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延长募集期年内首现 新基寻底进入第二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 01:43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娜 发自成都

  连续的暴跌让市场的信心再度遭遇打压,上周基金新增开户数一度骤降,基金销售人员更是感到苦不堪言。新基金首发创新低的声音才刚刚落下,延长募集期的现象已开始悄然而至。

  就在昨日(7月7日),新基金信达澳银红利回报宣布延长半个月的发售期,这也是年初以来首只宣布延长首发期限的新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从历史来看,这似乎还不能预示着市场底部的来临,仅仅是市场探底旅途的继续和深入。

  年内首现新基延长募集

  昨日,信达澳银基金宣布正在发行的信达澳银红利回报基金的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10年7月9日,延长至2010年7月23日,而这也意味着该新基金的募集期限将达到47天。据了解,这也是年内首只新基金正式宣布延长募集期间。

  原则上,根据有关规定,新基金的首发规模不超过3个月。众所周知,一般新基金的发售期都在1个月左右。事实上,今年以来,基金对市场研判的屡次踏错,经历了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和狂风暴雨般的暴跌后,新基金的日子也是日益备受考验,已有基金公司将新基金的发售期延长。

  据wind统计显示,年初以来,共有13只新基金(剔除QDII)募集的期限超过了30天。大摩卓越成长的发售时间为4月8日至5月14日,其认购天数达到了37天,较早发行的泰达红利中证财富大盘其认购天数达到了37天,而即将于本周五结束发行的银河蓝筹精选,其认购天数也达到了39天。

  新基金深入寻底

  基金公司频繁的自购,新基金首发规模创下新低,延长募集期的再度重现江湖……种种迹象表明新基金首发的惨淡已是毋庸置疑。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迹象也许却并不能表明市场底部已经来临,而只是市场寻底的另一段旅途。

  据Wind统计显示,在大熊市2008年,信达澳银精华成为当年唯一一只认购天数超过了60天的新基金,认购天数超过50天的新基金总计有5只,认购天数超过40天以上的新基金则是有14只,而认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新基金数量则是达到了33只。

  经历了2008年煎熬的投资者,也许还记得长盛基金、东方基金和华富基金三家旗下的新基金,在同一天发布延长发售期公告的情景。市场的冷清不仅让股票型基金坐上冷板凳,就连债券型基金也被烙上了延长募集期的印迹。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过8只新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而在2008年的10月,共有景顺长城公司治理等4只新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进入11月份,又有天弘永定成长、金鹰红利价值等4只新基金宣布对首发募集期延长。有分析认为,到目前今年只出现了一支新基金宣布延长发行期,相比之下说明新基金发行还未跌至谷底,只是渐渐离底部更接近了。

  在2008年进入熊市时,新基金开始延长募集期限后,市场仍然持续了半年多的寻底过程。在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今天,新基金出现延长募集期的情况,是否意味着市场寻底进入了第二阶段?还是离底部越来越近了?或许宣布延长募集期的信达澳银红利回报基金仅仅是个开始,市场的底部,新基金仍然在寻找中。

  相关新闻

  专户可投股指期货参与力度或不大

  昨日(7月7日),证监会正式宣布,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也标志着股指期货正式向专户打开。

  据了解,证监会表示,监管机构不对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目的、投资比例、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定。不过,为引导专户理财客户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证监会表示,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充分做好风险揭示工作,针对拟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资产委托人制作专门的风险提示函,充分揭示股指期货交易风险。资产委托人在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时,应当书面签署风险提示函,说明已经充分理解并愿意承担股指期货交易风险。

  自股指期货开闸后,引爆市场走出一波单边下跌的行情。市场不由得会担心此次对专户放开股指期货业务会不会加速市场的波动?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已成立的专户一对多产品就有超过百只,如果再算上专户一对一,基金行业的专户业务手握资金并不可小觑。不过也有基金投研人士认为,目前基金公司的专户都处在开疆拓土阶段,对专户的投资思路都是在累计足够的安全垫后放大股票的投资比例,仍然以求稳为操作思路,在目前看不清后市的影响下,恐怕专户对股指期货的参与力度不会太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