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盈利水平参差不齐 分化程度超公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13:54  理财一周报

  理财一周报记者/蒋颖博

  截至7月23日,有406只阳光私募产品公布了7月的最新净值,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阳光私募产品为15.67%,而收益最低的阳光私募成绩为-30.75%。其差异达45%,可见阳光私募的“贫富差距”显著。今年已经过去大半,那么阳光私募的业绩表现如何呢?

  短期表现:谁是七月冠军

  从近一个月的短期表现来看,在7月内公布净值的406只阳光私募产品中,目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以太1号、长金4号和林园1号,他们分别获得了8.44%、7.61%和6.42%的正收益,而截至7月23日,7月涨幅为2.57%。

  从整体表现来看,有336只阳光私募产品获得了正收益,但只有45只产品跑赢大盘,在剩余的阳光私募产品中,有74只产品跌幅在5%以上,有21只产品的跌幅超过了10%,其中,倒数前三名分别是国淼一期(跌幅达18.03%)、瀚信成长2期(跌幅达17.09%)和智诚2期(跌幅达15.41%)。由此可见,虽然7月大盘探底反弹,但是阳光私募的分化依然在拉大。

  在前三甲中,除了林园是大家熟悉的民间派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来自信托的丁伟和来自民间的郑晓军并不为市场熟悉。根据公开资料,记者只能查询到他曾担任华宝信托资产运营部总经理,丁伟为人极为低调,唯一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在2006年,丁伟时任华宝信托的投资总监。

  另外,以太投资的公开信息也非常少,上海以太投资的官方网站上显示,上海以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证券、股权、商品期货及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司以2σ理论为方法论,创建一系列系统交易模型,投资于各类金融市场,为投资人提供金融投资与直接投资的管理与咨询服务。公司定位于中国内地迅速壮大的富裕阶层,提供长期、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追求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定的资产增值。

  另外,对于以太投资的产品及信息,只有一个产品的信息,那就是于2007年7月底在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的中融-以太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规模为4500万元。而根据好买基金的最新资料显示,以太投资目前有4只产品,其管理人都是丁伟。

  再来看看郑晓军,他的公开资料就比较完善,据介绍,郑晓军是长金投资的总裁、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经济学硕士,17年证券投资经验。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早年从事实业投资与贸易,具有丰富实业经营经验,目前也是广州金誉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旗下控股广州智光电器以及其他包括电力、制造等行业的多家企业。郑晓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证券市场,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证券投资界的人士之一,崇尚价值投资,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兼具丰富实业经营经验和证券投资经验,投资风格稳健。

  郑晓军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自己的选股心得,他表示,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每一次大跌可能都是一次大的机会,但关键是要看股票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差距是否出现。就像过去,是在2007年,上证指数从6000点跌到5000点时,跌幅也不小,但其实大部分股票的价格仍然是高估的,大盘仍会从5000点继续下探。所以现阶段关注的重点是股票池内的股票会否因这次跌幅而出现错杀,从而产生价格低估的投资机会。假如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买入。

  从近三个月收益率分布来看,壹私募网研究中心表示,私募收益率跨度为-28.58%~15.56%,平均为6.32%,其中0$~15.56%这个区间集中92个产品,占到纳入统计数据的1/4以上,同期沪深300指数大幅下挫23.39%,跑赢沪深300超过29%。

  近三个月来,草根派私募经理沈一慧再次拔得头筹,这也是今年以来非主流私募崛起的再一个例证,在今年这样的震荡下跌行情中,对于那些从业时间久,一直在市场最前沿磨炼的草根私募来说,长期的趋势投资者,精选个股的行家里手确实非常有利。

  曾任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的肖华,在奔私后一直相当低调,本月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夺得第二,但本月最大的看点无疑是隆圣系列占据绝对的优势,王贵文旗下四个产品集体上榜,总算挽回一些颜面。从知名的公募经理,到奔私后遭遇的滑铁卢,堪称公募奔私水土不服的代表性人物,王掌门也一直在努力地适应着私募的节奏。

  近12个月平均收益率6.76%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表示,从239个纳入统计的阳光私募产品的近12个月收益率分布来看,私募收益率跨度为-28.84%~75.27%,平均为6.76%,其中0%~20%这个区间集中104个产品,占到纳入统计数据的40%以上,同期沪深300指数大幅下挫19.05%,跑赢沪深300超过25%。

  整体上,近半年的收益率比上月有明显的下降。这主要是今年以来大盘的调整不断,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市场几乎形成单边下挫趋势,这对一些保持乐观的私募基金的净值造成较大的损失。私募间的分化以及私募产品的分化依旧明显,公募派私募仍落后于券商派私募,新价值的罗伟广、隐形冠军的李彦炜、六禾的夏晓辉、朱雀的李华轮等等排名靠前的私募经理都是来自券商,相比之下,公募派中只有尚雅的石波、智德的伍军、和聚的李泽刚、汇利的何震的业绩较为良好,从容、淡水泉系列产品的表现则一般,近一年的长跑中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近一年的收益冠军的宝座依然被余定恒管理的翼虎成长所占据,罗伟广的新价值2期屈居次席。而上半年的冠军由记者出身的彤源投资的李威夺得,上半年累计收益17.36%。

  今年以来,翼虎投资的余定恒、龙赢富泽的童第轶以及隐形冠军的李彦炜等凭借对市场精准的判断取得不错的战绩,知名度也大幅提升。龙赢富泽的童第轶在今年的表现也上佳,旗下的宏利2期完整地经受了牛熊的考验,更是在4月开始的惨烈暴跌中居然毫发无损,其第3只产品——龙赢成长1期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在五六月开始的阳光私募发行“冰冻期”,资金募集比较顺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表现较为稳定和统一性的中国龙产品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马宏掌管的中国龙价值系列产品的表现具有较好的统一性,排名也相对靠前,但是赵凯掌管的中国龙稳健系列产品的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除了中国龙稳健3、4表现较好外,其他的产品表现较为一般。

  分化程度远比公募严重得多

  统计资料显示,在近24个月的行情走势中,沪深300指数下挫8.19%。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的408个产品中,存续期在两年以上的产品有130个,平均收益为25.37%,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跨度为-42.93%~202.32%,首尾相差高度244%,可见在体现了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本质的优势的同时,私募产品的分化程度远比公募严重得多,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选择私募产品的难度增加。

  具体到产品上,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2期继续以超过200%的收益率独占鳌头;新价值3期和尚雅4期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位。虽然新价值系列牢牢占据前两位,但是从总数来看,尚雅系列丝毫不逊色,前十位中占据了4席。

  从榜单上看,券商派私募基金和公募派私募呈现胶着状态。以罗伟广为代表的券商派依然势头不减,排名靠前的朱雀的李华轮、六禾的夏晓辉等也是出自券商,公募派表现也较为抢眼,尚雅的石波、博颐的徐大成、淡水泉的赵军等公募派代表人物表现同样不俗。随着公募派实力逐渐增大,未来券商派的比重也将会进一步缩小。可见未来的竞争将趋于激烈,极有可能出现轮流执政的局面。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认为,券商派私募整体操作相对积极,部分私募采取重仓策略,因此一旦押对宝或者市场行情不错,券商派私募产品很容易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公募派私募则以稳健著称,一般会恪守风险控制的标准,投资趋于谨慎。这种操作策略在下跌行情中有利止损,但是也可能错过机会。中短期券商派私募更胜一筹,长期业绩有待考量;公募派私募短期业绩虽不起眼,但却是细水长流。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