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 08:35  新浪财经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

  【中国阳光私募投资者满意度调查报告】32%的投资者对所购买阳光私募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表示满意,52%投资者认为一般(不好不坏),另外16%投资者认为所购买的产品达不到预期,感到失望。

  【2010年下半年私募投资策略调查】45.71%私募看涨下半年行情,20%私募看空;

  57.14%私募认为A股会在2000—3000间运行;54.29%私募会对房地产进行适度投资;消费、医药、新能源最受私募青睐。

  【阳光私募业绩点评】今年以来业绩点评:私募平均收益率为-6.68%,跑赢指数21.64%;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期以18.53%的收益率夺得半年度冠军;第二名为中融联合成长2号,收益率为17.98%;刘明达管理的明达2期以17.66%收益率排在第三名。

  近二十四个月点评:私募平均收益率为-10.78%,跑赢指数15.75%。罗伟广掌舵的粤财-新价值2期继续以202.32%的收益率排在第一位,第二名为新价值黄云轩管理的新价值3期收益率121.57%,第三名是东方证券管理的海洋之星1号,收益率为120.86%。

  近一年业绩点评:私募整体业绩大幅下降,平均收益率为-12.78%,同比上期大幅下降,跑输大盘5.65%。东方证券管理的海洋之星1号和余定恒管理的翼虎成长继续保持第一、第二的位置,收益率分别为79.6%、75.45%,罗伟广新价值2期以61.74%收益率排在第三位。

  近一个月点评:私募平均涨幅为-1.96%,跑赢大盘5.62%。6月涨幅第一名的是王强管理的陕国投-国弘精选1期,收益率为11.85%,第二名为杨典管理的山东信托·简适亨通1期,收益率为8.14%,第三名为肖华管理的深国投·尚诚,收益率为7.8%。

  【2010年上半年信托发行情况分析】自2009年下半年证监会停开信托证券账户以来已近一年,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高速增长态势。据本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以来这半年时间里,全国信托平台上一共发行了245个私募证券产品,其中非结构化有151个,结构化有94个,按每个产品的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计算,超过122.5亿元,无论在数量或规模上,均超2009年全年水平。

  【海外对冲基金业绩评述】5月本土背景的海外对冲基金的业绩惊人的一致,全部亏损。今年以来一直业绩优异的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表现稳定,小亏3.73%,该基金一直以来高仓位运行、极少卖空,完全凭借基金经理独到的选股眼光而跑赢了大盘。

  【公募派、券商派、草根派的风格差异分析】三类不同背景的基金经理平均业绩表现为:公募派好于券商派,券商派好于草根派。

  【期货私募,尝试有限合伙制】期货私募阳光化的意愿一直很强烈,但是CTA模式遥遥无期,信托途径不让放行。有限合伙制,几乎成为期货私募阳光化的唯一途径。

  【2010年上半年私募大事件盘点】2010年3月20日,第四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政府领导、国内顶尖私募、国内各大媒体和投资者共2000多人共襄盛举。

  第一部分 中国阳光私募投资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0.7)

  为推进中国私募基金业规范、健康发展,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编写《中国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对全国100名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我国投资者的结构、期望年收益率、投资者选择购买私募产品关注的因素、顾虑的因素、哪些背景私募受青睐、希望公布净值周期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私募行业了解投资者的需求提供参考。

  一、投资回报率调查,32%投资者感到满意

  阳光私募近两年风光无限,持续占据市场前沿,靠的就是他们优异的业绩表现。

  今年上半年,大盘一路下挫,跌幅达28.32%,公募基金也大受打击损失惨重,收益率为-18.99%,而私募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投研能力,仅仅下跌了6.68%,大幅跑赢大盘和公募基金。

  长期来看,私募总体上跑赢了大盘,为客户创造了超额收益。据本研究中心统计,私募近36个月平均收益率为-32.92%,而沪深300指数同期为-34.75%;近24个月私募平均收益为-10.78%,而沪深300指数同期为-26.53%;近十二个月私募平均收益为-12.78%,沪深300指数同期为-7.13%。

  那么,购买了私募产品的客户对他们的投资回报率满意度如何呢?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就这一问题,随机访问了全国50名购买过阳光私募产品的投资者。

  调查显示,32%的投资者对所购买阳光私募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表示满意,52%投资者认为一般(不好不坏),另外16%投资者认为所购买的产品达不到预期,感到失望(如图一)。

  图一: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从调查看,中国阳光私募总体上能够达到投资者的要求,仅16%的投资者表示不满意。

  私募优异的业绩表现,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为私募快速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有52%的投资者表示对购买的产品“感觉一般般”,评价较为中性。这说明投资者对私募收益水平有较高的预期。

  二、投资者的投资经验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投资者中,拥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占了33.33%,3—5年的占21.57%,说明购买私募产品的投资者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群体,对投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有5.88%的投资者是没有投资经验的,刚处于投资起步状态(如图二)。

  图二: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三、风险承受能力

  私募产品是追求绝对收益的,是针对中高端客户的投资品,整体相对而言收益高、风险大,因此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本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看,52.94%的投资者处于中等风险承受度区间,39.22%投资者具有高等的风险承受度,风格较为进取(如图三)。

  图三: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四、投资经历调查

  私募涉及的产品多种多样,收益和风险各不相同,适合不同风格的投资者,投资者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那么,哪些私募产品最受投资者青睐呢?据本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信托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最受投资者青睐,各有45%的投资者曾经投资过这两种产品,而正处于起步阶段的FOF(TOT)则暂时只有3.92%的投资者曾购买,不过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从国外经验看,未来FOF的比例会逐步提高(如图四)。

