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方达投资副总监潘峰:投资者的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 11:11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在本土资本市场造就一批令人信服的大市值公司,给长线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恐怕是投资者真正的焦虑。

  易方达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监 潘 峰

  我相信,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处于某种焦虑状态。

  坦率地说,焦虑的心理状态是投资情绪的“常客”,往往是恐慌状态的前兆。但焦虑与恐慌的显著区别在于引发焦虑的往往是一些不合理的思维,其担心的状况与客观事物有明显的不同。逐一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状况。

  其一是担心中国经济无法承受“转型”之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特点,那就是“转型”了。根据万德的统计,今年以来A股总市值大致缩水了13%,而金融、地产、采掘三大行业市值则分别缩水了16%、29%和21%,医药、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分别增加了24%、4%。如果考虑到IPO和再融资的作用,投资回报率的差异则更为悬殊。金融、地产、采掘目前的资产和盈利状况都很好,因此形成了较为奇特的现象:资金加速从当前高回报行业流出,这只能说明缺乏对这些行业的中长期信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者情绪的特点之一是明显缺乏中长期投资信心。

  其二是大量资金缺乏投资标的,从而过度追捧中小市值股票,带来新的风险。今年以来,A股小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由去年年底的169亿元/家下降至137亿元/家,若以上市公司数量的中位数计,大牛市之前2005年底大约为103亿市值,2009年底则下降至44亿元,上周末则进一步下降至40亿元左右。追捧中小市值股票有其逻辑必然性,然而今年以来的疯狂追逐中小市值股票,则带有放大短期趋势、以概念代替内在逻辑等不合理因素,可视为充裕的资金,为规避“转型”逻辑下大市值股票风险而带来的投资焦虑症。

  在我看来,无论是拼命规避,还是极度追捧,背后都有共同的实质——暂时无法适应中国经济体增速放缓的投资焦虑。中国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放缓是必然趋势,但很多投资者还没有适应这一阶段的投资。以往A股的投资逻辑更侧重于对成长性的前瞻判断,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旦趋势变坏,也没有价值底线可言,因为有那么多高成长的故事,何必死守。但是进入潜在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的投资世界,过分透支成长空间就未必是只输时间不输空间的结果了,相反,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关注稳定成长带来的安全边际,关注价值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怕我们真正需要价值投资了。

  进一步考虑,投资者的焦虑可能还在于经济增长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假如有一个行业未来十年增长接近十倍,你是否会考虑投资这一行业的股票?在做出回答之前看看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吧,截至200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差不多是十年前的十倍,但你恐怕在A股市场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标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中国的住宅市场已经成长为超过4万亿元销售额的行业,到目前我们并没有一个超过千亿市值的地产公司。在很多充分竞争性的行业,我们只能看到一堆中小市值的企业。中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在本土资本市场造就一批令人信服的大市值公司,给长线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恐怕是投资者真正的焦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