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排名的200天魔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 01:4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数据来源:壹私募网研究中心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

  从2007年开始,阳光私募基金进入投资者眼帘,到2008年的熊市扩张和2009年、2010年的高速发展,由最初的11只阳光私募基金已经扩张到如今的400多只,而阳光私募的排名变动也已成为投资者和各家机构的关注焦点。

  然而,私募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200天。近3年来阳光私募深陷“200天魔咒”。200天,也就是一年的交易时间。

  选择一个排名长期靠前,且业绩相对稳定的私募基金是所有投资者的梦想,然而,阳光私募排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态势又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对2007年—2010年上半年阳光私募排名前10位的基金做了交集处理,我们发现,处于交集的部分2007、2008年有1只,中国龙稳健1;2008年和2009年的前10位则没有一个交集;在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的交集中,也没有录得任何的交集;2010年上半年收益前10中,与2007年排名有一个交集,是明达2期。(如图)

  在这3年半的时间里,采集指标有40个,却仅仅出现2只交集产品,其余38只私募基金各不相同。在2007年、2008年还出现超过3只以上的私募基金的系列产品,比如星石系列、中国龙系列,到了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则只有2只私募基金的系列产品,新价值系列和尚雅系列,基金分散度进一步提高,更多的私募基金崭露头角。

  除去行情剧烈波动的原因,阳光私募出现“200天魔咒”的最大原因在于私募基金经理本身,他们的视野和扩张幅度成为业绩变动的两大杀手。

  在持续3年半的牛熊轮转中,市场环境差异显著,没有哪个私募管理人的视野可以宽阔到牛熊皆游刃有余的地步,阶段性地适应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熊市或牛市后遗症,使得它成为私募经理在2008年-2009年巨变行情中的最大杀手。

  我们看到在熊市中具有优秀控制风险能力的私募基金在2009年的单边牛市中步履维艰,比如星石、金中和西鼎等;而在2009年上半年高歌猛进的私募基金,如2009年上半年冠军景良投资等,也因为无法适应2009年下半年震荡波动的市场而业绩靠后。

  此外,私募公司的扩张幅度与基金业绩的相互影响,也助推了“200天魔咒”的出现。

  众所周知,业绩和规模是私募公司赖以生存的两大途径。这对孪生兄弟在私募管理人眼中是难以取舍的,良好的业绩可以促使规模的扩大,而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业绩的提升,一般而言,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因素则远远小于相互影响。

  我们发现市场上的很多私募基金,其第一、第二只产品往往业绩突出,为私募管理人赢得了荣耀,荣耀也带来了客户,公司的规模开始急速扩张。规模扩大后,单只产品的操作难度加大,而投研团队也难以跟上。扩张期频繁的宣传和路演还牵扯了私募管理人的精力,旗下产品的业绩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比如从容系列、武当系列等。

  从国外私募基金业的发展来看,没有类似国内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原因是国外私募基金存在期比较长,时间抹平了收益的差距;另一方面,国内基金管理人的急功近利和生存压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要破解私募基金的“200天魔咒”,不仅需要私募管理人具备做百年老店的大智慧,也需要改变当前体制的束缚以舒缓生存压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