  图四: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五、投资目的调查

  私募产品是面对中高端客户群体的,而富裕的群体投资理念也相对成熟,那么,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的目的是什么呢?据本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6.86%的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是为了实现资产的增值,29.42%投资者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仅仅1.96%的投资者是怀着投机的心态(如图五),这说明我国的高端投资者投资理念比较成熟,很少有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

  图五: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六、投资者期望收益率

  和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目的相对应的是他们期望的投资收益率,据本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投资目的和期望收益率是比较吻合的,52.94%投资者期望年收益率处于20—50%,21.57%的期望年收益率处于5—20%,期望相对理性,没有盲目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期望获得超过50%年收益率的投资者仅占19.61%(如图六)。

  图六: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七、投资者持有产品时间

  购买私募产品的门槛相对较高,且投资周期长,比较适合有闲余资金的投资者,那么,大多怀着资产增值为目的的投资一般持有私募产品的周期为多长呢?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86.28%投资者持有私募产品的周期超过2年,其中持有2年的投资者为41.18%,3—5年的为33.34%,长期持有超过5年的投资者也有11.76%(如图七)。

  图七: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八、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最大顾虑

  由于私募产品的门槛较高,购买私募产品是一笔比较大的投资,而作为投资理念相对成熟的高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也会比较多,那么投资者在购买私募产品时最大的顾虑是什么呢?据本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管理人诚信度是投资者最大的顾虑,有62.75%的投资者把其作为重要考虑因素,资金安全和收益水平也是投资者比较顾虑的因素(如图八)。

  图八: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九、投资者购买私募最关心的因素

  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时涉及到的相关因素很多,哪些是他们购买产品时最为关心的呢?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管理人的具体情况是投资者购买产品最为关心的问题,66.67%的投资者把它列为重点考虑因素,购买门槛和信托发行平台也分别有43.14%和39.2.2%,产品的结构等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选择依据(如图九)。

  图九: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十、投资者最关心私募管理人的哪些因素

  私募管理人的业绩良莠不齐,差距很大,如何选择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是投资者首要考虑的因素,这决定着资产能否顺利实现增值,那么,投资者选择私募管理人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最关注的呢?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58.82%的投资者最为看重的是管理人的风控能力,其次才是过往业绩和声誉,皆为52.94%(如图十)。

  图十: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十一、投资者看重什么背景的私募

  私募管理人有着多样化的背景,不同背景的私募操作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如公募出身的私募管理人较为稳健,券商出身的私募管理人较为积极,那么,投资者比较青睐哪些背景的私募管理人呢?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2.75%投资者青睐公募背景的私募管理人,风控能力突出是他们的制胜武器,其次是券商背景的管理人。(如图十一)。

  图十一: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十二、投资者倾向选择哪些投资风格的私募

  投资者青睐于哪种投资风格的私募管理人呢?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54.9%的投资者倾向于价值与趋势结合的投资风格的私募,而追求投机型私募管理的投资者仅为5.88%,说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喜好比较明显,投资也比较理性和成熟(如图十二)。

  图十二: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十三、投资者希望公布净值的时间

  私募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自己投资收益情况的途径,净值的披露是最为直接的方式,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43.14%的投资者希望公布净值的时间为每周一次,31.37%投资者则建议1个月公布一次净值(如图十三)。

  图十三: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十四、投资者对私募投资策略报告发布的要求

  投资者希望能保持与私募管理人的接触,了解私募投资策略的变化,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47.06%投资者希望私募能每月披露投资策略,19.61%投资者要求私募披露投资策略的更加频繁,时间为一周,只有极少数的投资者选择相信私募管理人的水平,表示无需了解私募的投资策略变化(如图十四)。

  图十四: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第二部分 2010年下半年私募投资策略调查

  研究员 陈伙铸

  彭晓武

  摘要:45.71%私募看涨下半年行情 20%私募看空

  57.14%私募认为A股会在2000—3000间运行

  54.29%私募会对房地产进行适度投资

  消费、医药、新能源最受私募青睐

  2010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暴跌、反弹、再暴跌的过程,下跌了28.32%,而阳光私募仅仅下跌6.68%,大幅跑赢大盘,绝对是市场上风头最劲的群体。

  下半年,中国经济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政策面、资金面、经济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那么私募会如何看待下半年行情呢?关注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对经济、业绩等因素如何研判?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针对全国60家优秀私募基金管理人做了调查问卷。

  一、私募上半年行情预测几乎与股指反向而行

  回顾上半年所做的调查问卷,私募对行情的研判偏谨慎,维持震荡整理看法的时候居多,操作上仓位较轻,有效地躲过系统性风险。

  同时,我们将私募对下个月行情的研判和该月沪深300指数走势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发现,私募对行情的研判准确率并不高,甚至有相反的趋势。比如,73%私募看涨1月行情,1月份却大跌9.97%,只有26%私募看涨的2月,沪深300指数却涨了2.34%(如图一),也验证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不变真理。

  相比私募取得的优秀业绩,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大多私募看多不做多,看空不做空,因为行情瞬息万变,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也难以预测,因此,丰富的投资经验帮助私募及时对市场作出反应,调整操作策略,躲避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私募灵活性优势的体现。

  和研判行情相比,私募对热点板块的投资机会选择比较准确,一致看好的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区域振兴等都掀起过波澜壮阔的行情。另外,精选个股,这也是部分私募在大跌的行情下还能取得高收益的原因之一。

  图一: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二、45.71%私募看涨下半年行情 20%私募看空

  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惨烈的下跌,个股跌幅超40%—50%的股票比比皆是,新股破发潮不断涌现,那么,随着市场估值的下降,市场会否存在投资机会?

