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逃离蔓延:从核心层传导市场部 客服流动很吓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 05:30  理财周报

  如果市场动荡,基金业绩不好,投资者净赎回,最难受的不是基金经理而是市场和销售部

  理财周报记者 王小静/文

  基金经理弃“公”投“私”已经不是基金行业的新鲜话题。但近期基金公司市场和销售部门的人员也在纷纷逃离这个高薪行业,这就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性价比降低”是理财周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理由。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不断扩容,这一矛盾日渐突出。

  此外,“压力过大”和“厌恶不公”等原因也促使基金公司非投研部门开始频繁地向其他行业“输血”。

  市场销售部门转会增速

  行业印象中,最早离开公募基金的市场体系的高层应该是杨文斌。作为国内第一批证券从业人员,杨文斌历任华安、上投摩根和汇丰晋信等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高层,被誉为“基金市场第一人”。

  他不仅参与领导了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也是中国市场上罕有的几位曾参与多个著名基金公司筹建及日常管理的高管之一。

  2007年初,杨文斌带领着一帮干将从公募基金出走,并创立了目前最权威的基金研究机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最近离开的是李全。今年4月3日,为博时基金效劳将近满12年的公司副总裁李全正式辞职,随后加盟新华资产。

  李全1998年5月进入博时,最开始担任督察员兼监察部经理。2001年4月,就职博时基金副总经理,在公司曾经先后分管投资、销售等部门。李全在博时基金受到的尊重与博时基金总裁肖风不相上下。

  李全这样一位公募基金元老的离开,不仅给博时基金,更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思考。

  很多基金公司的市场和营销部门的中层员工也在主动离开这个行业。春节前后,南方基金一位市场部中层管理人员转投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上月,汇丰晋信的一位市场部中层奔赴上国投。

  更不要提那些经历过股权风波和高管变动的基金公司,但凡如此,市场部地震都会成为惯例。一部分追随老领导而去,一部分就此消失于基金的江湖。

  比市场和营销部门流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常被注意到的客户服务部门。一般规模的基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员工大概在20人左右,呼叫中心在10名上下。很多基金公司在这个部门一年的流动率可以高达100%。

  压力巨大 性价比降低

  熟悉基金行业的人都知道,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拼的是业绩,市场销售体系拼的是规模。某种意义上来说,基金公司对规模的要求要大于业绩。因为基金公司的利润来自于管理费,管理费又与规模直接相关。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年末全国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总规模为26760亿元,但华夏、易方达等前十大规模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总规模则达到13310亿元,占整个行业的二分之一。基金行业呈现出的规模两级分化,给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市场和销售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我们去年下半年根本就不敢做任何的推广。生怕把给股东的钱保不住了。”上海一家规模排在后十名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抱怨。这番话鲜活地表达了规模对于基金公司生存的重要性。

  规模发展的重担就落在市场和销售部门上。

  如果市场好,业绩好,投资者净申购一切都好说。如果市场动荡,基金业绩不好,投资者净赎回,最难受的不是基金经理而是市场和销售部。他们要费尽心机进行持续性营销。并寄希望于新基金发行。

  “我们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发基金可以提高规模,另一方面又十分辛苦,更害怕达不到领导的要求。”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说。这是除了华夏等个别巨无霸和一些银行系基金公司之外,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共同面对的“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大扩容。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信托等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与公募基金不同,不受到严格的监管,也不必做过多的市场活动,而收入也逐渐逼近基金行业的高薪。在看到了性价比降低的事实之后,那些先知先觉的公募基金市场销售部门员工们开始了“逃离”。

  渠道压迫 内外不公

  理财周报记者通过对基金公司市场和销售部门的调研发现,令绝大多数人厌烦的一件事就是与渠道打交道。

  基金公司用“太强势”、“贪婪”、“官僚”、“素质低”等等很多不好的形容词来形容渠道,但他们在公开场合从来不会也不敢得罪他们。

  限于国内基金发行渠道的单一,“渠道为王”的态势似乎越演越烈。所以,在很多基金公司都多多少少养着一些特殊员工。他们平日干活不多,工资和年终奖却从不少拿。这些特殊员工通常都和渠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太不公平了。干活的拿的少,不干活的拿的多。”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的新人对记者发牢骚。他刚去不久就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儿。

  “也不能这么说。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上海一位老十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析。

  除了公司内部的不公平,很多市场销售部门的员工还提到了行业间的不公平。

  为了打击基金销售的无序局面,证监会出台了新规禁止基金公司向银行支付一次性销售费用。但是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却并不受这一规定限制。当基金公司和他们之间产生同类产品竞争时,基金公司明显感受到了不公。

  “性价比降低,又不公平。很没意思。怎么猎头还不来找我啊!”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媒体经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