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指数震荡下跌难掩个股表现 主动型基金表现出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15:49  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

  市场震荡下跌,个股表现精彩。上周股指震荡走低,上证综指全周下跌1.19%,报收于2610.74;深证成指全周下跌0.50%,报收于11034.73。板块表现方面,关于房产税的报道以及关于部分国有大行暂停地产开发贷款的传闻影响,地产股遭遇较大的抛压。上周不时有银行再融资的报道出现,银行股受到了一定的拖累。市场关于AB股合并的传言,导致B股在上周出现异动,大幅上涨。医药、信息等板块在经历了前期回调之后,上周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表现较为领先。

  指数下跌难掩个股表现,主动性基金超越被动型基金。上周市场总体上表现为震荡走低,权重板块上周整体表现较弱,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市场的表现,而多数主动型基金对银行等权重板块的配置不高,相对而言对上周表现精彩的中小盘个股配置明显处于超配状态,因而整体业绩表现强于指数型基金。中小盘个股在上周表现精彩,局部热点不断,因而中小盘基金上周表现抢眼。

  经济数据不佳拖累外盘走势,进而带动QDII基金下跌。上周美国糟糕的房地产数据导致了市场继续走低,而伯南克关于美联储将尽全力确保经济复苏的表态使得周五美股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回升。港股方面,受美股弱势以及A股市场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传闻的影响,恒生指数上周继续下跌。QDII基金对红筹股的配置相对较重因此上周截至周四平均净值下跌1.48%,表现好于恒生指数。

  债券市场延续上佳表现,债券型基金表现良好。上周央行向市场净回收资金910亿元,资金的净回笼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资金面较为充裕的状况仍在持续,因而推动债市表现良好。债市上佳的表现决定了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也较为良好,而上周股市的活跃表现对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形成了一定的刺激。

  多数基金半年报认为政策紧缩概率低,对市场稍露乐观,看好蓝筹股。从披露的半年报中我们发现,各家基金对于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观点显得较为统一,认为未来政策进一步紧缩的概率较低。而对于市场走势各家基金的态度似乎也显得比之前稍微乐观了一些。多数基金认为未来市场不乏结构性的机会,选股将成为决定基金业绩的关键。部分基金认为随着大盘股上市、银行再融资的逐渐过去,蓝筹股扩容压力得到缓解,因而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

  1.市场表现回顾

  上周股指震荡走低,上证综指全周下跌1.19%,报收于2610.74;深证成指全周下跌0.50%,报收于11034.73。

  周一受前周五市场下跌影响,两市早盘小幅低开后,逐渐企稳,全天波澜不惊保持窄幅震荡走势。周二市场再次小幅低开,午盘受地产、钢铁等板块拉动,指数出现一波上涨,但尾盘则出现了一波放量下跌。周三受前日尾盘下跌以及地产调控传闻的影响,两市走势较弱,一路震荡下行,并且击穿了2600点整数大关。周四市场高开后随即震荡下行,全天震荡加剧,量能迅速萎缩。周五市场围绕2600点不断拉锯,全天保持震荡走势,量能进一步萎缩,市场观望气氛再起。

  板块表现方面,关于房产税的报道以及关于部分国有大行暂停地产开发贷款的传闻影响,地产股遭遇较大的抛压。上周不时有银行再融资的报道出现,银行股受到了一定的拖累。市场关于AB股合并的传言,导致B股在上周出现异动,大幅上涨。医药、信息等板块在经历了前期回调之后,上周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表现较为领先。

  2. 各类基金业绩分析

  按照海通基金分类标准,截止2010年8月27日,各类基金业绩如下:

  2.1 指数型基金

  上周所有指数型基金的简单平均净值下跌1.26%,股指在上周震荡走低。地产、银行权重板块受到负面消息影响,面临较大的抛压,整体表现落后,前段表现较好的石化、能源等板块上周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调。多数指数基金的配置中权重板块的配置较重,并且指数基金的仓位水平也较高,整体上上周业绩表现与主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相比较为落后。创业板和小板个股上周的市场表现精彩,因而跟踪中小板指数的相关基金表现出色。

  2.2 主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

  上周所有主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不含QDII)的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 71%,表现明显超越上证指数的周表现。上周市场总体上表现为震荡走低,权重板块上周整体表现较弱,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市场的表现,而多数主动型基金对银行等权重板块的配置不高,相对而言对上周表现精彩的中小盘个股配置明显处于超配状态,因而整体业绩表现强于指数型基金。中小盘个股在上周表现精彩,局部热点不断,投资风格以及行业表现的分化也对上周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的分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小盘基金上周表现抢眼。

