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赎回压迫话语权旁落 催生公募管理费模式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02:03  第一财经日报

  程亮亮

  剃头师傅的挑子——一头热!

  纵观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基金的发行,用这句话来形容实在是再贴切不过。然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种无奈背后又蕴藏着一种利润来源方式(依靠被管理资金管理费用的收取)造就的无奈!

  赎回倒逼发行

  “如今我们发行新基金就是这样悲惨,有些同行的产品甚至无人问津,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发!”对于普遍遇冷的新基金发行,沪上某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此表示,“没办法,我们是依靠管理费生存的,现有基金遭遇赎回,只能靠新基金补充血液!”

  显然,2009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短暂小牛市行情让投资者喜笑颜开,而不少在2008年大跌中净值出现下滑的基金表现也逐渐回暖。但是好景不长。在A股市场步入2010年之后,突然变脸调头向下,各类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普遍出现大幅下跌,随即而来的就是基金投资者的赎回大潮。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各类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来看,大部分基金显示为净赎回状态,其中股票型基金有62只出现净申购,119只出现净赎回;混合型基金有57只出现净申购,102只出现净赎回。仅有三成偏股型基金获得青睐,实现了净申购,近七成股基遭净赎回。

  “公募基金依靠管理费度日,所以管理资金的规模将决定公司生存状况的标准。”某离开公募转投私募的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一旦出现大幅赎回,基金公司所能收取的管理费就会大幅下降,依靠新基金的发行来补充血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悲观后市的“硬发”尴尬

  显然,从公募基金的生存法则而言,在遭遇现有产品的赎回之后通过新基金的发行来弥补管理费的损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自己都对后市不看好的时候,却依旧大肆发行新基金,让更多的投资者将自己的腰包掏出来购买基金,就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了。

  资料显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新成立基金达到了66只,不过新基金虽然成立很多,但发行总规模却仅有1061.15亿份,平均单只募集规模为16.08亿元,这让人明显感觉到基金发行热度仅限于密集度而已。为此不少公司选择自购来保证基金发行不至于失败,而这背后正是由于公募基金自身的话语权旁落之后所带来的投资者的不信任。

  近期不少公募基金纷纷披露了半年度策略,相比年初伊始之时的信心满满,公募基金几乎清一色的选择了震荡、看不太清楚、注重个股的选择、结构性机会等字眼。显然,在这些曾经叱咤风云于中国A股市场的公募眼中,接下来的半年市场到底会如何演绎,他们很悲观。

  “既然对后市不看好,为什么还要逆市发行新基金呢!”有投资者如此向记者表达自己的疑问。

  格局转变 公募基金话语权旁落

  上述投资者似乎一语道破了当前公募基金所面临的困境。新基金资金的增量资金减少只是 “内忧”,而股改带来的流通盘扩容和源源不断的新股发行则成“外患”。与成本极低、数量巨大的产业资本相比,基金的力量已经处于劣势。据统计,2009年末偏股型基金资产净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下降到了14.75%,而在2007年末,这一比例是32.53%。而分析人士预计,到2010年底基金持股比重将不足10%。

  显然,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导市场格局在2008年股改推进后发生了很大转变。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在产业资本天量筹码的威慑之下,在失去资金优势后,基金只能被动跟随。今年以来基金屡屡尝试主题投资、区域热点等题材股,体现出紧跟市场步伐的意图。基金不敢轻易偏离市场热点,对于估值已低但权重巨大的大盘蓝筹,基金已显得有心无力。

  为此,不少公募基金内部人士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无奈。“我们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无疑是在下降的,所以我们未来能募集到的资金将更为有限。”

  而上述转投私募的公募人士更是直接向记者坦言,“公募基金现在话语权的旁落让公募基金的收益在未来时间内将会逐年下降,市场博弈的力量逐渐增多,将导致公募基金的吸引力也会逐步下降。”该人士称,“在不看好后市的时候发行新基金,无疑将更受到质疑,因为他们有建仓时间限制,有仓位限制,尽管有股指期货等做空工具,但是公募何时可以运用依旧是个问号,公募基金这种依靠管理费的模式背后的道德缺失将进一步外化。”

  的确,公募基金依靠收取管理费的生存法则一直以来被市场所唾弃,但是在不看好后市的时候,依旧只顾及自身的生存而发行新基金无疑已经让投资者感到不满。或许只有等到公募真的实行管理费率浮动制,公募基金才能真的焕发又一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