  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45.71%私募看涨下半年行情,看跌的为20%(如图二)。看涨的私募主要是认为,市场经历过暴跌后,估值已经较低,存在投资机会;政策面也有开始转暖的迹象;市场底在不断地下跌博弈后也逐渐出现。

  看跌私募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存在回调的可能,上市公司业绩回落,房地产调控政策尚未出尽,通胀压力大,欧债危机黑云压顶尚未散去等。

  图二: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三、57.14%私募认为A股会在2000—3000间运行

  市场看涨看跌的原因很多,走势也扑朔迷离,机会与风险同存,那么,A股会在哪个区间运行呢?

  据本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7.14%私募认为下半年A股会在2000—3000区间运行,22.86%私募认为A股的运行区间是2000—3500(如图三)。

  综合来看,最悲观看到2000点,这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回落的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的情况。

  最乐观的看到3500点,不过持乐观态度的私募也坦言,在这个过程中,2800、3200、3400点将是巨大的压力位,要突破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市场内外因的配合。

  图三: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四、 54.29%私募会对房地产进行适度投资

  随着“新国十条”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房地产板块应声暴跌,那么,跌幅巨大的房地产在下半年会否面临投资机会呢?私募会否对其进行配置?

  调查显示,54.29%私募表示会进行适度投资(如图四),因为房地产跌幅巨大,存在阶段性的机会,同时,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质地较好,可以考虑适当配置。但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后续会否继续出台相关调控措施难以预测,所以并没有私募表示对其进行重点配置。

  图四: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五、 51.43%私募认为银行股具有投资机会

  作为蓝筹板块的代表,银行板块和地产板块对大盘的作用是巨大的,随着银行板块的下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会否存在投资机会呢?

  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51.43%私募认为银行板块下半年具有投资机会,仅仅11.4%的私募表示不看好银行的投资机会(如图五)。银行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的低位是私募看好它的最大原因,当然,部分私募认为银行股超跌,有反弹的要求,具有阶段性的机会,但反弹后应该小心操作。

  图五: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六、消费、医药、新能源最受私募青睐

  上半年私募取得优异的业绩,精选个股是主要原因,在震荡的行情里,轻指数、重个股最为重要,在弱市中寻找到好股票依然能够赚取收益。

  调查显示,消费是最受私募青睐的板块, 74.29%私募表示关注,而经历过大幅回调的医药股也得到私募的重点配置,54.29%私募看好其下半年的表现,新能源、电子信息也以51.43%和37.14%获得私募的推荐(如图六)。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是中国必须要走的路,新兴产业代表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政策扶持力度较大,是未来的主题,这是私募一致看好的原因所在。

  图六: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七、 28.57%私募相信政府会出措施刺激经济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决定市场下半年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家会否再次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呢?

  据本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8.57%私募判断中央政府会出台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可能回落的风险,政府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7.14%私募则认为不会出台刺激经济措施,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回落是必然的,回落程度也应该是政府能够接受的范围。54.29%的私募则持不确定的态度,需要进一步观察(如图七)。

  图七: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八、31.43%私募认为下半年资金面会紧缩

  资金面是制约市场表现的最直接因素,在通胀的压力和经济面临回调的情况下,会否存在加息的可能,货币政策会如何演变呢?

  调查显示,28.57%私募认为下半年资金会面临宽松的局面,31.43%私募认为资金面会延续紧缩的态势,意见分歧较大,也说明了下半年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比较复杂, 40%私募则不确定(如图八)。

  图八: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九、 57.14%私募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会下降

  经济面是市场的根本,中国经济结构要调整,经济需要经历阵痛,经济回落也许会是下半年的主旋律,那么,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会有多大呢?

  57.14%私募认为下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会出现下降,22.86%私募认为业绩不会出现下降,20%则表示不确定(如图九)。

  图九: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下半年行情会如何演绎,哪些板块会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私募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市场将带给我们答案。

  第三部分:阳光私募业绩点评

  研究员 彭晓武

  1.今年以来业绩点评:南京世通1期,18.53%摘冠

  受刺激政策退出预期、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欧债危机蔓延的影响,沪深300指数在2010年上半年跌幅达28.32%,为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跌幅之冠。

  本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的449个非结构化私募证券信托产品中,存续期在半年以上的共有356个(同比上期新增6个),平均收益率为-6.68%,跑赢指数21.64%,而股票型公募基金今年的收益率为-18.99%。

  从排名榜单来看,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期以18.53%的收益率夺得半年度冠军;第二名为联合证券管理的中融联合成长2号,收益率为17.98%;刘明达管理的明达2期以17.66%收益率排在第三名。

  榜单前十名如下:

