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投资团队水深火热 交银系老人再创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09:28  理财一周报

  理财一周报记者/蒋颖博

  去年四季度末,交银基金公司整体规模排名第十位,成功跻身“第一梯队”,管理基金份额593.07亿份;而其三季度规模为470.61亿份,排名仅为第17位。短短三个月时间,规模增长超过120亿份,一定程度证明交银基金公司行销得力。但今年以来交银系基金的整体表现,显然有些愧对这部分投资者的信任。

  伴随股东烙印出生

  李旭利和郑拓的离开,使得交银基金的风光不能与往日相比,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交银毕竟是上游基金公司,公司在品牌建设、品牌塑造、客户维护和沉淀方面有着深入的工作投研,投研核心的丧失之痛也可以承受得住。

  尤其是交银深厚的股东背景,更是让人不可小觑。据了解,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4日成立,由拥有百年历史的交通银行、二百年投资经验积累的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全球集装箱行业的佼佼者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65%、30%、5%。

  遭遇5年成长之痛

  在2006年和2007年的股改行情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成绩名列前茅。譬如,旗下表现最出色的交银精选股票基金在2006年排在第24名,这是2005年交银施罗德基金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但在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中,交银精选股票基金排在第138名,在2008年的熊市中,虽然跑赢大盘,但交银精选股票基金排名在第213名。在2009年的小牛市,交银精选股票基金回升到第78名,而截至2010年7月20日,交银精选股票基金以25.02%的跌幅排在所有开放式基金的第607名。

  不用明说,从以上单只基金产品近四年的排名就可以看出目前交银施罗德基金的现状。理财一周报为各位投资者整理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人脉,看看交银施罗德,陷入目前的困境到底症结在何处。

  业内人士认为,业绩不佳与基金选股失利有关,而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出走犹如釜底抽薪,使得基金投研面临极大挑战。

  新投资团队难跨阴影

  去年,交银施罗德基金可谓是“牛年不利”,先失元老李旭利,再别明星郑拓。在三个月内流失两名大将的敏感时刻,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峰低调接任公司投资总监一职。然而,这一安排确定后,并没有能够使交银施罗德基金脱离水深火热,反而越陷越深。

  据记者统计,李旭利执掌交银基金投研部门的3年内,交银精选同类基金排名第11,交银稳健配置同类基金排名第6。继李旭利离开之后,交银基金在2009年又损失了一位明星基金经理——郑拓。郑拓的离职让交银基金的人才荒彻底暴露,虽然公司急调李立和公司研究总监华昕执掌该基金,但年初至今的业绩排名11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第116位已经说明了一切。

  根据交银公开披露的资料,交银新的投资团队已经悄然成形。项廷峰走马上任投资总监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峰有9年基金行业固定收益证券研究投资经验,历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经理;200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

  交银成长基金经理周炜炜任投资副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他有7年基金从业经验,2006年10月起担任交银施罗德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赵枫担任投资副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经理,他拥有11年基金从业经验,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27日担任交银精选基金经理,后任专户投资部总经理。

  交银的投研团队中,既有擅长自上而下投资方法的基金经理比如周炜炜、李立、赵枫等,也有崇尚自下而上方法投资的基金经理比如崔海峰、史伟等,他们都融入这个团队,并通过充分的交流、互相启发,使不同的基金业绩步调基本一致。

  交银系“老人”再创新辉煌

  就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陷入水深火热之际,一批从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离职转投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却在私募圈内混得“风生水起”。

  2009年7月,李旭利与资本市场大腕级人物裘国根合作,创办“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阳光私募领域。

  这被业界称为“双剑合璧”的合作,促成了2009年招商银行对阳光私募的“破冰”之举,重阳3期产品首发即达到了11.5亿元的规模,让一些同期首发的公募基金自叹不如,也成为有史以来阳光私募首发的最大募集金额。

  李旭利说,“我们还想做点事”,这是他的创业动机,他看好这个行业,对重阳投资也有着远大而美好的憧憬,“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做成中国一流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目标不在100亿元。”

  时至今日,重阳系累计发行5个私募产品,表现稳健,排名居前。李旭利本人透露,重阳投资管理的资金规模已在45亿元左右。有业内人士评述,李旭利把私募做成了小公募。

  郑拓2009年9月正式离开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在证券投资界掀起一阵波澜,10月投身私募,创立上海好望角投资。之后交银增利和交银货币基金经理陈晓秋辞职加盟上海好望角,任副总经理和研究总监。

  好望角投资的信托产品取名深蓝,一方面,蓝色,大海的颜色,象征着宽阔的胸怀;另外,著名的人机大战中电脑也称深蓝,象征着智慧。郑拓取名的思路恰如其投资哲学。最重要的是树立比较好的行业口碑,不能走公募只重视规模的老路,好望角投资做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追求扩大规模。

  “市场机会是有限的,管理的资产规模大了,业绩必然下降,好望角追求一个适度的管理规模,在规模和业绩之间寻求平衡,做到公司和投资者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私募的运作成本并不低,郑拓认为短期内管理2到3亿元的资金足够了,作为私募,未来公司的盈利支撑点还是和客户的业绩提成,而不是依靠规模的扩张。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