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基金谋划渠道创新 发行数据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5日 09:3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重博

  冰火两重天,用来形容目前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显得并不为过。一边是债券型新基金平均近20亿元的首发规模,另一边却是偏股型新基金普遍不足10亿元的发行量。如果再遇上指数型或QDII基金,那么其发行成绩又会打上大大的折扣。

  债基首募超预期

  近期,长信、国联安旗下均有一只新债基发行结束,两者的发行规模均超出了同期的平均水平。据了解,截至6月23日,长信中短债基金募集金额接近22亿元,有望成为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基。而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基金的首募规模也超过了19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今年以来震荡市为主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显然更看好有“避风港”作用的债基,而今年以来债基的良好表现,让基民们重新点燃了投资热情。

  另外,贴近市场的产品设计,也是上述新基金热销的原因。长信中短债基金属于低风险的投资品种,风险收益特征较为明确。而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基金则是一只创新式封闭债基,其封闭期为一年,有着“前辈”富国天丰的良好业绩作铺垫,该基金的热销亦在情理之中。

  股基发行难言乐观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约为20亿元左右;而年初至今,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已降至16亿元。5月过后,偏股型新基金首发规模的急剧缩水,直接拖了“后腿”。

  最新数据显示,市场对于偏股型新基金的冷遇,还在持续蔓延。日前,招商深证100指数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共募集了6.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银华深证100基金的发行规模却达到了22亿元。尽管后者是一个分级产品,但两者发行规模上的巨大差距,还是反映出市场看淡指数型基金的趋势。

  另外,还有些基金公司在发行时举出了“业绩牌”,但结果却收效甚微。今年以来,华商基金旗下的几只老基金普遍表现坚挺,这也成了公司新品宣传时的“杀手锏”。不过,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华商旗下新基金——华商产业升级基金的首发规模为9.9亿元,仍达不到目前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华商旗下盛世成长基金,在二季度的净申购份额则高达21.56亿份。可见,当前市况下,很多基民情愿申购业绩良好的老基金,也不愿在新基金中冒险。

  小基金小银行“联手”

  今年以来,证监会基金部开始对新基金发行实行分类审核制度,新基金的获批明显加快,对渠道的争抢也更趋激烈。加之目前的股市持续低迷,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单只基金的首募规模一降再降。

  身处传统大银行渠道异常拥挤、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与中小银行的战略合作,成为它们在新基金发行中的渠道创新。 “与传统大行相比,在弱市下,中小银行的基金销售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劣势,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同一渠道多只基金同时发行的局面,反而能为我们带来惊喜。”中欧基金拟任副总经理徐红光表示,该公司新发的中欧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托管于兴业银行。由于银行上下对于此次的发行高度重视,该基金最终超过12亿元的发行规模,高于公司之前的预期。

  除了差异化的渠道策略外,其产品设计符合未来市场发展方向,投资者看好其收益情况,也是新基金发行成功的必要条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