序号 名称 投资顾问 投资经理 最新更新时间 单位净值 累计收益率 2010 年收益率
1 深国投 · 世通 1 期 世通资产 常士杉 2010-06-04 74 -26.00% 18.53%
2 中融-联合成长二号 联合证券 —— 2010-06-09 1.3248 32.48% 17.98%
3 深国投 · 明达 2 期 明达资产 刘明达 2010-06-10 211.9 111.90% 17.66%
4 山东信托 · 彤源 2 号 彤源投资 李威 2010-06-30 1.2634 26.34% 17.36%
5 深国投 · 尚雅 5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39.57 39.57% 17.24%
6 深国投 · 明达 3 期 明达资产 刘明达 2010-06-18 125.08 25.08% 17.08%
7 中原理财 - 六禾光辉岁月 1 期 六禾投资 夏晓辉 2010-06-25 1.7939 79.39% 15.37%
8 中融-华宝 1 号 聚益投资 汤小生 2010-06-25 1.2993 29.93% 14.90%
9 粤财信托 · 杰凯一期 杰凯资产 梁钢 2010-06-30 1.4132 41.32% 14.00%
10 华润信托 · 尚雅 7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26.69 26.69% 13.00%

  从整体情况来看,共有98个产品(占27.5%)实现绝对收益,全部产品跑赢大盘。

  上半年冠军世通1期,尽管今年收益丰厚,但累计收益率仍为-26%,主要原因是在2008年亏损严重。但是据董事长常士杉介绍,自2009年6月后,他亲自操刀,业绩一路往上飙升。

  常士杉对过去严重亏损的解释是,“不主动做风控是一个最致命的原因,是投资的一个大忌。没有风控,就很难得以生存,这是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中心认为,世通资产之所以能在今年上半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是严格风控,二是在于其个股的精选能力。

  不仅世通如此,细看排在榜单前列的产品,如明达、杰凯、彤源,这些都是近半年业绩上升较快的产品,其操作思路和世通资产同出一辙。

  本研究中心对私募基金的上半年调查显示,上半年业绩优秀的基金业绩来源主要有四个行业,分别是消费、医药、新能源和电子信息,而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他们同样青睐于这四个板块。

  2.近二十四个月点评:新价值2期业绩翻两番,净值1.8662第一名

  近二十四个月沪深300指数下跌了26.53%,本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的449个非结构化私募证券信托产品中(同比上期新增15个),存续期在两年以上的有135个(同比上期新增6个),平均收益率为-10.78%,跑赢指数15.75%,但整体收益水平同比上期大幅下降。

  从榜单前列看,罗伟广掌舵的粤财-新价值2期继续以202.32%的收益率排在第一位,领先第二名的黄云轩管理的新价值3期80.75%之多,第三名是东方证券管理的海洋之星1号,收益率为120.86%。

  榜单前十名如下:

序号 名称 投资顾问 基金经理 最新更新时间 单位净值 累计收益率 24 个月增长率
1 粤财信托 · 新价值 2 期 新价值 罗伟广 2010-06-25 1.8662 86.62% 202.32%
2 粤财信托 · 新价值 3 期 新价值 黄云轩 2010-06-25 1.3908 39.08% 121.57%
3 中海 — 海洋之星 1 号 东方证券 周博胜 2010-06-25 1.6816 68.16% 120.86%
4 深国投 · 尚雅 4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58.56 58.56% 110.82%
5 深国投 · 尚雅 3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50.36 50.36% 97.45%
6 深国投 · 尚雅 2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45.18 45.18% 95.56%
7 深国投 · 龙腾 龙腾资产 吴险峰 2010-06-04 110.39 10.39% 86.97%
8 粤财信托 · 新价值 新价值 陈延泰 2010-06-25 1.3271 32.71% 84.27%
9 深国投 · 尚诚 尚诚资产 肖华 2010-06-18 150.99 50.99% 79.05%
10 深国投 · 尚雅 1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41.8 41.80% 76.35%

  在这135个产品中,其中实现绝对收益的有106个(占78.52%),跑赢大盘的有129个(占95.56%),仅有少数几只产品跑输大盘。

  在这两年的震荡行情中,风格激进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大放异彩,代表者如新价值、尚雅、龙腾、明达等,均取得骄人成绩。

  而风格较为保守者如中国龙、星石等,收益率在积极型私募面前却略显逊色。

  在熊牛市中一路都平坦走过来的私募如武当、淡水泉、朱雀等则表现得相当稳健,收益介于前两者之间。

  从私募管理人的出身来看,券商派在这种行情中更具优势,排名前列的大部分为券商出身。

  本研究中心认为,券商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原因是其操作风格偏积极,在个股的精选和行情把握上优于其他背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但是,业绩最靠后的也是券商出身,一旦抓错行情,投错标的,将会损失惨重。

  3.近一年业绩点评:私募整体业绩大幅下降

  沪深300指数在近十二个月下跌了7.13%,本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的449个非结构化产品中,其中存续期在一年以上的共有270个(同比上期新增32个),平均收益率为-12.78%,同比上期大幅下降,跑输大盘5.65%。

  东方证券管理的海洋之星1号和余定恒管理的翼虎成长继续保持第一、第二的位置,收益率分别为79.6%、75.45%,罗伟广的新价值2期以61.74%收益率排在第三位。

  榜单前十名如下:

序号 名称 投资顾问 投资顾问 最新更新时间 单位净值 累计收益率 近十二个月收益率
1 中海 — 海洋之星 1 号 东方证券 周博胜 2010-06-25 1.6816 68.16% 79.60%
2 重庆国投-翼虎成长 翼虎投资 余定恒 2010-06-25 1.1992 19.92% 75.45%
3 粤财信托 · 新价值 2 期 新价值 罗伟广 2010-06-25 1.8662 86.62% 61.74%
4 粤财信托 · 新价值 新价值 陈延泰 2010-06-25 1.3271 32.71% 50.43%
5 中原理财 - 六禾光辉岁月 1 期 六禾投资 夏晓辉 2010-06-25 1.7939 79.39% 50.14%
6 中原理财 - 宏利 2 期 龙赢富泽 童第轶 2010-06-18 1.4014 40.14% 45.89%
7 交银国信 · 鼎锋成长一期 鼎锋资产 张高 2010-06-25 1.8322 83.22% 44.74%
8 华润信托 · 展博 1 期 展博投资 陈锋 2010-06-25 143.53 43.53% 43.75%
9 中融-联合成长二号 联合证券 —— 2010-06-09 1.3248 32.48% 40.19%
10 中融 · 乐晟 源乐晟 曾晓洁 2010-06-30 2.1669 116.69% 38.44%

