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群在密苏里河密会过的人闻出了上游的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05:37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副主编 谭昊/文

  时光的旅者可以在三个多月前的密苏里河岸捕捉到一个有趣的场景。

   那是参加完2010年度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之后,几个巴菲特的华人“粉丝”们意犹未尽,在小镇奥马哈,赵丹阳、段永平、郑伟鹤等数人围坐讨论价值投资。

   段永平用了一句简单精辟的话——“不懂不投”。

   而郑伟鹤则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叫懂呢?

   毫无疑问,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相比曾经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段永平与赵丹阳而言,郑伟鹤并不那么广为人知。但他所带领的同创伟业,过去数年中所投资的50多个项目,已经有14个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堪称本土PE中命中率最高的团队,也是创业板的大赢家之一。

   这让我很有兴趣。

   而另一个让我发生兴趣的地方在于,最近身边好些做了多年二级市场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向上游张望,在闻远方的味道。

   也许以下的数据能说明一点问题。从2007年7月算起,成立满三年的阳光私募产品,三年期最高收益的是金中和西鼎,最新净值是1.91元。也就是说,经历熊市的考验,三年的时间将近翻了一倍,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但是,郑伟鹤的南海成长一期创投基金,也是运作3年,从2.5亿的起始资金,目前市值估算已经超过7亿,预计未来能超过10亿。

   对于大部分在二级市场埋头苦干的朋友,这个数字就像一阵恼人的春风,也撩人。

   与郑伟鹤的交谈进行了一下午,延续至晚餐。我来简单说说印象深刻的几点,更具体的,可以参见本期首席记者施维在A叠的详细报道。

   其一是专业。在2000年做PE之前,郑伟鹤做了十年的证券律师。对于公司上市的流程、步骤、法律规范这些都烂熟于胸,这种专业性使得他能够为所投的公司带来很多增值价值。用硅谷流行的表达方式来说,他的钱是“大钱”,不是“小钱”。

   其二是坚持,十年前一起做创投的那批人,因创业板的梦想而激动,也大多因创业板的一再拖延而凋零。某种意义上,剩者为王。

   其三是方法论。同创伟业的方法主要是自上而下。先圈定看好的行业,然后再去广泛打捞项目。比如新能源领域,他们投的项目就已经有3家上市,领先业内。

   此外,创投这个事情,跟领导者前台的个人魅力和后台的资源积累也都有很大关系;当然,还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补充,那就是偶尔的好运气。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做一个小小的提醒。今天的创投看上去很美——不是战场不惨烈,只是你见到的都是胜利的人儿——所以,千万不要盲目乐观。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所谓的上游和下游也不是那么重要。

   同样是三个多月前,段永平在参加完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后不久,在博客里把下面这句话作为他投资理念的第一条。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出了个退出的方便而已。”

   这句典型的巴氏语言听起来很通透——真正重要的边界不是在近处与远方,不是在上游与下游,而是在于找到你内心的边界。

   我知道有一群人做得不错,我们一个一个去把他们找出来。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