  2.3 混合型开放式基金

  上周所有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不含QDII)的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67%,其中偏股型基金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67%,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配置型基金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71%,偏债配置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0.26%。市场指数上周的震荡下行但难掩个股的精彩表现,使得股票仓位对混合型基金净值的影响较重,股票仓位较高的混合型基金表现相对较为领先一些。同时,股票市场上周大小盘个股、各行业之间表现分化仍然存在,使得投资风格和行业表现成为了混合型基金上周业绩表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债券市场表现良好,因为使得债券配置比重较高的基金较为稳健,但走势不如股票配置高的基金。

  2.4 QDII基金

  上周美国糟糕的房地产数据导致了市场继续走低,而伯南克关于美联储将尽全力确保经济复苏的表态使得周五美股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回升。截至上周五道琼斯指数收报10150.65,全周下跌0.62%。港股方面,受美股弱势以及A股市场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传闻的影响,恒生指数上周继续下跌。恒指最终报收于20597,20981,全周下跌1.8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目前QDII基金在香港的投资额占比较大,因而QDII基金受港股影响较大,QDII基金对红筹股的配置相对较重因此上周截至周四平均净值下跌1.48%,表现稍好于恒生指数。

  2.5 偏债型开放式基金

  上周央行向市场净回收资金910亿元,资金的净回笼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资金面较为充裕的状况仍在持续,因而推动债市表现良好,上周上证国债指数呈现震荡整理态势,截至周五报收于126.63点,全周上涨了0.02点。上证企债指数继续上行,再创新高,报收于143.48点,全周上升了0.22点。上周所有偏债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29%,债市较为良好的表现决定了偏债型债基的业绩表现也较好,而上周股市较为活跃的表现对偏债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形成了一定的刺激,股票的仓位以及持股结构的不同使得偏债基金业绩表现出现一定的分化。

  2.6 保本型开放式基金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再次净回笼资金,但在前期大量投放流动性之后,整体上市场资金的压力并不明显,上周债市受资金推动表现较为良好。债市的良好表现推动了保本型基金的表现,上周所有保本型开放式基金的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06%,与偏债型基金以及纯债型基金相比表现较为落后一些。

  2.7 纯债型开放式基金

  上周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较为良好,上证国债指数高位震荡整理而上证企债指数则继续走高,上周纯债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简单平均净值上涨0.18%。

  2.8 货币型开放式基金

  市场流动性压力并没有明显的显现,资金面仍较为宽裕,货币型基金表现较为平稳,全周简单收益率为0.03%。

  2.9 封闭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方面,上周所有封闭式基金(不含杠杆、债券型封基)的简单平均二级市场价格上涨0.83%,表现与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相比稍许领先但差距不大。截止8月27日封闭式基金(不含杠杆、债券型封基)整体折价率与前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达到了-16.48%。其中基金鸿阳的折价率最高,较前期进一步扩大到-24.64%,而基金裕泽的折价率最低,达到了为-4.04%。杠杆型封基方面,瑞福进取溢价率进一步缩小,截至到8月27日溢价率为21.98%,而同庆B的折价率则有所扩大,达到了-16.08%。银华锐进的溢价率则上升至1.28%。

  3. 基金行业动态

  3.1 市场新闻 

  国内首只单一行业基金—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基金将于8月30日在全国开始发行。该基金也是国内第一只医药行业基金。

  点评:单一行业基金由于产品结构的设计会将大部分基金资产投向特定行业的上市公司,因而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基金业绩的波动有可能会较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则增加了投资选择的品种,可以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3.2 基金观点

  基金半年报已陆续开始披露,在市场再次震荡下行之际,投资者明显更为重视基金公司对于下半年市场走势的看法。从披露的半年报中我们发现,各家基金对于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观点显得较为统一,而对于市场走势各家基金的态度似乎也显得比之前稍微乐观了一些。

  对于宏观政策,绝大多数基金都认为未来政策进一步紧缩的概率较低。理由主要是认为,下半年经济刺激政策仍将继续逐步退出,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整体经济仍处在下行趋势中。政府为了实现调结构和保增长的双重目标,紧缩的力度势必会较为缓和。对于下半年的通胀,虽然在短期通胀走势上各家基金略有意见分歧,但下半年整体压力将有所放缓仍得到了多数基金的认同,通胀可控必然带来加息预期的逐渐下降。同时认为,未来政策或有“局部”、“结构性”放松,但力度将无法与2008年底的政策相比。