  在这270个产品中,获得本研究中心五星评级的共有27个,实现绝对回报的有183个(占67.78%),同比上期有所下降,其中跑赢指数的有224个(82.96%)。

  随着行情的持续调整,私募榜单前列的名字也在不断更新,在2009年牛市行情中大放异彩的私募产品中,依然能保持较高增长的也只有海洋之星1号、翼虎成长、新价值、宏利2期、乐晟、鼎锋等。

  除了这些产品外,一些后起之秀如展博的陈锋、智诚海威的冷国邦、铭远投资的王志忠等近一年的业绩也较为突出。

  去年的私募榜眼唐雪来现已离开新价值公司自立门户,正筹划其新产品,其原来管理的新价值1期现已换帅,由陈延泰管理,该产品能否延续其辉煌,值得我们期待。

  5.近一个月点评: 公募背景管理人表现抢眼

  六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了7.58%,本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的449个非结构化产品平均涨幅为-1.96%,跑赢大盘5.62%。

  从榜单来看,本月涨幅第一名的是王强管理的陕国投-国弘精选1期,收益率为11.85%,第二名为杨典管理的山东信托·简适亨通1期,收益率为8.14%,第三名为肖华管理的深国投·尚诚,收益率为7.8%。

  榜单前十如下:

序号 名称 投资顾问 投资经理 最新更新时间 单位净值 累计收益率 月增长率
1 陕国投 - 国弘精选 1 期 国弘资产管 王强 2010-06-30 0.9525 -4.75% 11.85%
2 山东信托 · 简适亨通 1 期 简适投资 杨典 2010-06-09 1.0315 3.15% 8.14%
3 深国投 · 尚诚 尚诚资产 肖华 2010-06-18 150.99 50.99% 7.80%
4 深国投 · 尚雅 3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50.36 50.36% 7.53%
5 中投 · 隆圣三号 隆圣投资 王贵文 2010-06-10 0.7461 -25.39% 7.20%
6 中投 · 隆圣四号 隆圣投资 王贵文 2010-06-10 0.766 -23.40% 7.12%
7 中投 · 隆圣二号 隆圣投资 王贵文 2010-06-10 0.8087 -19.13% 7.11%
8 深国投 · 尚雅 5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39.57 39.57% 6.78%
9 中投 · 隆圣一号 隆圣投资 王贵文 2010-06-10 0.8138 -18.62% 6.74%
10 华润信托 · 尚雅 7 期 尚雅投资 石波、常昊 2010-06-10 126.69 26.69% 6.70%

  从整体业绩上看,在这449个私募产品中,实现绝对收益的有118个(占26.28%),同比上期有所增加,跑赢大盘的有425个(占94.65%)。

  从榜单来看,榜单前十名有九席为公募背景的管理人占据,其中隆圣投资的王贵文在本月有较好表现,旗下的四个产品均排在前十位。

  业绩表现一直较为稳健的杨典管理的简适1期和肖华管理的尚诚本月表现得较为积极,业绩均在三甲之列。

  回顾本研究中心五月份做的调查问卷,仅三分之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表示看涨六月行情以及重仓操作,而事实证明,三分之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判断是正确的,这也私募能跑赢大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私募管理人在本月依然表现得较为谨慎,仓位并不重。

  第四部分 2010年上半年信托发行情况分析

  彭晓武 研究员

  一、私募半年发行数量超2009全年

  自2009年下半年证监会停开信托证券账户以来已近一年,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高速增长态势。据本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以来这半年时间里,全国信托平台上一共发行了245个私募证券产品,其中非结构化有151个,结构化有94个,按每个产品的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计算,今年上半年的私募发行规模已超过122.5亿元,无论在数量或规模上,均超2009年全年水平。

  今年的私募信托产品发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每个月度的产品发行数量平均在40个左右,三、四月数量较多,五月份开始稍微下降。

  从信托平台上看,今年上半年私募产品的发行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信托公司,以中信信托居首,平安信托、陕国投、华润深国投、中融信托、北京信托、外贸信托也有不少产品。

  2010年A股的大跌,非但没有成为私募产品发行的绊脚石,反而点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发行热情,为何?

