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邮基金遭遇地雷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08:3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在投资大龙地产的两年多时间里,中邮基金公司的两只基金出现两次明显的反向交易。其中,今年一季度发生的反向交易,引发市场强烈争议。

  《望东方周刊》记者祁和忠 | 上海报道

  接连与大龙地产、中山公用两只“地雷股”狭路相逢之后,中邮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是与非,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5月21日,中邮基金的重仓股大龙地产创下盘中最低价8.62元。与1月21日的最高价22.60元相比,大龙地产的最大跌幅高达61.86%。

  以50.5亿元的报价,大龙地产曾在去年11月20日摘得北京的“地王”头衔。今年2月1日,北京国土局公告收回其竞得资格,同时不予返还2亿元保证金。“假地王”风波不但重创了大龙地产的股价,同时也令中邮基金很受伤。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龙地产事件余波未了,中山公用内幕交易丑闻接踵而至,导致股价雪崩,而中邮基金恰恰又是重仓中山公用的最大主力机构。5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涉嫌股票内幕交易被中纪委带走,所涉及股票为中山公用。

  “中邮基金投资的股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在决定资金配置时,应如何履行谨慎和尽责的义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说。

  6月11日下午,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中邮旗下基金很早就开始投资大龙地产和中山公用,具有清晰的投资逻辑。“大龙地产的乌龙事件,导致投资利润大幅减少,我们自己都郁闷不已。”

  反向交易引发质疑

  在投资大龙地产的两年多时间里,中邮基金公司的两只基金曾出现两次明显的反向交易。其中,在今年一季度发生的反向交易,引发市场强烈争议。

  中邮基金最早买入大龙地产的时间是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一季度。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选的持股量分别为900万股、535万股。

  此后,中邮基金公司旗下两基金在大龙地产发生了第一次反向交易。在2008年二季度至2008年四季度,大龙地产由14.99元/股一路狂跌,最低见 3.32元/股。在这轮惨烈的暴跌过程中,中邮核心成长与中邮核心优选的买卖方向表现明显不一致。截至2008年年底,中邮核心优选的持股增至1200万股,而中邮核心成长则把大龙地产减持一空。

  2009年二季度,中邮核心成长重新净买入大龙地产795万股。截至2009年四季度末,中邮核心优选与中邮核心成长分别大幅增持至1813万股、1286万股。同时,成立于2009年10月28日的中邮核心优势也买入大龙地产1042万股。

  2010 年一季度,中邮基金公司旗下两基金在大龙地产发生了第二次反向交易。其中,中邮核心优选基金增持至2072万股,而中邮核心成长再次退出大龙地产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邮核心优势也把大龙地产减持出其前十大重仓股。在大龙地产曝出“假地王”事件后,中邮旗下两基金的第二次反向交易行为受到涉嫌利益输送的质疑。

  对于在大龙地产上的反向交易,彭旭认为这是基金投资中十分常见的交易行为,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表示,证监会只禁止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不同基金间的日内反向交易,对某个阶段的隔天反向交易,并未禁止。

  2010年5月7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个别媒体不实报道是未经实际数据证明的主观猜测”,“我公司旗下各只基金的投资行为相对独立,基金之间不存在利益输送行为”。

  中邮基金公司的声明并未能打消市场疑虑:基金公司旗下不同基金共用一个投研平台,为什么会进行买卖方向相反的交易?6月15日,张远忠在他的博客中继续公开质疑道,在业内被称为具有“共进共出”投资风格的中邮基金,为何在投资大龙地产上“分道扬镳”?

  中山公用雪上加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大龙地产风波之后,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再次把中邮基金卷上风口浪尖。

  5月31日,中山公用临时停牌,宣布有重大事项尚待核实。6月2日,公司发布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谭庆中、总经理郑旭龄暂不能履行职责,由董事郑钟强代理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随后,关于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卷入2007年中山公用内幕交易的丑闻被媒体大量报道。

  在内幕交易案浮出水面之前,中山公用股价出现急挫。作为中邮基金的重仓股,中邮基金所受到的影响也引起较高关注。

  “我们在2008年年底前买入中山公用,”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说,“当时,我们判断行情要反弹,而中山公用是广发证券[34.88 5.95%]的大股东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中邮基金在2008年四季度介入中山公用,并持续增持,截至2009年年底,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选的持股量分别增至2745万股、1633万股。在中邮基金持续增持的过程中,中山公用股价由2009年年初的13元/股附近飙升至30元/股附近。

  在广发证券于2010年2月12日复牌后,中邮基金开始减持,但截至2010年3月31日,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选的持股量仍分别高达2216万股、848万股,分列中山公用第一、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分析师认为,2010年3月31日至4月15日,是中山公用暴跌前的横盘阶段,期间换手率只有26.53%。4月16日至5月7日,是中山公用的主跌阶段,股价从29元附近跌至19元附近,换手率只有41.49%。从这两个阶段的换手率看,中邮基金可能有较大比例的持仓未能在19元以上出清。

  截至6月11日,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的单位净值为0.62元,与3月31日的0.7642元相比,下跌18.86%,同期跌幅大于上证指数。

  19亿元收入的代价

  中邮基金有关人士表示,大龙地产和中山公用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中邮基金也是受害者,因此,不能因为这种突发事件而指责中邮基金。

  但多位市场人士认为,直接的受害者是中邮基金的持有人,而不是中邮基金公司。中邮基金公司在收取了巨额管理费之后,却未能有效规避其重仓持有股票的风险,其风险管理能力令人担心。

  据统计,自2006年5月8日成立以来,截至2010年3月31日,中邮基金公司四年收取的管理费收入合计超过19.18亿元,而该公司旗下基金已累计造成投资者亏损逾77亿元。中邮基金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投资者亏损惨重,信心严重受损。作为中国基金史上规模增长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中邮基金在客观上把自身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对立起来,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2008 年,中邮核心成长基金亏损额高达265.82亿元。亏损如此惨烈,不仅因为该基金成立于2007年8月18日,首募规模149亿份(当时上证综指已处于 4700点附近),而且因为该基金在2007年9月17日提前开放申购,在短短几天之内圈进了逾340亿元巨资(上证指数已处于5300点以上)。

  在把大量投资者引进火坑的同时,中邮基金公司上下却很冷静、理智,中邮员工在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的发行期仅认购2.72万份。“在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已很高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在2007年三季度还向投资者大量募集资金,这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老总说。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邮核心成长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19.66%。对于这个事实,中邮基金在今年5月发行中邮核心主题基金时,却刻意隐瞒。在广为散发的中邮核心主题基金宣传单页上,中邮基金公司一方面片面夸大宣传中邮核心优选和中邮核心优势成立以来的累计业绩增长率,另一方面,对于中邮核心成长的累计业绩增长率则予以回避,这再次暴露了中邮基金公司缺乏诚信的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