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8家基金公司规模不到温饱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 07:39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 锐

  当半年报数据披露时,投资者才知道,还有一批基金公司挣扎在“温饱线”上。日前,随着半年报的完整披露,60家基金公司最新管理资产规模排名出炉,而投资者感到惊讶的是,其中18家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还在“温饱线”下徘徊。

  对于“温饱线”,尽管业内尚无公开统一标准,但普遍认为1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应该是基金公司盈亏的分水岭,也就是市场俗称的“温饱线”。而经过上半年的持续重挫,相比去年底,目前仍旧为“温饱”问题而奋斗的基金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这个行业“靠天吃饭”的软肋。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在上述60家基金中,有18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处在100亿元的“温饱线”之下,而在去年底仅为15家公司。经过半年的震荡,泰信、东方、宝盈也落到了“温饱线”之下。由此可见,市场的持续震荡,也在加剧基金行业的分化。

  而在上述18家基金公司中,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汇丰晋信分别以94.57亿元、94亿元的规模,均略微低于100亿元的“温饱线”,而泰信、东吴、东方的同期规模均在80亿元以上。此外,有5家基金公司的同期规模都在50亿元以下,其中最后一名仅为14.67亿元。

  不过,尽管都在100亿元的“温饱线”之下,但每个基金公司所处的境遇并不一样,简单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摩根士丹利华鑫、民生加银为主的成长型公司,前者以优异的业绩致其规模半年大涨190.18%,后者则主要依靠新基金发行规模也增加179.89%,而在上半年的持续下挫下,上述公司上涨势头迅猛;第二类是以汇丰晋信、东吴为主的稳健型,凭借优异的整体业绩稳步上扬;第三类是以宝盈、天治为主的基金公司,皆因业绩变动较大引起规模大幅缩水,同比排名自然大幅下滑。

  反观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同期共有4家公司规模超过1000亿元,尽管比去年底的7家有所下降,但第一阵营基本没啥变化,其中华夏基金的同期规模更是超过2000亿元,甚至一家就超过了上述18家“温饱线”之下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总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