  本研究中心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业绩为王

  经过熊市的洗礼和牛市的快速增长后,私募的投资管理水平已逐渐为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聚焦私募,把钱交给他们打理,而私募也不负众望,不但在牛市中大放光彩,而且在今年的震荡市中也是屡创佳绩,所以投资理财舍私募其谁?优秀的业绩是私募扩大规模的保证。

  从这些发行新产品的管理人来看,大多为去年业绩优秀或今年业绩突出的。这些人最初只管理一两个产品,现在顺着业绩的优势,不失时机地频发产品做大规模,如新价值、和聚、源乐晟、鼎锋资产等。增长最明显的是新价值公司,其核心人员罗伟广自2009年取得第一的宝座后,成了公司的“招牌”,私募基金的代言人。新价值目前管理的产品已达17只,仅今年就成立了11只,管理规模已超20亿元,增速之快让人咋舌。

  2.机会大于风险,坚定看多后市

  今年跟2008年的大熊市不同,2008年产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行情的低迷,而今年的行情虽然持续震荡下跌,对于私募来说,却是个好机会,可以买到更多有价值的股票,所以频发产品,主要是对未来行情的乐观。

  在与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交流的过程中,当被问及会否继续发行产品时,他们答案趋于一致的肯定。目前的点位就是进场的时候,所以发行产品就要选择此时,这是难得的机会。

  3.销售机构积极介入

  李旭利管理的重阳三期通过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成功募集12亿元以后,从此奠定了银行机构在私募发行中的巨大作用。此后,私募纷纷效仿,通过国内的银行渠道来发行产品,而且规模都在数亿元以上。

  除了银行以外,还有第三方销售机构、券商等都看中了私募这块大蛋糕,纷纷寻求与私募基金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做大做强,这种合作模式成了私募快速膨胀的催化剂,短短半年时间,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二、TOT、有限合伙成为私募发展新模式

  自从信托证券账户停开后,私募基金为降低发行成本,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即TOT和有限合伙形式。

  国内的TOT正处于萌芽阶段,主要由银行和信托公司主导,同时第三方销售机构也逐渐介入。目前已成功发行的TOT有东海证券管理的东海盛世一期、光大银行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宝、邮政储蓄管理的金种子理财、华润深国投管理的托付宝1.2号、中银国际管理的精英汇一期、平安信托发行的阿尔法特和黄金优选系列等。

  而私募排排网作为私募第三方评级及销售机构,也正在筹备发行TOT产品。

  除了TOT模式外,有限合伙是私募基金的另一种选择,由于国内的法规对此类型产品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有限合伙也是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只有几个产品在运行。

  三、行业私募基金首现

  上半年的私募信托发行有多样化发展趋势,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始发行专门产品投资自己专注的领域,由从容投资管理的华宝信托-从容医疗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6月30日正式成立,专门投资国内A股的医药板块股票和医药相关的个股。另外,由外贸信托发行并管理的“外贸信托-化工量化双核心策略集合计划”,专注于化工领域的股票,也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国内专门利用行业细分来投资的私募信托产品并不多,尚雅专门投资新能源股票,金中和投资此前也有一个专门以并购为主题的投资产品。

  行业基金在国外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基金更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各个基金管理的人偏好,投资风格,以便更科学客观地选择基金投资。国内刚开始出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私募基金面世。

  四、国内阳光私募QDII首吃“螃蟹”

  上海上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的“海外配置1号•上元新京一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已经筹备完毕,只等合适时机进场,开创了国内阳光私募信托出海投资的先河。该产品采取单一信托模式,只针对单一的客户资金委托,门槛高至3000万元,投资标的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基金投资海外并不稀有,像私募元老级人物赵丹阳、康晓阳、刘明达、李振宁、但斌等均在海外设有对冲基金,但作为QDII产品还是较为新鲜。这种模式相对于在海外成立对冲基金有更多优势,程序简单,成本低廉。

  据了解,早在2010年1月12日,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上,就首次出现了信托公司的名字。中诚信托、上海国际信托和中海信托这三家公司,分别获得了2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我们相信,将来外管局将会开放更多QDII额度,通过信托公司出海投资的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会慢慢增加。

  第五部分 海外对冲基金业绩评述

  张月 高级研究员

  一、五月业绩点评

  今年5月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全球对冲基金业绩最差的一个月,而亚洲新兴市场(日本除外)对冲基金的表现尤为糟糕,亏损超过5%。

  香港股市与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日益增强,随着A股二季度的急跌,H股5月份也呈单边下跌走势,全月恒指下挫6.36%,国企指数也不遑多让,下跌近6%。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本土背景的海外对冲基金的业绩惊人的一致,全部亏损。

  今年以来一直业绩优异的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表现稳定,小亏3.73%,该基金一直以来高仓位运行、极少卖空,完全凭借基金经理独到的选股眼光而跑赢了大盘。

  而擅长对冲获利的睿智华海基金、睿信ABH海外基金和中国龙动力基金本月均有较大亏损,一方面,股票投资的系统风险导致了净值损失,另一方面,杠杆的大量运用进一步放大了损失。

序号 名称 投资顾问 成立时间 最新更新时间 单位净值 5月收益率
1 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 天马资产 2006年1月11号 2010-5-31 365.24 -3.73%
2 东方港湾马拉松中国基金 东方港湾 2008年8月6号 2010-5-31 1526.73 -5.41%
3 淡水泉中国机会 淡水泉 2007年9月10号 2010-5-31 145.66 -5.87%
4 赤子之心自然选择 赤子之心 2009年3月19号 2010-5-31 139.428 -7.12%
5 金牛 L.H.基金 明达资产 2007年9月 2010-5-31 95.28 -7.13%
6 晓扬成长基金 晓扬投资 2005年5月17号 2010-5-31 285.097 -8.47%
7 赤子之心价值投资 赤子之心 2003年1月16号 2010-5-31 152.58 -8.63%
8 晓扬机遇基金 晓扬投资 2006年3月 2010-5-31 115.132 -8.64%
9 睿信 ABH海外基金 睿信投资 2007年7月2号 2010-5-31 124.626 -9.04%
10 睿智华海基金 睿智华海 2007年10月1号 2010-5-31 1.79612 -10.37%
11 中国龙动力基金 柏坊资产 2006年9月18号 2010-5-31 196.41 -14.72%
12 恒生指数 2010-5-31 19765.189 -6.36%
13 恒生国企指数 2010-5-31 11494.31 -5.64%
14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2010-5-31 29926.539 -6.24%
15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2010-5-31 24718.32 -5.79%
16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2010-5-31 10710.48 -7.55%
17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2010-5-31 38759.469 0.11%

