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募基金经理年轻化的代价:半年折损5000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 02:59  第一财经日报

  张原

  即使是专业的投资者,也未能抵挡资本市场的深度重挫。数据显示,整个上半年,基金市场管理资产规模缩水严重。

  财汇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整个基金市场的净值规模由2009年底的26767.3亿元减少至21163.5亿元,资产管理规模降低约5604亿元。

  这背后,有公募基金遭遇投资者赎回的因素,也有基金经理的投资难抵市场严寒的无奈。国内基金行业中存在的公募基金经理队伍良莠不齐、基金行业难留优秀人才的状况再一次引发市场的担忧。

  货币基金平均净值降最多

  研究公募基金净值折损原因后不难发现,这些减少的份额并非全部由基金自身投资产生的净值损失导致,股票市场低迷导致大量投资者的赎回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从财汇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新的审批制度施行之后,新基金发行的速度较此前大幅提速,存量基金只数由去年年底的557只增加至619只,但基金市场总份额却由去年年底的24535.9亿份减少至23973.5亿份,份额减少了562亿份。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不同类型基金的表现后发现,在所有基金类型中,货币市场基金的份额减少最为剧烈。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由43只增加至44只,份额却减少了1621.3亿份,由此造成整个基金行业的规模下降1621.3亿元,占整个资产管理规模下降比例的约28.55%。若由此估算,每只货币基金管理的资产份额减少了约36.8亿元。

  除了货币基金份额大幅下降,QDII基金出现细微的下降之外,其他各类型的基金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股票型基金份额增加了819.6亿份;混合型基金增加了89.1亿份;债券型基金增加了129.4亿份。保本型基金也增加了36.9亿份。

  在这些基金类别中,受到股票市场震荡影响最大的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净值损失高达2780亿元,混合型基金的净值损失为1278.4亿元。平均每只基金损失约8亿元。

  按照存量基金的净值折损率计算,所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净值折损率为18.2%。而同期上证综指的跌幅为26.82%。

  可见,基金行业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水平比较明显地高于大盘。

  人才青黄不接

  “公募基金的业绩确实不像指责的那么差,但是,目前公募基金确实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尤其是在人才队伍方面,随着新发基金的不断增多,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一些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存在年龄偏小,投资经验不足的问题,整个基金行业相对水平有差距,也导致基金经理业绩良莠不齐。”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评价。

  根据财汇数据的统计,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有8位80后的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富国基金的李晓铭、大成基金的倪明、汇添富的齐东超、易方达的张胜记、宝盈基金的温胜普、万家基金的吴印和邹昱。其中最后两位出生于1982年。虽然他们管理的基金都非所在机构的主打产品,且主要是偏债基金、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但刚刚三十而立的基金经理上岗仍然显示出整个行业的迅速年轻化。

  而在海外,资产管理行业被称作一个白发行业,主要就是因为从事资产管理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实战历练。

  上周末在北京召开的一个私募基金论坛上,一位来自国外知名组合对冲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他们选择对冲基金经理的标准之一是经历过多个市场周期的检验,而要规避的情况则包括“太年轻”:没有历史业绩的检验,这家以投资了索罗斯和保尔森著称的对冲基金赞助人不敢贸然把资金托付给过于年轻的基金经理。

  “私奔潮”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募市场本身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也对公募的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和公募基金形成对比的是,阳光私募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持续性的发展。国金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仅下跌6.8%,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则下跌10.77%,皆跑赢大盘。

  “从人员构成上来说,许多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是由公募基金中的佼佼者转型而来,他们在公募行业中就属于业绩优秀者,业绩高于同行的平均水平也是正常。”上述业内人士评价。

  《南方周末》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仅明星基金经理就有30位投奔私募,其余的基金经理则无法计算。

  这就形成了一个规律:经过市场检验的基金经理不断转投私募行业自立门户。而公募基金则只能提拔公司的资深研究员填补基金经理的缺口,当基金产品越发越多的时候,研究员也来不及补缺,就只能让那些证券从业经验尚未满三五年的年轻人担当起投资重任。

  如果将其比喻成一种食物链,公募基金被压至最底层——新出道的基金经理用公众的钱“练手”,经过一轮历练之后如果表现出色,则可以去私募管理高端理财客户的资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