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私募前三甲今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 15:10  新浪财经

  私募排行榜可谓年年榜相似,岁岁“基”不同。今年哪些私募会领衔私募排行榜?

  2010年私募头筹花落谁家?

  (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 高文杰)

  和公募相比,阳光私募的历史并不悠久,许多投资者认识它源于2008年1月赵丹阳赤子之心的成功逃顶。短短两三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有100多家阳光私募发行了600多只私募产品。虽然阳光私募总共仅有1500亿左右的规模,对比公募基金2.68万亿的规模小得可怜,整个阳光私募行业甚至比不上一家华夏基金的规模,但其优异的表现足以使之成为市场的宠儿、关注的焦点。

  2008年金中和一枝独秀,2009年新价值、尚雅、龙赢演义三足鼎立,今年以来明星涌现,大有群雄逐鹿之势——鼎锋、源乐晟、和聚、东方远见、泽熙瑞金等,都有实力问鼎今年的冠军,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年私募头筹会花落谁家?

  年年榜相似 岁岁“基”不同

  聚焦阳光私募的傲人业绩,我们发现两个特点:一是私募的整体业绩非常抢眼,不到4年为投资者回报了超过100%的平均收益,远远跑赢大盘和公募基金,尤其在近2年的震荡市中表现格外耀眼;二是最近3年的私募排名维持状况比较差,没有一只私募蝉联近三年的前十名,即便是连续3年都排前100名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和公募基金华夏大盘独领风骚不同,“今年前三甲,明年榜无名”成为了私募业的行业惯例。

  注:样本仅包括非结构化私募

  数据来源:展恒理财基金数据中心

  数据区间:2006年12月29日至2010年9月30日

  通过表1我们会发现,近3年阳光私募前十名无一重复。另外我们发现,如果把近3年的排行榜放大到前100名,只有53只私募2年上榜,连续3年上榜的只有17只私募。

  2年上榜的包括世通1期、尚雅3期、新价值3期、景林稳健、景林丰收、中融乐晟、云程泰1期、粤财合赢、武当1/3/4期、从容优势一/二/三/四期等53只。

  连续3年上榜的包括尚雅4期、鼎辉1号、新价值2期、云程泰2期、汇利优选、翼虎成长、六禾财富银盏一期、中国龙价值2、海昊1号、鼎锋成长一期、嘉贝利一期、智德持续增长、宏利2期、高特佳添富、朱雀1期、博颐精选、博颐精选2期,共17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怎样的私募才能在风云变幻的股市始终优秀如一?

  第一、研究到位

  市场环境变化多端——2007年以前的大牛市、2008年的大熊市、2009年上半年的反弹和之后的震荡行情市场阴晴不定,同时,近期板块轮动迅速,政策效果显著。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投研能力强、能把握市场节奏的私募自然更有希望排名靠前。 展恒理财对私募基金经理的尽职调查表明,70%的私募基金经理会对所投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武当资产田荣华每天坚持阅读200篇以上的研究报告。可见好业绩靠的还是真功夫。

  第二、规模得当

  经历过成功,私募基金公司会比较容易实现规模扩张。然而,船小好调头,如果没把握好扩张的步伐,很可能让规模变成业绩的杀手。据展恒对和聚的采访,和聚今年会把规模控制在5亿,长期也会把规模控制在10亿以内。当然,如果一家私募公司条件成熟,也可以考虑迅速扩张,因人而异。如去年的私募冠军新价值今年以来累计发行了10款产品,而他们自2007年成立到2009年底,也不过只有6款产品。尽管如此高产,新价值2期今年依然风头不减,在今年前三季度依然名列第15,新价值成长一期、新价值4同列前100名。

  第三、风控良好

  良好的风险控制在震荡行情中为私募加分不少。源乐晟、和聚、鼎峰宣称其旗下源乐晟6期、和聚1期、鼎锋成长2期净值跌破7毛就清仓,其中鼎锋成长2期净值跌破9毛将会考虑更换基金经理。而即将成立的紫杉1期一开始就也将风控放在重要位置,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将0.6元设置为信托计划的警戒线,0.5元设置为信托计划的止损线。

  今年私募头筹花落谁家?

  按照上述三个标准,我们把市场上的私募进行一轮筛选,发现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私募公司还是不少的,比如:合赢、东方远见、铭远、源乐晟、弘酬、菁英时代、汉华、景林、武当、鼎锋、汇利、朱雀、智德、龙赢富泽、和聚、从容、新价值、理成、尚雅、凯石。这里面既有已崭露头角的“白马”私募,也有可能一鸣惊人的“黑马”私募。(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 高文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