  二、亚洲新兴市场基金吸引“眼球”却不吸引“资金”

  今年年初,亚洲对冲基金行业充满乐观气氛,一些国际金融巨擘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众多新基金计划在亚洲发起。然后,预期的繁荣并没有成为现实,国际投资者依然无意把资金托付给亚洲对冲基金。

  根据Eurekahedge统计,专注于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的对冲基金,今年以来净流出14亿美元;截止5月末,全行业资产规模减少到1030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期北美对冲基金也净流入资金250亿美元,全行业资产达1万亿美元。

  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投资者逃离对冲基金,转而青睐流动性强且更为透明的投资品种。但是,亚洲对冲基金也存在自身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它们在波动起伏的市场中表现不佳。

  从亚洲对冲基金发布的业绩数据来看,贝塔系数仍广为使用。这些对冲基金通常提供的是市场回报率,而非与市场波动不相关、基于技术的回报率。

  亚洲对冲基金要获得持续发展,不能再单纯的采用贝塔驱动的股票多空策略,而必须多元化,更多的采用波动性策略,强有力的向投资者证明,自己能够提供始终跑赢市场的回报率,因而获得稳定的资金配置,保证基金的持续发展。

  第六部分 公募派、券商派、草根派的风格差异简析

  文/张月 高级研究员

  如今市场上正在运行的阳光私募,累计已超过449只(非结构化)。产品数量还在增加,管理经验逐渐丰富,私募的投资风格差异日渐凸显。这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加大了筛选基金的难度。

  本文通过观察公募派、券商派和草根派在不同市场中的表现,对他们的投资风格作出评价,以其能对投资者选择合适的私募提供借鉴。

  我们认为,投资经理的不同背景,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投资风格。

  本中心统计显示,公募基金出身的基金经理更注重风险控制: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和2009年8月至今的两次下跌行情中,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平均跌幅分别为26.51%和25.52%。

  由此可见,在下跌行情中,公募背景的私募,跑赢券商背景和其他背景的基金管理人。

  但是,对比券商派,公募派在震荡走弱的市场环境下风控优势并不明显,因为券商派基金经理对短期趋势的把握更敏锐,善于抓住短线操作机会,从而弥补部分损失。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由上图可见,在上涨行情中,公募派基金经理由于仓位控制谨慎,必然导致他们在捕捉市场上涨的机会时不够果敢。

  而券商派在上涨市中的盈利能力,跟公募派相比差别不大。

  草根派则由于习惯集中持股和重仓持有,通常在上涨行情中获利能力最强。

  综合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不同市场来看,公募派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波动最小、期末净值最高,其次是券商出身的基金经理,最后是其他背景的基金管理人。

  也就是说,三类不同背景的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表现为:公募派好于券商派,券商派好于草根派。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10年上半年报告

  这种风格的分化也体现在基金经理所处地域不同上,位于深圳、上海和北京的投资经理的市场表现也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基金管理人在单边向下的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强;广深地区的基金经理则最擅长抓住市场上涨的机会,在市场处于结构性调整行情时;上海地区的基金经理更善于把握板块变动的脉搏。

  转眼五年,私募基金已成为大众投资品中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一种理财产品,如今呈献给投资者的,已经从单调的开胃小菜发展为一桌美味佳肴。只需投资者认清自己的口味,就能在市场上找到合胃的大餐。

  第七部分 期货私募,尝试有限合伙制

  杨志为 高级研究员

  期货私募阳光化的意愿一直很强烈,但是CTA模式遥遥无期,信托途径不让放行。有限合伙制,几乎成为期货私募阳光化的唯一途径。

  期货私募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已经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实现了阳光化,并且通过股指期货期现套利获得了较大成功。

  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有关人员表示,“有限合伙企业资金的进入和退出都很方便,管理人与客户分别以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形式进入到合伙账户下,能快速合法解决资金的募集问题,而交易也很方便。”

  不仅从事商品期货交易的私募开始尝试有限合伙制,一些熟悉对冲基金的私募也开始尝试有限合伙制的方式,在国内发行对冲基金产品。上海的隆唐投资和深圳的柏坊资产,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有限合伙制的对冲基金产品。

  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信托帐号仍然暂停开立证券帐户,并且信托公司不对信托产品开立股指期货帐户放行,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产品将会逐渐地多起来。

  商品期货单帐户业绩记录

期货私募 帐户开立 时间 上期净值 2010-6-2 上期累计收益率 本期净值 2010-7-1 本期累计收益率 2010-7-1
感恩成长基金 2007.8.1 3.91 291% 3.51 251%
成长 1 号基金 2008.5.1 2.32 132% 2.17 117%
成长 2 号基金 2008.8.1 2.11 111% 2.03 103%
成长 3 号基金 2008.2.18 1.8 80% 1.63 63%
中融联合 2009.7.16 1.4594 45.94% 1.432 43.2%
柒福投资一号 2010.1.1 0.8072 19.28%  0.74 -26%
南昌稳赢 2008.1.7 3.3669 236.69% 3.3687 236.87%
中钜资产 2010.2.1 1.53 53% 1.54 54%
青马投资 2010.1.1 1.147 14.7% 1.1831 18.13%
嘉兴雄鹰 2009.11.27 0.9458 -5.42% 1.0059 0.59%
101 期货基金 2010.2.2 1.3986 39.86% 1.4019 40.19%
猎鹰基金 2009.11.01 1.4434 44.34% 1.4899 48.99%
实盘一号 螺纹钢 2009-11-2   —— —— 1.88 88%
实盘一号稳健 2010-5-1 —— —— 1.0437 4.37%

