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弘天治等旗下基金清盘危机折射品牌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4日 16:13  解放日报

  天弘永利、天治创新、华富策略等基金临近清盘红线

  本报记者 孟群舒

  持续下跌的股市,套牢了基民,也让一些基金命悬一线。根据有关规定,公募基金如果连续60天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进入清盘程序。据WIND统计,二季度末,有3只基金规模在6000万份之下。其中,华富策略二季度末份额为5145.49万份,资产净值已连续十几个交易日低于5000万元。而天治创新、天弘永利两只基金,资产净值也都在5000万元附近,不时受到清盘红线困扰。

  清盘困境背后的另一推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本次遭遇清盘危机的基金,并非是今年业绩最差的基金。

  截至今年6月30日,天治先锋的收益率为-12.55%,排名前1/3。截至7月21日,天治先锋的收益率进一步提升,为-6.84%,在292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7,今年的表现堪称优秀;而天弘永利则是一只债券型基金,今年也取得了将近2%的正收益。一般而言,投资者对债券型基金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于是,很难说是业绩导致了清盘危机,只能说,业绩是原因之一。

  那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为什么这些基金率先受到挑战?

  或许,品牌建设乏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全景基金品牌研究中心的 《2009中国基金行业品牌评级报告》中,综合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忠诚度和畅销度五个指标的品牌总评定中,国内60家公募基金,华富基金以20.11分位居48位,天弘基金以19.68分位居50位,天治基金以17.27分位居54位。在此份报告中,位居第一的是华夏基金,总分81.53分。

  在此份报告的《基金品牌认知度》考核评分结果中,天弘基金、华富基金、天治基金分别排名54、55、57名,同样位居倒数10名以内。

  因此,也就形成了另一个逻辑,由于这几家基金公司的品牌认知度太低,普通的基金投资者不了解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它们,就更谈不上购买行为。于是,在缺乏关注的情况下,这几只成立于熊市的基金很难开展持续营销,在首次募集期过后,由于业绩平平,一些机构资金逐步退出,由于吸引不到其他投资者关注,基金规模越来越小,率先遭遇清盘危机。

  靠业绩打品牌遭遇困境

  品牌和营销的作用,对基金行业而言,毋庸讳言。

  且不说华夏基金发行沪深300指数基金,4天销售240亿元。但凡拥有品牌号召力的基金公司,基本都享受到了品牌对销售的带动作用。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助理朱戈宇表示:“上投摩根最近一次发行新基金是在今年1月,上投摩根行业轮动基金发行的第一周得到了老客户的积极认购,来自老客户的认购量一度占到销售总额的大半。可见,基金公司的品牌对树立基金口碑以及长期营销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全景基金品牌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6月份前10大基金品牌曝光率占基金总曝光率的34.39%,一年多以来最高值曾接近60%,大多数时候在40%左右,表明基金品牌集中度呈不断下降趋势,整个行业越来越看重自身品牌建设。

  为此,不少公司选择了靠业绩树立品牌。诸如华夏基金、兴业全球基金等诸多公司,都因为良好的业绩而奠定了品牌的基础。然而,更多的公司意识到,业绩并非全部,而且,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资本市场,在一个拥有五六百只产品的行业,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拿到冠军。

  “基金品牌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基金业绩一定是其必不可少的组件,如果基金公司通过长期优良的业绩来提升品牌,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如果基金公司希望通过短期冲业绩来创品牌,那么品牌的基础必然是很不牢固的,而且这个行为无疑是危险的,因为基金公司的品牌一定会随着短期业绩的回落而受伤。 ”朱戈宇分析说。

  差异化营销考验基金行业

  中国基金业开始步入品牌竞争时代,这是行业的共识,不少基金开始了全新的尝试。

  “营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差异化竞争将会成为主流。因此,基金公司未来的营销重点不应是在现有工作内容上小打小闹的创新,而是应迅速找准自己在基金业中的定位,再进行系列营销规划。 ”朱戈宇说。

  上投摩根选择了精准营销,并借鉴精准营销在互联网、航空、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与新浪进行了联合调查,并顺利捕捉到父母为孩子的教育进行储蓄而产生的投资需求最强,于是最早创立了定投子品牌“亲子定投”。在这一品牌推出3个月后,实现了定投客户数翻倍的效果。

  而鹏华基金则在“跨界营销”上颇有斩获。去年1月,鹏华邀请老派摇滚歌星伍佰代言鹏华中证500指数基金,首次尝试“跨界营销”。尽管该基金首募26亿元,并未显现出极大的效果,但鹏华基金营销策划部负责人表示,市场上有那么多指数基金,至少我们让投资者记住了鹏华有一只中证500基金,这就是成功。要知道,普通投资者能记住的基金,通常不超过5只。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的“80后”都30岁了,他们正在变成基金公司的目标客户,如何在专业、严谨以及业绩水平等内核外,创造更具亲和力的外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在鹏华基金高层的支持下,鹏华基金一方面将投资者俱乐部、专户业务、网上交易全部建立“鹏”系列子品牌,希望借子品牌提升整个公司品牌。同时,又将LOF、ETF等基金专业名词注册为“乐富”、“易托富”、“一起富”等形象生动的中文商标。他们的理念是:“基金不是LV,基金应该进超市。 ”尽管业内对此有褒有贬,但鹏华依旧执著,不进行创新和尝试,又怎么知道结果?

  小型基金公司的营销大考

  看到了基金行业内风生水起的营销大战,就不难想像,默默无闻的公司处境如何。除了一线五家大型基金公司之外,二三线基金公司不能在营销中创新和突破,只能在沉默中灭亡。

  知易行难。规模小于70亿元的小型基金公司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又何谈对营销以及品牌建设投入?于是,也就形成了死循环,品牌和营销投入少,基金申购量就少;基金申购量少,管理费收入就少,就更没法投入……

  华商基金也曾受困于规模,2008年底规模不过47.99亿元。但今年二季度末,华商基金管理的资产达到187.36亿元,上半年净增66.06亿元,绝对增长额和增长幅度均在60家基金公司中名列第一。面对小型基金公司的困惑,华商基金营销客户部总经理吕红贞深有感触。

  她表示,要打破瓶颈并不容易。一方面要用心做好服务,这不仅是接电话的客服,更包括良好的投资业绩、公司的稳定性、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合规守法。通过这些元素,努力成为令投资者放心的公司,让投资者愿意托付资产,从而建立起发展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尽管资源有限,但营销上的投入也不可缺少,公司应该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不只是为了宣传,而是要让投资者了解你。营销的手段在于丰富,形式在于新颖。小公司固然有成本压力,但是否愿意做这个投入,取决于管理者对成本分配的取舍。

  中国基金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清盘危机折射的某些瓶颈或许无解,但也让更多的基金公司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