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市保持震荡 看好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6日 15:18  新浪财经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在2010年二季度初,尽管各大基金公司普遍对加息、房地产政策深入调控、宏观政策退出节奏等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表示了担忧,但是多数基金公司仍旧认为强劲复苏仍是国内经济主旋律,对后市也保持谨慎乐观的观点。然而,二季度的A股市市场并未并未走出大家所预期的走势,四月中旬以来的房地产超预期调控成了A股大幅下跌的直接导火索,二季度上证指数大跌22.86%。A股市场大幅下挫,股票方向的基金普遍遭受重创,前期仓位调整较快,操作灵活的基金跌幅相对较小,而规模过大、操作较为稳健蓝筹类风格基金损失更为惨重。

  A股市场经历了二季度大幅下跌,风险已经得以充分释放。就政策而言,国内应该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不会再有更严厉的紧缩政策出台。在通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国内PPI、CPI会逐渐回落,通货膨胀的危险会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投资价值似乎已经开始显现。但是,大多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仍然谨慎。

  股市上下两难,继续保持区间震荡格局

  在对三季度A股市场的走势上,大多数基金公司认为,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股市上下两难,将继续保持区间震荡格局。他们普遍认为,在国际方面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形势,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对中国出口行业产生较大压力。在国内方面,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回落,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普遍下滑;但另一方面,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仅比2008年上证综指最低点时仅高出10%左右,整体估值水平向下的空间十分有限。另外,为了应对经济增长减速的局面,政府在未来经济规划方面,可能提出一系列促进经济长期转型的政策。面对上述复杂的局面,三季度A股市场可能面临上下两难的局面,继续保持区间震荡格局的概率较大。持有此种较为谨慎观点的公司占绝大多数,包括华夏、嘉实、大成、长盛、广发、光大、国泰、国投瑞银、泰达宏利、申万巴黎、鹏华、大摩、诺安、华泰、华商等公司。

  当然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较为乐观,这其中包括博时、银华、东吴等公司。博时基金就明确指出,对市场未来的发展持乐观看法。银行、地产、家电、汽车、铁路以及部分机械行业等蓝筹公司估值偏低,食品饮料行业估值合理,但绝大多数中小盘公司和创业板企业高估,市场逐渐会修正自己的错误。博时基金指出市场对经济的发展过于悲观了。未来几个季度国内经济的发展将放缓,但这绝不是经济危机。企业整体的盈利仍将保持稳定,甚至增长,而不会出现大幅的下降。银华基金也认为对紧缩政策最坏的预期已经结束,下半年资本市场面临的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将相对宽松或者说将较预期宽松,结合A股市场当前偏低的估值水平认为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未来投资机会:仍然看好战略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

  在未来的投资机会方面,各大基金公司看法则更为一致。各大基金公司普遍认为,未来市场结构性分化仍将更为明显,由于政策预期的不确定,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消费、新材料、低碳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依然可能受到市场的追捧。当然尽管新兴产业被普遍看好,但各大基金公司也明确提出,新兴产业也存在被过度炒作的风险,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华夏基金就指出,长期则更看好受益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中低端消费品行业和新兴服务业,同时也将“自下而上”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真正的成长股和有实质性资产注入预期的重组股。

  在普遍看好战略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的同时,低估值蓝筹也得到了较多关注。他们认为市场经历一定程度调整后,以金融股为首的蓝筹股估值日趋合理,在近期经济预期尚平稳、政策过严预期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有望获得一定的相对收益。这些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国投、民生加银、长盛等。

  自上而下的选股为主

  大类配置继续弱化

  2010年以来,在市场缺乏明显趋势性机会条件下,独特的选股和对市场的灵活把握成为基金业绩走强的重要因素。在投资思路上,基金在一季度便有了一些明显的转变,重要的一点,多数基金对选股的强调明显强于配置。在二季报中,各大基金对自下而上的选股的强调更为频繁。大成策略明确指出,“对于2010年的市场环境,我们将风险控制和绝对收益放在投资的首位,加强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努力获取良好的收益水平。”大摩资源也表示,“我们下一阶段的策略仍将是轻指数、重个股,继续在政策鼓励扶持的新兴经济领域和受益于劳动报酬率提升的大消费领域挖掘可中长期投资持有的标的。

  当然在多数基金公司强调“自下而上”选股的同时,部分注重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金对“自上而下”也给予了足够重视。例如,华夏红利指出:“本基金将继续贯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策略,避免单因素择股的简单化倾向,进一步提高对多因素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

  当然无论是采取“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大跌之后,各基金对风险提高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纷纷表示努力提高基金业绩简历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

  综合来看,在多数基金看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未来A股市场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未来的投资机会也就存在于震荡中阶段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结构性机会,这也就要求基金操作应较为灵活,“自下而上”选股能力突出的基金优势或将更为明显,而规模过大的配置型基金可能机会不大。在具体的板块上,各大基金一致看好战略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部分基金也对低估值蓝筹较为青睐。而在未来的操作上,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大跌之后,各大基金公司必将对风险控制更为重视,仓位的调整必将更为谨慎。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