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我们是自己的掘墓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 03:11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王颖

  采访结束,已是暮色四合。

  从下午四点半谈到了晚上8点钟,罗伟广一直滔滔不绝,且看不出丝毫疲惫,逻辑非常清晰,思想快如闪电,经典表述总是脱口而出。

  “你一直都这么能说吗?”“对我有兴趣的东西,我会滔滔不绝,但其他时候我是沉默的,我在饭桌上是没有话的,饭桌上大家说笑话,我也反应迟钝,但说我懂的东西,我会一套一套的。”

  对罗伟广来说,投资就是生活。“我从事投资工作已有十几年了,每天在我耳边听到的、眼前闪现的,都是投资,这就是我的生活。更高层次的说法是:投资是我愿意倾注终生的事业。”

  行李箱就在罗伟广的办公室,他随时准备出发。他说:“80%的时间要用在调研上,调研能力已经不成问题,剩下的工作就是跑腿。就好像相亲一般,我天天相亲,总能在合理时间相到合我心仪的对象,通过不停跑腿式调研,发掘被低估的上市公司。”

  他自称是“半个工作狂”,每天有12个小时在工作,他渴望他的“新价值”做到顶尖,而不仅仅是活着。“我的看盘能力一点也不比当下的高手差,当我看中一个标的股票,我能精确地看出分时图的拐点在哪里,15分钟内在内部论坛贴出来。如果单靠研究报告推的股票,‘新价值’也能活下去,但不会做到足够优秀。”他顿了一顿,加重语气说:“我就是想和全国的高手拼一拼。”

  支撑他继续勤奋的是兴趣和责任感。“如果我先于市场发现股票,就有满足感。这项工作对于我,就好像一个人喜爱一项运动,恰好自己在这个运动方面又有天分,所以,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莫大的乐趣。”在发行阳光私募之后,罗伟广觉得必须对得起投资人的信任,更要做好。

  其实对于金钱,罗伟广是“没有概念的”。 “以我的能力,加上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良好的背景,你给我100万,可能可以变到几百万,甚至市场会给我1000万或者一个亿回报,其实我也花不完,赚钱的能力比钱重要。”

  罗伟广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这与他生长的背景有关。“我小时候是在农村生活,要上山捡柴,还要去养猪、去下田种菜,但我妈是教书的,又是知识分子,这种生活环境挺混杂的。上一代吃不饱的这些人很珍惜,很努力,很执着,而我虽然不是吃不饱,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了大人的这些优点。”

  这样的背景培养了罗伟广专注的性格,“我小时候没有太多诱惑,没有太多娱乐,因此可以坐得住,不急功近利,很专注。以前我要得到一样东西很难,我已经习惯了我要得到一样东西很难,我要付出很久才能得到。”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罗伟广把专注用在投资中,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他就没有间断过记录投资日志,对A股市场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把握得游刃有余。他认为,只要A股市场的特点没有变,他的方法就可以保持超额收益。

  “我赚取三部分叠加收益:一是个股价值回归的收益,挖掘动态市盈率低于15倍的个股,等待拐点出现;二是波段收益,因为A股散户结构造成市场容易跌过头和涨过头,我刚好可以赚取这部分非理性波动的收益;三是热点转换收益,热点转换有规律可循,大盘、小盘、防御板块转换时很清晰的。”

  罗伟广认为,中国投资者要成功,就是要走一条中间路线。“把各种方法比较容易把握的、精粹的那部分吸收进来,争取综合。单纯做技术分析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也缺少足够的因为长期持股获得成功的案例。当你学到了价值投资比较容易把握的部分,做中长线,同时掌握趋势投资比较容易精通的部分,叠加起来收益很高。”

  在罗伟广看来,投资很简单,没有必要神秘化。“从反面来讲,并不是我们这些比较成功的投资者具备了什么特殊的才能、掌握了什么超人的本领,只是我们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更理解市场的真谛、多掌握了一些中国股市的要领而已。”

  他还有个情结,就是想用他的案例告诉后来的年轻人不要走弯路,不要钻进单纯技术分析的胡同。

  他说,只要中国的股市结构没有变化,就有可能持续获得超额收益。那就是:中国依然是一个高速成长的经济体,通过调研能挖掘到优秀的企业;二是现在中国股市组成的结构还是以散户为主,追涨杀跌,股市波幅非理性。“只要这两点不变,就存在着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但随着阳光私募力量的壮大,中国股市将走向成熟理性,超额收益将会消失,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自己的‘掘墓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