  对于市场走势,相比一季度时的观点,多数基金在半年报中透露出了些许乐观。政策面和估值水平都是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多数基金认为随着政策取向的明确以及二次放松的预期,市场有望展开一波反弹。而经过市场前期的大幅调整,目前市场估值已进入了历史低点,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有所降低,部分个股的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因而多数基金对市场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多数基金认为未来市场不乏结构性的机会,选股将成为决定基金业绩的关键。对于大小盘股的看法,部分基金认为随着大盘股上市、银行再融资的逐渐过去,蓝筹股扩容压力得到缓解,因而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相对而言,创业板的扩容和解禁压力仍将持续,估值水平仍然较高,这部分风险仍需投资者警惕。

  华夏基金认为,预计下半年宏观刺激政策的退出还会继续,但为了平衡调结构和保增长的双重目标,紧缩的力度相对于上半年会有所缓和。经过上半年的调整,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已有所降低,部分个股的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随着大型IPO的完成和银行再融资的明朗化,蓝筹股扩容的压力得以缓解,估值中枢趋于稳定,有利于市场构筑阶段性底部,而创业板在持续扩容和解禁压力下,估值水平难以维持在目前高位,未来将经历去泡沫化的过程。

  嘉实基金认为,经济逐渐下行,而另一方面通胀压力的上行,使得政策在短期内难以出现二次放松预期,因此认为负面因素并未完全体现。虽说政策不改趋势,但政策的二次放松却是预计市场产生阶段性反弹的主要因素。而政策后瞻性又决定了政策的二次放松却是又基于经济的逐渐走低以及通胀的可控性。因此在通胀可控下,随着经济趋势的逐渐下滑,政策二次放松预期的逐渐加强,市场才有望出现阶段性反弹。因此先空,后再关注于阶段性反弹则预计是今年下半年投资的主要着眼点。

  农银汇理基金认为,经过市场前期的调整,目前市场估值已进入了历史低点,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估值为15倍,相当于市场前期的1800点水平。下半年通胀压力将放缓,加息的预期会逐渐下降。今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均较为复杂,因此A股市场会在反复震荡中寻找底部区域,结构性机会仍将在较长时间内盛行,其中阿尔法策略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超额收益。

  博时基金认为,紧缩政策初见成效,至明年中期前,经济逐季放缓是大概率事件;紧缩政策或有微调,但重现2008年底超宽松局面的可能性极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另外,博时基金还认为,预计政府在全局性紧缩政策方面会非常谨慎,市场对政策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会逐步消除,而行业性的鼓励或限制政策有望继续出台,以帮助实现结构性调整,有保有压可能是政府持续的行业政策取向。

  东吴基金认为,虽然经济下半年依然在下行趋势中,但宏观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降低,同时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下方,未来将重点配置医药、食品饮料及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并适当参与银行、地产等和宏观经济关系密切的行业反弹机会。

  国泰基金认为,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预计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再进一步紧缩。目前A股市场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15倍,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但是未来的走势仍然需要观察很多方面的演变,如国内外经济的复苏情况。总体而言,我们对下半年的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随着很多股票的大幅下跌,部分优质个股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华安基金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难题,但依然坚信,中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收入结构调整和收入倍增计划等政策的落实,将充分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未来3-5 年将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有望逐渐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我国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预期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单边的放松或收紧,仍将坚持调结构的既定战略,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当前市场仍存在很多悲观的预期,因此未来几个月行情震荡将不可避免,但我们相信悲观的预期终将得到修正,结构性的超额收益机会仍将明显存在。

  大成基金认为,政府一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由于经济环比快速回落,CPI可能接近年内高点,预期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出现更加紧缩的调控措施,市场或将出现反弹机会,但幅度将相对有限。

  4. 基金经理变更

  上周共有三家基金公司发生基金经理变更。

  招商基金2010年8月24日公告,新增聘刘军先生为招商大盘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长信基金2010年8月26日公告,同意曾芒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长信增利动态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长信恒利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同时,聘任胡志宝先生担任长信增利动态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胡志宝先生不再担任长信双利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长信恒利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由现任基金经理李枝蓬先生继续管理,长信双利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现任基金经理钱斌先生继续管理。

  华商基金2010年8月26日公告,聘任申艳丽女士担任本公司旗下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