充斥着浓浓的乐观氛围,没有人在乎赵丹阳的不安,甚至有人笑他“刻舟求剑的赵丹阳,已经被淘汰了”。

  其实,赵丹阳的专业素养无须再谈,基于市场的变化,赵丹阳投资的贵州茅台张裕A东阿阿胶同仁堂等等,无一不是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是清盘以后他虽然时不时回望中国股市,但至今没有再回归中国股市。他曾经说过,“在外漂泊流浪之人才知道家的重要。”他担心的不是中国的市场变化,而是从业环境的不确定。

  探路的人最早体会不安全的氛围。与信托公司那样一份《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顾问合同》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私募基金毫无负担的成长?甚至作为投资顾问的私募基金能不能操盘资金都被质疑。

  时至今日,私募基金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规模巨大,有人估计这个行业的资金体量已经高达万亿。去年,私募排排网对国内43家顶尖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调查显示,多数私募管理机构认为,目前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律地位不明确。

  当前,信托产品的发行管理部门是银监会,阳光私募在证券市场上的运作又受到证监会监管,在多头监管形式下,既可能出现重复监管也可能出现监管空白。信托平台是私募实现合法化的“华山一条道”,去年信托公司暂停开设证券账户,又钳住了阳光私募的“咽喉”。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投资市场也正处在黄金时代。相比较之下,美国的经济前景并不确定。赵丹阳放弃了在中国做投资的确定性,选择了美国私募投资环境的确定性。

  我们都承认,在中国投资前景更光明,私募基金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但是像赵丹阳这样具备优秀的投资专业素养,执着、自信、理性、尊重资本的职业投资人却选择了出走。赵丹阳带走的不是资本,中国不缺资本,资本流失也不可怕,我们要思考的是,在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刻,我们的社会要有对创新事物接纳、对新生事物宽容、对创新行业人才接受的勇气和速度。

  孤独的不止赵丹阳。三年前的那天下午,还碰到了另外一个著名投资人,他已经完全置身于香港市场,他说他已经不做A股市场,在香港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