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大华基金将批 基金业扩容之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30日 07:41  时代周报

  9月28日,多位平安集团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筹备两年之久的平安大华基金已通过证监会审批,马上就准备开张营业。浙商基金相关工作人员也证实,浙商基金会在年底开业,这意味着中国的基金公司总量将达到62家。

  本报记者 毛瀚民 发自深圳

  国庆将至,有关管理层批量放行新基金公司的传闻甚嚣尘上,筹备已久的浙商基金、平安大华基金被传获批成立。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对此并未确认,他在回复时代周报的短信中称,对于平安大华基金“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对外公布”。

  平安大华审批悬疑

  平安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透露,平安筹备平安大华从2008年已经开始,其间已通过监管部门评审,目前只待证监会放行。来自业内人士的消息指出,除了平安大华和浙商基金,富安达、国金通用也是早已准备妥当,近期获批的希望也比较大。

  由平安信托和新加坡大华银行合资筹建的平安大华基金于2008年初开始准备,至今历时两年半。据平安大华筹备人员透露,公司内部的各个细节早已达到了基金行业的标准,只待监管层放行后很快就能开业。

  根据对外发布的信息,平安大华股权结构中,中国平安75%,大华银行25%,事实上,中国平安的75%由谁来持有一直未有定论。最初上报的方案中,75%股权由平安旗下的平安证券持有。由于《保险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尚未正式出台,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也尚无正式的政策支持,通过平安证券发起设立基金公司,平安保险可绕过目前的政策障碍,同时也可以在现有平台上实现综合理财。

  在平安的金融版图中,由平安保险控股平安信托,平安信托控股平安证券,而平安证券再控股平安大华。筹备之初,中方股东是由平安证券出面。

  行业人士透露,该筹建方案在上报监管层后被要求修改。后来平安缩短了股权关系,由平安信托直接控股基金公司。但筹备组人员表示,股东是信托公司还是证券公司对平安大华都没有影响。据平安银行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平安大华基金的中方股东已由平安证券改成了平安信托。

  在外资股东方面,大华银行早前曾因投资方面小违规在证监会上留下纪录。根据《基金法》规定,作为基金公司主要股东,三年内不得有违规纪录。知情人士称,这个瑕疵亦一度影响了平安大华的审批速度。如今上述问题均得到解决,今年证监会亦重启了基金公司的审批工作。

  “《基金公司管理条例》规定,控股股东比例不得超过51%,平安在大华基金公司中持股比例过高,是一直没有获批的原因之一。”接近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平安金控版图初成

  据平安保险内部人士透露,平安大华总经理由原信达澳银总经理李克难担任。李克难曾任湘财合丰基金和汉唐澳银基金筹建人。2008年6月,李克难赴任平安大华基金筹备组,主导筹建工作董事长一职则由杨秀丽担任。杨秀丽曾任平安证券董事长,后任平安保险副总经理兼平安金融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

  平安集团一直以来都希望在基金领域有新的突破。平安高层早前就表示:“平安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为三大业务支柱。基金是我们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会积极考虑。”如果平安大华顺利开业,将成为第一家保险集团间接控股的基金公司,其意义重大,而从保险、信托、证券到基金,平安现在也有望补上最后一环。尽管平安大华基金内部人士称,通过评审只是拿到基金牌照准生证的一个环节,但基金业内迎来首家保险系自筹基金公司只是时间问题。

  早在2006年,平安就曾试图入股巨田基金,后由于摩根斯坦利的强势介入不得不退出。2007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入股香港惠理基金,但仅持股9%。作为综合金融一员的平安大华,其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集团的支持。

  平安内部人士透露,由于此前基金公司何时获得牌照未确定,综合金融产品计划尚未将基金公司考虑在内,“但近期应会推出相关计划”。

  除平安外,多家保险公司尤其是国外大型保险金融集团亦纷纷参股基金公司。人保集团通过中泰信托持有大成基金48%的股份。同时还是嘉实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中意人寿母公司意大利忠利收购国泰基金30%股权。中宏人寿母公司加拿大宏利下属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收购泰达荷银基金49%的股份。信诚人寿母公司中信信托和英国保诚持有信诚基金98%的股份。同时,国寿亦在积极组建自己的基金公司。

  新基金公司前路堪忧

  今年以来,新基金公司开闸放行的呼声渐涨。

  今年7月份,随着纽银基金的获批,新基金公司审批正式开闸,而在此之前,民生加银基金成立于2008年10月,几乎出现了接近两年的“真空期”。另外还有数家基金公司有望最快在10月份拿到“准生证”。

  目前排队等待审批的基金公司多达七八家。获批的浙商基金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由四大股东出资成立,即浙商证券、养生堂、通联资本、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25%共同发起设立。

  其实,早在三年前浙商基金就开始筹备成立。2010年4月,浙商基金通过了证监会专家评审会的评审,而在此次获批后,浙商基金部分高管也相继亮相,其中,董事长高玮现任浙商证券合规总监,拥有14年证券行业从业经历,而原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周一烽先生拟任浙商基金总经理。

  在基金公司利润严重亏损的背景下,各大基金公司却从广大基民手中赚取了149亿元的管理费,基金公司成为公司股东的赚钱机器,同时也是广大基民的心头之痛。“基金公司老鼠仓频出,人员流动频繁,业绩又连年巨亏,证监会还为新基金公司放行,这也是中国金融业的一大怪象。”一位从公募基金转型私募的基金经理如此评价。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分析:“基金公司管理费和业绩并无关系,这是由经营模式决定的,因为基金公司采取规模管理的机制,根据规模来收取管理费。基金规模越大,其管理费也就越高。”

  尽管一些新基金已经拿到“准生证”,但考验无疑更严峻。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60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仅为2.09万亿元,相比2007年最高的3.2万亿元缩水幅度高达34.6%。

  与此同时,经过2008年大熊市和后续震荡市的持续考验,基金公司之间分化加剧,其中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超过2100亿元,而最小的仅有14亿元。目前,处于100亿元“保本线”的基金公司数量多达18家,其中多为成立时间较晚的新公司。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