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容的吕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 00:18  经济观察报

  张勇 仇子明

  被外界称为“公募派”私募代表人物的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却不愿意被用公募和私募的形式对立起来看待。

  然而,无论如何公募基金经理出身的吕俊,在私募基金界已经是鼎鼎大名了。短短两年半时间,从容投资做到了近3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在阳光私募中排名第二。

  吕俊对自己风格的定义是 “低风险,中回报”,但他常常使用近乎激进的投资风格让其管理下的基金在某一时点出现超高净值,这或许也是吕俊受人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吕俊的“从容”

  从容投资的办公区占据了上海浦东新区一栋办公楼18层的整个楼面,吕俊的办公室就在这个办公区的一角,没有奢华,也谈不上精致。

  交易时间基本在办公室不出来的吕俊,穿着很随意。这与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对待投资的态度十分严谨和勤奋”,似乎并不搭调,但这或许恰恰是他能够在成立两年半就取得业内傲人成绩的原因。

  2009年初,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吕俊说:“面对熊市,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多样的:巴菲特在熊市中持续买入;基金一路持有股票;有的投资人干脆清盘观望。但我们选择与市场接触。”

  吕俊有“磁性战术”和“精选个股”两张王牌,“磁性战术的精髓就是始终不脱离市场,不脱离市场并不等于‘绑定市场’,与市场保持接触,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在顶部被套牢的代价。”

  业内认为,除了对路的投资思路,吕俊从事私募能够取得客户的快速认可,一方面是其公募时期的拥趸尚在,另一方面则是取决于有些激进的风格,并使得其常常能够在某个时间节点做出超高的净值。

  同时,吕俊还尝试着私募行业内的创新。根据了解,6月底,中国私募第一只行业基金将在从容投资诞生。这个名为“从容医疗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将实行双基金经理制,除了吕俊之外,另一名基金经理为对医药股有精深研究的前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姜广策。

  而对于正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股指期货,吕俊则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欲望。“股指期货是重要的投资工具,我们以后主要还是用来控制风险。”吕俊说,“银监会什么时候允许信托参与,我们就会开始。”

  上投摩根基金的内部人士介绍说,当年吕俊作为上投摩根开山元老之一,在基金困难重重的时候依靠着吕俊建立起了业内数一数二的投研团队。而且作为投资总监,吕俊还为上投摩根在数次市场关键点时的选择拍板。

  虽然在外界看来,吕俊从公募离职会是一个不愉快的经历,但现在的吕俊并不赞成把公募和私募对立起来看。

  “我敢打赌,十年后,私募收购公募或者公募收购私募的情况一定会发生,也不排除我们会成为某一个公募基金的子公司或者部门。”在吕俊看来,“从公募离开的人,或许有一天又会回到公募,只是方式不一样。”

  吕俊告诉记者,不要认为公募基金的人向私募流动是单向的,“总有一天,这种流动会成为双向的。”

  从容的吕俊

  吕俊对市场变化的态度可谓 “从容不惊”。就在吕俊接受本报专访的5月24日,上证综指大涨89点,但久违的大涨并未让吕俊表现出更多的惊喜,“跌多了自然要反弹”,在吕俊看来,似乎有时候没必要为涨跌找更多理由。

  1995年,22岁的吕俊从武汉大学毕业,令人意外的是,吕俊放弃了当时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的稳定而又高薪的银行工作,选择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发展。

  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他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银行程序化的办公模式。他曾对媒体说,“当初之所以放弃高薪的机会,是因为不想做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希望能规避密集竞争,发挥个人价值。做投资,最能发挥个人价值,所以我选择了它”。

  离开武汉证券交易中心之后,吕俊先后就职于广州珠江基金管理公司、平安证券公司。2000年加盟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开发部副经理,2002年5月任基金金盛基金经理,2003年1月任国泰金鹰增长基金经理。2004年8月加入上投摩根,担任投资总监兼中国优势基金经理、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经理,2007月6月被提升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总裁。

  他担任基金金盛的基金经理时,这只基金的业绩迅速上升,很快跃居同类基金前列。接手国泰金鹰基金后,又仅仅用了1年时间就将金鹰提升成五星基金。到了上投摩根时期,吕俊所管理的中国优势基金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称号。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07年底,吕俊离开上投摩根,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