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后当基金经理怎么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 01:59  北京商报

  据报道,近3个月有6位“80后”基金经理上任,坊间评价颇多,有说基金行业人才匮乏,也有说他们颇具勇气。事实上,能否胜任基金经理与年龄无关,相比“70后”的医学博士、“80后”的实战精英或许更加胜任,“80后”基金经理增多,未必是个坏事。

  记得早年的基金经理主要以学历选拔为主,不管是学医学的还是学服装设计的,有个博士头衔最重要。有些基金公司也强调招聘要求,普通员工至少硕士起。随着一轮熊市的洗礼,基金经理的水平出现分化,同时优秀的基金经理又受到了私募基金的延揽,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浪潮高涨,于是留下来大量的基金经理缺口,现在出现的“80后”基金经理刚好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细细分析这批“80后”的来源,多半是基金公司内部提升,原本优秀的经理助理或许能够破格提拔为基金经理,人们所争论的,不过是他们的年龄,认为他们太年轻而已。

  就我个人的感觉,“80后”成长到目前这个时间,如果不是纯粹的学究派,也具备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毕业就进入基金公司工作,那么从业经验也就基本达标,其工作能力未必逊于刚入行的医学博士,这样的人成为基金经理,对于基民来说未必是坏事。

  实事求是地讲,股市投资水平高低与基金经理的生理年龄和学历并没有过高联系,别说是“80后”当基金经理,就是“90后”,只要投资能力达到了基金经理的要求,成为基金经理又有何不可。

  不过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替绝非好事,不管是“50后”还是“80后”,能够长期坚守一只基金才是基民的福气,不管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都是服务基民数十年,量子基金就等同于索罗斯,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就是巴菲特。只有基金经理的执着,才能让基民享受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这一点还是要说王亚伟,王亚伟执掌华夏大盘精选混合和华夏策略混合若干年,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其水平高低不需要我评价,我只想说其持续多年为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这一点就很值得其他基金经理学习。

  “80后”的基金经理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过我倒希望“80后”基金经理中的成功者,应谨记基民的信任和基金公司的培养,不要成名后便想着奔私,只有持久地经营,才能把自己塑造成巴菲特那样的终极基金经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