  股指期货单帐户业绩记录

帐户名 开立时间 上期净值 2010-6-2 本期净值 2010-7-1 本期累计收益率 2010-7-1
中钜股指 2010.4.16 1.357 未交易 35.7%
青马股指 2010.4.16 1.0617 1.0721 7.21%

  第八部分 2010年上半年私募大事件盘点

  陈伙铸 研究员

  1、第四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

  2010年3月20日,第四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华夏厅隆重召开,政府领导、国内外专家、国内顶尖私募、国内各大媒体和投资者共2000多人共襄盛举。论坛以“后危机时代——中国私募基金新战略”为主题,讨论后危机时代A股的投资策略、创业板机会、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对冲时代、本土PE投资机会等一系列问题。

  颁发由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独家评选的“2009年最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2009年度五星级私募基金、2009年最佳本土PE管理人、2009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机构、2009年最佳私募基金银行服务机构、2009年最佳私募基金券商服务机构”等奖项。 

  论坛众私募大腕风云际会,智慧的碰撞闪耀出璀璨的火花。

  简评:作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私募基金年度盛会,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旨在打造中国私募基金业界的高端沟通交流平台,分享国内外私募基金投资智慧和发展经验,寻找投资机会,研讨私募基金发展趋势,加强私募基金投资风险防范,加强同业合作。

  第四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的隆重召开,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国内各大重要财经媒体全程参与报道,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对宣传推广私募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私募行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中国步入对冲时代

  股指期货合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中国告别单边市场,正式步入对冲时代。股指期货的推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推出刚好契合了股市暴跌的时点,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议。随着股指期货的稳步发展,开户数快速增加,中金所批准套期保值额度、开放券商和QFII等机构进场,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作用。

  简评: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中国由此告别了只能做多的单边市场,进入做空时代,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多元化市场,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工具,有利于投资工具多元化发展,也有利投资者选择的多样化。

  做空力量的增加会使市场更加均衡发展,价格发现功能会使市场更加稳定,目前市场还看不到这一功能的体现,更多的是助涨助跌作用,但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相信随着不同机构的不断进场,套期保值的资金增加,股指期货会获得稳健健康的发展。

  私募原本应该是股指期货最活跃的参与群体,却无奈暂时开不了户,成为了旁观者,使得“对冲时代”名不副实,股指期货市场也失去了主力军。私募苦盼能够改变只能借到单账户参与股指期货的困境,政策能够放开允许私募开户,真正走入“对冲时代”,这对私募和市场都是有益无害的。

  3、首只合伙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

  2010年2月1日银河普润合伙制私募基金正式推出,它成为国内首只合伙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产品,而在此之前国内阳光化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大部分以信托计划的方式运作。

  银河普润基金采取合伙制企业的组织模式,由普通合伙人和不超过49个人的有限合伙人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由银河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即基金管理人——负责该基金的投资及日常管理,有限合伙人即该基金的主要投资者。

  简评:银河普润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推出,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是在信托证券账户暂停开立,而《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修改后,明确了合伙企业可以开立证券账户的背景下出炉的,这是一种新模式的探索,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募集资金开辟了一条新的合法渠道。

  有限合伙制的最直接的优势就是税负优势,其可以避免投资行为的双重赋税;同时,还具有明确、突出的管理人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优势。但它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配套法律环境有待完善,税收政策有待更加优惠等。合伙制私募基金目前还不会成为一个主流,它的模式也有待进一步商榷,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它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4、国内阳光私募QDII首吃“螃蟹”

  5月30日,上海上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的“海外配置1号•上元新京一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已经筹备完毕,只等合适时机进场,开创了国内阳光私募信托出海投资的先河。该产品采取单一信托模式,只针对单一的客户资金委托,门槛高至3000万元,投资标的为港股。

  简评:这种模式相对于在海外成立对冲基金有更多优势,程序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海外市场比较成熟,也存在极大的投资机会,“出海”会是部分投资者的需求,也是私募考虑的投资方向。我们相信,将来外管局将会开放更多QDII额度,通过信托公司出海投资的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会慢慢增加。

  5、私募产品半年发行数量超2009全年

  自2009年下半年证监会停开信托证券账户以来已近一年,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高速增长态势。据本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以来这半年时间里,全国信托平台上一共发行了245个私募证券产品,其中非结构化有151个,结构化有94个,按每个产品的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计算,今年上半年的私募发行规模已达122.5亿元,无论在数量或规模上,均超2009年全年水平。

  简评:信托证券账户暂停、股市暴跌,但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却大幅增加,原因是业绩为王,股市暴跌,私募却逆市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业绩优秀的私募借此机会大量发行产品,扩大资产规模;私募坚定看多后市,暴跌为建仓创造了机会,借机发行产品择机进场,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销售机构的积极介入,私募今年来名声大噪,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威望,银行机构也愿意借此机会来加强与私募的合作。

  我国私募产品发行的快速增长,很好的说明了我国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私募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的话语权在增加,地位在提高,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往前发展,私募行业也会更加成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