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红7月收官 后市尚需边走边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 10:41  证券时报

  上证指数二季度以来走势 (制图/张常春)

  主持人:程俊琳 方 丽

  7月以来,市场展开了一波上涨行情。这波上涨行情仅仅是短期超跌反弹,还是趋势反转?基金经理们是否随之加仓以备战后市?本期圆桌论坛邀请了海富通股票组合管理总监蒋征 、诺德价值优势股票基金及诺德成长优势股票基金经理胡志伟以及国联安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基金经理黄欣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7月以来市场大幅反弹,反弹动力来源于什么?您认为这是短期反弹还是趋势反转?

  蒋征:近期市场反弹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态,令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二是前期周期类行业股票大幅下跌后,机构投资者自发性选择高β的个股进行配置。因此,这段时间的反弹更应该看作是由于利空暂时出尽,以及宏观经济政策面初步维稳,市场自发性的估值修复。另外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也有部分私募资金积极介入 。

  胡志伟:我们目前倾向于认为本轮行情是反弹。而反弹要转化为趋势性的反转还需要经济和政策层面更多积极因素的配合。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出现反弹的原因是什么?政策面、宏观经济、企业盈利是否释放出积极信号?

  蒋征: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进入了平静的观望期,预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利空政策出台,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宏观经济基本面并不会有更多利好消息,且未来通胀预期仍然存在。上市公司业绩方面,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数较高,所以今年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表现不会给人太多惊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期股价跌幅较多的银行业业绩表现不错,同时估值也较低。

  胡志伟:近期反弹最大的推动力是政策预期的改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渐加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今年年中初步看到了效果,市场普遍认为调控政策至少是进入了一个观察期。在这样的预期下,上半年受政策压制、跌幅较大、估值较低的周期性行业迎来反弹机遇,推动市场出现反弹。

  我们认为,政策面上,是从上半年对过热的“严防死守”转向正常化和均衡化;宏观经济方面,随着上半年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到实处,经济增速将逐渐回落到一个可持续的水平;企业盈利方面,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周期性行业的盈利将出现下滑。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局面,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盈利的回落一方面使政策预期改善,提升了估值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动摇了上市公司业绩这一估值的基础。

  黄欣:此轮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超跌反弹、政策放松预期以及部分行业中报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央行日前表示,虽然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但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尽管GDP同比增速将逐季下降,但仍将在9%以上,环比有望在四季度企稳,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整体而言,下半年政策寻求“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统一。随着对经济预期的修复,将带动估值修复,引领股市震荡向上。

  证券时报记者:从您个人所管理的基金来看,相比二季度的仓位,当前的仓位情况如何?

  蒋征:个人对后市看法依然较为谨慎,但是在前期周期类行业估值下调后,资产配置方面确实有所增加。

  胡志伟:与二季度相比,我们适当提高了仓位。我们仍然坚持周期性行业在政策预期改善背景下的阶段性投资机会,非周期性行业以及受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板块在高估值的背景下,会根据业绩提升幅度以及未来市场空间拓展程度出现一定的分化。市场会出现相对明显的板块轮动机会和主题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基于您对当前市场以及后期市场的看法,接下来您将采取何种操作策略?

  蒋征:下半年我们仍然会关注低端消费品和结构转型类资产,从结构上去寻找机会。

  黄欣:目前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约为22倍,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盈率已经达到47倍和68倍,相比而言,以金融股为主的大盘绩优股明显低估。

  就历史估值变动看,中证100成分股估值水平也已经处于最近5年来的低位,有绝对估值优势。目前市场风格的转换应该已经悄悄发生,这是市场资金的自然选择,因为市场资金总是选择最安全的投资。此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金融地产等资产类的股票受益较大。

  ·观 点·

  反弹原因

  黄欣:此轮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超跌反弹、政策放松预期以及部分行业中报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仓位操作

  胡志伟:与二季度相比,我们适当提高了仓位,仍然坚持周期性行业在政策预期改善背景下的阶段性投资机会。

  后市策略

  蒋征:对后市看法依然较为谨慎,下半年仍然会关注低端消费品和结构转型类资产,从结构上去寻找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