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完善基金募集申请审核程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10:15  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首度公示了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使之前较神秘的基金申请情况变得透明化。

  截至16日,本月以来共有10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递交了11只基金的募集申请材料,这些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居多,显示出基金对后市的谨慎态度。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审核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行为规范、投资研究能力强、市场评价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的基金募集申请,可以不提交基金专家评审会评审;基金产品设计有较大创新的,证监会将优先安排评审和申报材料的审核等工作。

  从公示进度的直接影响来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此做法有益于市场更加开放、更加公正严明、更加透明化。

  募集申请需每周公示

  记者了解到,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在证监会网站的基金监管部页面内公示基金募集申请核准的进度,并每周更新。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受理情况(包括材料接收日、通知补正日、接收补正材料日、受理决定或不予受理决定日)、审查情况(第一次反馈日、接收反馈意见日、第二次反馈意见日、接收第二次反馈日)、决定等内容。

  基金募集审核是基金部行政许可工作量最大的项目,审核量约占全部门工作总量的一半,也最为市场关注。自今年年初实行基金分类审核后,基金募集申请材料的数量成倍上升,市场对基金募集的审核进度更加关注。

  而对于基金募集申请经审核发现存在基金设计方案粗糙、投资操作思路不清或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的,该《通知》规定,将责令提交申请的基金公司进行重大修改,已提交专家评审会评审的,还应当根据修改后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交评审会重新评审。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示上述信息后,对市场而言,可以让各公司了解审核进度,对基金销售作出合理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对证监会而言,可以督促审核人员提高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外部监督。

  数十只基金募集申请在审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本月新基金上报情况显示,目前,避险类的债基和货币基金成为基金公司申请的主流。

  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表明,截至16日,本月以来共有10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递交了11只基金的募集申请材料,分别是中欧增强回报债券型基金、交银施罗德领先趋势股票型基金、华商盛世策略精选混合型基金、天弘永泰分级债券型基金、鹏华丰润债券型基金、银华信用双利债券型基金、浦银安盛货币市场基金、金鹰主题优势股票型基金、富国可转债基金、交银施罗德信用添利债券型基金和大成深证成分40ETF及其联接基金。

  记者发现,这些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居多,显示出基金对后市的谨慎态度。

  工银双利债基经理认为,今年在股票市场宽幅震荡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表现出稳健的管理业绩。尽管上半年债市走势也较大程度反映了经济悲观预期,但在加息预期降低、资金面得到改善以及经济探底预期背景下,均对债市形成有利支撑,中短期内债市或将延续高位震荡行情,且有望继续为债券基金提供获得超越定期存款收益的机会。

  华商稳健双利债基经理毛水荣则表示,下半年的投资要做到平衡配置,两个市场都要看。债券是资金配置最重要的资产,市场上有很多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可供选择,只要长期持有便能获得相对可观的回报,并且可以提供一个很大的安全维度,可以较大程度上平衡将来配置股票带来的风险。“从投资方向来看,我个人相对比较偏好高收益率债券,我们希望债基的业绩是稳健的,所谓的稳健就是希望要给投资者赚钱,能够有绝对收益而不是仅仅关注相对收益。”他强调。

  从申报产品类型“管窥”后市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7月上旬递交的申请资料中,债券型基金占主流来看,表明基金公司对后市持谨慎态度。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基金公司并不是因为对后市悲观而申报债券型基金,完全是按照公司的正常进度进行,恰巧赶上了上报的是债券型基金。也有的基金公司设计的产品多少与后市有关,认为接下来市场系统性机会比较小,所以选择了上报权益类产品。

  嘉实基金就表示,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避险”产品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特别是债券型基金成了“香饽饽”,近期多只新债基同台竞技,为投资者奉上了低风险投资的“盛宴”。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目前像嘉实稳固收益这样的“类保本”债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因为在未来的投资运作过程中,如果投资运作业绩良好,护本目标将会在运作周期内逐渐抬升,从而为运作周期末的较好收益提供一定的保证。

  抄底意愿不强预示看淡后市?

  近期市场探底后出现回升,大盘再现反转迹象之声再起。市场即便如此演绎,可从基金公司报批的新基金中可以看出低风险产品仍然是主流趋势,这充分说明机构借新基金抄底的意愿并不强烈。

  “在经济结构调整与长期发展模式逐步转变的转型期,较难再次出现经济高速增长与流动性极度宽裕的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股票市场系统性的估值扩张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发生。但随着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不断释放,在下半年布局能穿越转型期的中长期投资品种是投资者最为重要的工作。”建信恒久价值基金经理卓利伟日前在“建信·观察家2010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

  展望下半年债市的走势,机构却是一派乐观景象。东方稳健回报基金经理杨林耘就表示,“债券市场的未来收益主要存在于信用债和可转债市场。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信用利差有进一步缩窄的机会,其中3-5年期的品种将表现领先,而可转债市场则因为股市的活跃而带来较好投资的机会。”杨林耘建议,无论是市场机会,还是出于资产配置的考虑,优质企业债券和可转债券都值得投资者加以关注。

  不过,国泰君安“君得惠”投资经理成飞也提醒投资者,虽然短期内债券市场依然会保持稳定的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但从目前的时点和收益率现状来看,博取债券市场大幅上涨的机会却也较为有限,债券市场将由年初以来的“普涨”向“结构性机会或防御性机会”过渡。“下半年债市的投资机会仍然主要集中在信用债市场,未来3到6个月信用债都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他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