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专户一对多陷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6日 10:08  深圳特区报
部分理财产品净值表现让人忧。CFP供图
购买基金已成为居民理财的主渠道。CFP供图

  曾经被视为公募基金对抗私募基金的主要阵地,曾经让银行渠道另眼相看,曾经被认为是富人的独有珍馐……但时隔仅仅一年,高调推出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业绩不如预期、信息不透明,成为投资者不满该类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

  一对多快速扩容

  自2009年9月证监会放行“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以来截至今年7月31日共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71只“一对多”产品。

  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目前的“一对多”产品中有83%充分利用了0%到100%的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只有少部分产品对投资资产类型的比例加以限制灵活配置类型的产品占据了主流。

  而且,在公布了业绩基准的“一对多”产品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绝对收益基准只有极少数产品沿袭了公募基金的风格采用股票和债券的混合指数作为衡量业绩的准绳。

  这意味着,利用各类资产的灵活配置,追求绝对收益,是“一对多”类理财产品的主要买点。结合这类产品大多数拥有百万起点高门槛,人们最初设想,该类产品可能更适合于不愿承担过高的风险、愿意接受适中收益的“富人”。

  无论是客户群体的定位,还是投资策略的选取,“一对多”似乎都是基金公司与私募基金在同一个平台上直接竞争的品种。“一对多”产品的快速扩容,也说明了这类产品所拥有的广泛市场空间。

  一位资深的银行理财经理就曾向记者推荐,她认为,“一对多”是超越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理财产品的最好投资品种。因为“一对多的业绩有制度保证。”

  业绩潜水令投资者不满

  出人意料的是,“一对多”推出不到一年,投资者的不满之声就渐渐泛起。在各大财经网站的论坛中,网民们对自己手中的“一对多”产品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名叫“来复1997”的投资者在帖中指责某家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实在是太差了,没有择时能力、仓位控制能力,是所有一对多里面垫底啊!”他的理由是:“没有安全垫操作,3300时满仓,2300时3成仓位。哎!比散户还不如。”

  有更多的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择时、择股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7月以来的市场扬升过程中,许多态度谨慎的基金操作受到投资者的批评。例如“Tony959”就抱怨某家基金的产品:“踏空,踏空,看来可空仓是个悲剧啊。尤其空仓没有在该空的时候。”尽管从他披露的净值看,那只产品还盈利了5%以上。

  有的投资者是不满意自己手中产品的波动幅度过大。网友“掘墓挖宝”就形容某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实在太爱赌了,过山车受不了。”

  据媒体披露,截至7月23日,140多只“一对多”产品中,仅有13只取得正收益,大多数产品出现亏损,净值在1元以下。这与投资者此前预想的“以绝对收益为追求目标”产品定位显然大相径庭。投资表现的不及预期显然是让投资者不满的主要原因。

  信息披露不透明

  平心而论,与公募基金相比,“一对多”产品的业绩并没有明显落后。在一个业内知名的一对多产品业绩跟踪帖上,记者看到,由网友“卧龙小子”8月9日贴出的产品净值表上,排名榜首的“海富通中信创新”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超过了12%,排名第二的“富国安心回报”今年也有11.8%的收益,王亚伟操作的公募基金华夏大盘精选的业绩放进表中排名第八。这表明,“一对多”产品中也不乏业绩出众者。

  在人们抱怨“一对多”净值潜水的时候,看看公募基金的净值表可以发现,偏股型产品最近一年以来收益为正的比例也不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投资者不满意自己的“一对多”产品?

  一位理财师向记者分析,不满意的投资者当中,有的是原先对“一对多”期望过高,高门槛、高业绩报酬提成、高绝对收益目标……这些最初的宣传热点都让投资者有“更贵便是更好”的预期,有相当比例的投资者都希望“一对多”比公募基金跑得更快,而且在熊市之中还能不亏钱。这样高的预期落空的可能性显然也很高。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一对多”产品的信息披露按监管要求只对投资者本人,不对公众,这使得买了“一对多”的人,只知道自己的产品净值表现如何,不知道别的同类产品怎样,更无法与公募基金作整体比较。

  的确,记者在写作此稿过程中,发现市场上对于“一对多”产品的净值表现了解完全处于空白状态,既无法从各家基金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也无法从各类基金研究者的报告中获取,唯一的渠道是一些财经类网站的论坛中,有投资者自发“晒”出自己的产品净值,而拼凑出的一个不完整的“民间净值表”。尤其在和讯论坛上,一位名为“卧龙小子“定期更新的数据跟踪帖,得到了大量“一对多”持有者的积极拥戴。

  从这一点看,“一对多”产品显得比当前的私募基金更加私募。因为所有的阳光私募产品均有按期披露的净值,通过信托平台、私募基金公司网站、第三方研究者报告平台等,投资者可以轻松查阅。

  这也使投资者质疑,“一对多”是否需要如此“低调”、“私隐”?在层层面纱背后,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反而令更多的投资者疑窦重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