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继续下挫 基金看空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6:28  新浪财经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利空政策的预期持续给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上周市场全线下挫。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等主流指数全线下挫。其中,上证收报 2688.38点,跌幅达6.35%;深圳成指收报10146.42点,跌幅更是高达9.10%。中小板指跌幅明显小于沪深300指数。

  上周市场各行业是涨少跌多,且大部分行业的跌幅较上周有所收窄。其中,强周期板块的煤炭、黑色金属、金融、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周跌幅超过 8%。防御性行业表现较好,医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行业涨幅最大的广播影视行业,周涨幅高达8.18%,远远跑赢大盘。

  基金市场上周也跟随大盘出现下跌,但基金指数跌幅明显小于大盘指数。两市基金指数分别收于4189.85点和4580.43点,分别出现了 4.76%和2.04%的跌幅。封闭式基金无论是交易价格还是净值增长都是跌多涨少。其中采取杠杆设计的瑞福进取、同庆B等基金净值跌幅居前。交易价格方面基金裕泽、瑞和远见、瑞和小康处于跌幅榜前列。LOF基金则是出现普跌。中欧小盘和中银中国成为仅有的两只净值出现上涨的LOF。ETF方面,中小板 ETF跌幅明显小于大盘ETF。其中,央企ETF跌幅接近10%。

  上周市场并未止跌反弹,而是出现了连续下跌,尤其是在后两个交易日市场更是出现大幅下挫。在上周的基金投资策略中我们就提到当时基金普遍认为市场下跌是对政策的一种过度反应。但是,上周基金对市场连续的大幅下跌出现了不同观点,出现较大分歧,但整体来看基金对未来短期市场的看法更趋悲观。基金更倾向于认为市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保持弱势格局,而不单纯的是前期认为市场是对政策的一种过度反应了。但是,基金也不把最近市场的连续下跌看成是如同 08年市场一样的掉头直下。

  上周市场的持续下跌引起基金对未来市场的看法更趋谨慎。首先,从内部因素来看,第一,监管层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措施引发的后遗症仍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地方政府相配套的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更是引起基金对未来地产行业的担忧,从而引起对金融、建筑等相关行业盈利可持续性的怀疑,这就可能进一步对市场进行打压。第二,加息预期依然笼罩市场。假若经济持续保持在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上运行,CPI和PPI依然有超出监管层预期的可能性,且实际利率不可能一只维持在负的水平,这些因素都使得市场预期未来市场仍处于紧缩状态。第三,尽管流动性依然充裕,但这也会对资产价格带来持续性的压力。其次,从外部因素来看,近期欧美股市也遭遇较大调整,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没有减弱的趋势也是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

  “市场普遍预期紧缩的政策还会继续出台。”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昨日强调,投资者担忧的不仅仅包括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同时还有加息预期等等。这位人士认为,目前投资者卖出的意愿强于买入的意愿,这是导致A股出现大跌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是看空后市。

  上投摩根投资副总监许运凯对此表示认同,指出昨日市场大跌与海外市场的忧虑加重有关,美元还在走强。对于后市,许运凯认为,短期之内,大市值行业难以看到趋势性机会,货币政策日益偏紧,尤其地产调控力度很大并还没有明朗化。

  对未来市场的悲观态度也在最近一期的莫尼塔最近发布的5月份基金经理调研报告中反映出来。与上月的乐观态度截然相反,莫尼塔5月份基金经理调研结果显示,主要是担心地产政策及宏观调控的后续影响,50%的基金经理不看好短期大盘走势,基金经理对于未来6个月大盘收益率的看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多的人偏向悲观。根据莫尼塔调研,更多基金经理不看好短期大盘走势,认为地产行业拖累大盘,其余基金经理的态度为中性,看重个股的投资机会,只有很少基金经理为乐观态度。

  近期市场的连续下跌不禁让市场想起08年的大熊市,然而,基金纷纷表示近期市场的连续大跌肯定不会重蹈08年的覆辙,因为两者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都不同。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当期,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趋势已得到进一步确认,今年企业盈利水平的高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决定了市场向下的底线。其次,流动性依然充裕。最后,大盘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水平,安全边际高。而近期市场中小盘股的调整也集中释放了部分风险。因此,近期市场的连续下跌更多被基金解读为一种短期的调整,并未改变市场的震荡趋势,而出现08年那样的大熊市的概率更是较小。

  在这种整体对未来市场抱有悲观态度,但又不认同市场会出现08年大熊市的背景下,市场并不缺乏结构性投资机会,而在投资策略上也更加强调对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的重视。国投瑞银基金日前就表示,市场对经济下行风险担忧过度,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在经历了大幅下跌后,大盘蓝筹股虽然股价不高但也不是绝对便宜、中小市值股票成长性虽好但估值明显偏高的尴尬局面有所改观,这为进一步调整持股结构提供了更多的运作空间。基金也表示继续淡化行业配置、着重选择个股的策略。

  在这种背景下,对此轮杀跌后的市场操作,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对未来的具体投资操作出现了分歧。在市场连续下的中对仓位的控制和个股的选择就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根本因素,因此不少基金都表示要加操作的谨慎度和灵活度。中海基金就建议更加注重中期配置,选择有确定成长性的优秀标的,等待价值回归。在紧缩政策方向未改变之前,控制仓位,谨慎交易是首选策略。而对近期遭遇政策打压的地产和政策扶植的新兴产业来说,基金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大部分基金就地产及相关行业仍持谨慎回避的态度,不少基金经理就表示地产股的投资预期普遍偏空是引发A股调整的主因,当前需要规避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投资。而就未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更多可能出现在新兴产业上来,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新兴产业都会是一个重点的投资方向。

  相比股市的连续大幅下挫,债去市场继续走强。上周债券市场继续上扬,交易所企债指数更是连创新高。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24.91点,上涨 0.19%,接近于历史新高;上证企债指数则是连创新高,收于139.89点,上涨0.31%。债券市场的火爆也引起债基的避风港效应显现,再次凸显出债券型基金的配置价值。

  近期债券市场火爆的支持因素是流动性充裕,而流动性的可持续性仍值得怀疑。特别是随着股市止跌回升带来流动性减少时刻威胁着债券市场,而商业银行的配置需求是否可持续也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综合来看,接下来债券市场仍面临的风险大于机会。但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持续好转的乐观预期,信用债的抗利率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信用品种仍值得期待。

  今年加息的概率较大,债券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上投摩根纯债基金经理王亚南日前表示,从全年来看,二季度的通胀数据预计会达到一个高点,因此不排除二季度向三季度过渡过程中央行采取加息的举措,届时需观察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对下半年投资进行布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