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只新基金首募均未超6亿 第三批QDII冷遇中出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5日 10:56  上海青年报

  伴随着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股票基金的发行,今年上半年QDII的发行数量已达8只,创下2007年QDII正式出海以来的新高;但新QDII的首募规模均未超过6亿元,这与当年动辄300亿元还要比例配售的火爆场面不可同日而语。

  本报首席记者 薄继东

  【仍心有余悸】

  QDII曾经让投资者很受伤

  内地QDII第一次集体出海,是在2007年的九、十月间。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南方全球精选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等4只基金,通过比例配售,分别募得300.56、297.50、299.98和295.72亿元的基金份额。没想到的是,4只基金一出海就“翻船”,单位净值至今仍在0.5-0.8元一带徘徊,一下浇灭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2008年又有银华全球、华宝兴业海外、工银瑞信中国机会、海富通海外和交银施罗德环球等5只QDII发行。这一次,后两者为QDII挽回了脸面,设立后总回报率达62.84%和50.79%。不过,由于海富通海外和交银施罗德环球两基金的首募规模仅为5.09和5.08亿元,实际受益者寥寥无几,多数QDII持有人的创伤未被抚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QDII的第三次集体出海拖到2010年。此刻,多数投资者依然对QDII心有余悸,这一点可以从首募规模上看出。已披露数据的6只QDII的首募份额,分布在3.4到5.92亿元的区间里。包括尚未公开数据的汇添富亚澳精选在内,今年没有一只QDII的首募规模过6亿。

  【国际化不够】

  大多数QDII主战场锁定在香港

  记者注意到,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十大重仓股在所有QDII中最有“国际化”味道,为此它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设立以来总回报率为-41.60%,亏损最严重。大多数的QDII将主战场锁定在了中国香港,即便投资美国,也是买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夸张一点说,QDII的工作只不过是将我国发出去的股票买回来而已。

  正在发行的博时大中华拟将40-75%的资金投资于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企业在世界各大证券市场所发行的股票、存托凭证及其他衍生产品等,20-55%的资产投资于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企业在亚太区证券市场发行的普通股、存托凭证及衍生产品等,采取“核心+卫星”配置策略。同样是一只以投资“自己人”为主的QDII。

  事实上,在定期披露的QDII投资组合前十大持股名单中,几乎全是中国股票的面孔,并多以香港上市公司居多。不管那个QDII是否被称作“全球”,重点配置都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票。

  但是,拥有33年从业经验的交银施罗德QDII基金经理郑伟辉告诉记者,其管理的基金是真正意义上全球投资的,只不过好些股票持有量少,进不了前十大持股名单。在郑伟辉眼里,叫环球投资基金却不在环球投资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时机未选对】

  操作得当很重要

  不巧的是,QDII三次出海似乎都不是时候。2007年正赶上香港恒生指数的历史高位,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次恒指也不低,又恰逢人民币汇改的敏感时点上。由于QDII记账货币是人民币,投资用的则是美元等外币,一旦人民币升值,QDII净值会有损失。

  博时大中华拟任基金经理杨锐对可能遭遇的汇率损失毫不隐讳,但他表示其准备投资的大中华地区上市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国,人民币收入可以较有效地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而郑伟辉的投资业绩也表明,只要操作得当,出海的时机并不重要。

  “行情不好,我买债券,申请延长建仓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有10%的仓位。”谈起交银施罗德环球基金在所有QDII中的业绩排名,郑伟辉不无自豪。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