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雾里看花 神秘泽熙何以名动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1:2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钟晓

  在今年的弱市当中,泽熙瑞金1号用五个月时间获得超过30%的收益率,大赚近5亿元,坐上阳光私募的头把交椅。该基金掌舵者徐翔及上海泽熙投资(以下简称泽熙),如今已成中国私募界的“醒目符号”。他们究竟是凭借怎样的实力和技巧,制造了一个如此令人称奇的财富神话?

  然而,这位私募新科状元、曾被认为是“宁波敢死队”一员的徐翔异常低调,这让充满好奇心的媒体颇感失望。经过中国证券报记者的外围采访和泽熙的正面回应,终于拨开了一丝迷雾。

  十余亿资金“被阳光化”?

  泽熙瑞金1号在今年3月初成立,截至7月30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收益率为31.63%,高居所有阳光私募基金榜首。而这一成绩并不是小规模基金灵活操作产生的,据说泽熙瑞金1号规模达十数亿元,与上海重阳投资李旭利的单期募集规模相去不远,而业绩却远高于同类私募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在山东信托发行,管理人是上海泽熙投资。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查找谁是泽熙实际控制人时,并未找到公开资料的证明。但徐翔已成业内公认的泽熙“掌门人”。

  坊间有传闻称,徐翔与张建斌、徐晓一起被称作宁波敢死队“三巨头”。张建斌转战一级半市场,专心做定向增发。而这位走向阳光化的徐翔,学历不算高,十七八岁便投身股市,甚至有传说其最初仅以5万元入市,而今身价已以10亿元计。一位接近泽熙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外界传闻有些是一面之词。至于身家有多少,徐翔自己也没有计算过。由于泽熙成立时间过短,没有经过完整的产品周期,他们不愿公开露面。

  且不论徐翔其人到底如何,但其资金实力和表现出的投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去年的私募冠军曾说过,真正的牛人都不缺钱,也不会发产品。那徐翔这样的“牛人”为何发产品?该公司人士给出的答案是,主要是顺应潮流。“现实地讲,我们和很多资产管理公司一样,不想错失发展良机。”

  但也有私募基金观察人士持不同观点,认为徐翔发信托可能是无奈之举。市场监管逐渐趋严,以前做短线的强悍风格和大户操作模式备受压力,他们的账户遭到了密切跟踪,甚至被“冰封”。因此,这些人有的主动,有的被动地转型,“借道信托”成为方式之一。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徐翔去年曾重仓参与物联网行情,对此泽熙并未反驳。有人推测,在那波行情中有一位叫“徐柏良”的超级散户,很可能与徐翔有关联。去年三季度,“徐柏良”成为11只物联网股票的前十大股东,在今年一季度却神秘消失。这甚至被认为是徐翔阳光化的开始,但众说纷纭,真假难断。

  徐翔的泽熙瑞金1号逾十亿元资金大多都是他自己的钱,随后发行的三期产品对外募集了多少资金则无从知晓。上述接近泽熙的人士表示,眼中的徐翔是一个有投资理想的人,否则以他的身家不会出来发信托。产品也并非不对外募集,可能是每期产品设定了上限,让人觉得很难买到。

  “印钞机”如何制造

  泽熙凭借怎样的技术赚取超额利润,对市场来说像个谜。

  有深圳私募人士如此推断其手法,泽熙目前的资金一部分仍做短线激进投资,一部分则用于波段趋势操作,还有一部分则在做价值投资,而这三部分资金有时候会有交集。泽熙最赚钱的一部分资金是做波段操作这块。

  另一位自称与泽熙相熟的人士称,泽熙的过人之处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善于跟踪营造热点。该人士评价,徐翔市场感觉非常好。去年物联网概念板块几乎被“徐柏良”全线买入,能力可见一斑。而今年一季度炒LED概念也体现出实力,今年一季度泽熙出现在彩虹股份莱宝高科等三只股票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泽熙是彩虹股份的第二大流通股东,也是莱宝高科的第七大流通股股东,而这两只股票今年以来的表现都非一般的“牛”。

  徐翔的投资理念似乎也在变化。淡出“敢死队”之后,徐翔跟张建斌一样曾出现在一级半市场。有人以材料“佐证”,在2008年青岛双星定向增发时,“徐柏良”曾经现身其中,并且一度被套。此后再未见过徐翔参与过定向增发,反而转向阳光私募。

  虽然之前有人说,跟踪营造热点是泽熙的主要模式,但从今年中报来看,投身白马股也纳入徐翔的投资体系当中。今年二季度,泽熙就现身凯迪电力华神集团。据了解,泽熙目前拥有近20人的研究团队,其网站上仍贴有招聘研究员的广告,价值投资或许正成为徐翔的模式。

  泽熙的内部人士表示,泽熙的阳光私募基金资产规模已近30亿元,不可能再采用“短线为主,快进快出”。泽熙坚持趋势投资和基本面相结合,但也会根据市况做一些波段投资,来平衡业绩。“我们今年做得这么好,可能有运气成分,这市道可能比较适合我们的风格。如果去年出来,业绩不一定超过罗伟广。”

  不过,仍有市场人士对此番“表白”持怀疑态度。如今“价值+趋势”几乎已成为市场的统一模式,泽熙能取得这么高的超额收益,其在资金运用上,究竟是向价值倾斜一点,还是向“波段”倾斜一点,很难说清楚。

  能否打破“1年魔咒”

  像泽熙这样的神话,每年的市场上都会诞生许多。如2007年的林园、但斌,2008年的金中和西鼎、武当1期,2009年的新价值和策略大师。但他们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持续两年上演神奇。那么,泽熙能否打破“1年魔咒”?

  市场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规模是业绩的杀手。从目前的情况看,规模尚未成为泽熙前进的障碍。而另一句话“同质化是业绩的杀手”则可能是泽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从市场人士及泽熙内部人士介绍的泽熙“投资术”来看,也已成市场流行手段。

  据潜伏在深圳某券商营业部的一位大户说,七月份的上海股行情中,他们就做了金山开发上海新梅。其手法就是借助朦胧题材,将股票大幅拉升,等题材明朗化,顺势再将筹码在高位抛给别人。“炒作过程所需时间较短,有时候几个大户合计一下,顺势‘做个短庄’很流行。”这位大户说。而所谓的“价值投资+趋势”更不是什么独门秘籍。泽熙能否打破上述魔咒,首要的任务可能还是操作方法的创新,或者是独特方法的坚持。

  另外,泽熙的情况与去年的策略大师有几分相似。去年的策略大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净值水平曾接近3元,其“掌门人”杨永兴和徐翔一样都是股市怪才。同样的低调,同样的年轻,操盘手法更被神乎其技。但去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杨永兴将策略大师清算,退出阳光私募。有业内人士称,杨可能就是担心风头过劲,压力过大会影响其投资收益。如今,徐翔能否承受住因风头过劲而带来的压力,值得关注。

  怎样评价徐翔的赚钱之术?可以说有其个人能力的原因,但也是中国经济和特有的制度环境成就了他。徐翔会否像私募界众多高人那样昙花一现,还是会将传奇延续下去,还需时间来检验。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