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担忧结构性泡沫放缓加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04:37  深圳商报

  上周A股市场在2600点展开“拉锯战”,基金继续小幅加仓,但加仓力度有所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A股结构性分化也越发凸显,已有不少基金经理表现出对于部分结构性估值泡沫的担忧,并倾向于认为蓝筹股的吸引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处于合理估值水平的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

  弱化加仓力度

  国都证券基金仓位测算显示,上周341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继续上升至78.06%,仅较之前一周上升0.47个百分点,继续逼近今年5月初的仓位水平。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也表现为主动加仓,主动加仓0.37个百分点,主动加仓的力度较之前一周明显减小。

  具体来看,上周有56%的基金选择了主动加仓,其中加仓幅度在0%~3%之间的基金占比为46.9%,在国都证券看来,主动加仓超过3%的基金数量较之前一周明显减少,一方面说明基金之间仓位配置策略分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表明大部分基金仓位已经提升至目标水平。

  就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六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上周,六大基金公司中广发、南方、易方达和嘉实均选择了加仓,其中广发和南方的加仓幅度相对较大,与此同时,华夏和博时选择了减仓。值得注意的是,华夏连续四周减仓,且上周减仓幅度相对较大。

  结构分化凸显

  在“转型”的大背景下,A股投资者对于小市值企业的偏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虽然不少基金经理已经表现出对于部分结构性估值泡沫的担忧,但考虑到短期的市场趋势,基金经理们也少有转身投资大盘周期股的魄力和勇气。

  重阳投资认为,“由于估值的结构性差异巨大,股票的相对吸引力已经发行变化,许多成长性行业用20%~30%的增长水平支撑5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显得越来越勉强。”在其看来,以沪深股市平均13~14倍市盈率来看,现在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大,但估值的结构化差异导致市场存在结构性的风险。

  上投摩根投研人士表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创业板业绩高增长的光环正在褪去,中小板企业业绩明显好于创业板公司。建议广大投资者在选取投资标的时,切实注意是否是有业绩增长作为支撑,能有效降低高估值风险的上市公司。

  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认为,由于蓝筹股多为各公司所在行业的龙头标兵,而接下来行业整合、并购重组又是政策调控的重点所在,因此蓝筹股的吸引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处于合理估值水平的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吴晓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