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持续下挫 基金策略现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19:50  新浪财经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政策的超预期影响带来投资者情绪的恐慌,本周市场全线下挫。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等主流指数全线下挫。其中,上证收报2870.61点,跌幅达3.79%;深圳成指收报11162.54点,跌幅达4.62%。中小板指跌幅显著大于沪深300指数。两市成交量较上周有明显缩小。

  本周市场各行业无一上涨,且大部分行业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其中,跌幅超过10%的行业超过20个,摩托车、仪器仪表、化纤等行业的跌幅高达13.3%、12.62%、12.44%,处于各行业跌幅的前三位。而备受关注的创业板本周也出现大跌,跌幅超过12.16%。而上周跌幅最大的地产、金融行业本周跌幅明显收窄。

  基金市场本周也跟随大盘出现下跌,但基金指数跌幅明显小于大盘指数。两市基金指数分别出现了1.68%和2%的跌幅,但基金成交量较上周有明显萎缩。封闭式基金无论是交易价格还是净值增长都是跌多涨少。其中采取杠杆设计的瑞福进取、同庆B、大成优选等基金净值跌幅居前。ETF和LOF基金则是出现普跌。ETF方面,中小板ETF跌幅明显由于大盘ETF。

  本周市场再度出现恐慌,大盘继续出现大幅下挫。基金表示市场的连续大跌是对政策的一种过度反应。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连续出现较大幅度下挫,而近期表现较好的中小盘股也出现集体调整。地产紧缩新政、融资传闻、加息预期、两市解禁潮等利空消息成为市场下跌的杀手,同时,近期上市的估值期货的下跌也对市场投资者的心态带来较大影响。而力度空前的政策打压成为基金经理眼中市场大跌的导火索。

  不少基金也认为近期出台的严厉的调控政策并不是说明政策基调出现转折,这种政策更表现出一种针对性,并不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太大的打击。市场的连续大跌是市场对政策的一种过度反应,3月份“两会”定的政策基调并没有改变。因此未来市场出现继续深幅调整的概率不大。

  大成基金就表示,无论是“新国十条”还是即将推出的其他调控政策,都只是有针对性的,不会给宏观经济造成太大打击,本轮宏观调控是精准化调控,针对的主要是个别地区的房价过高问题,宏观经济距离过热仍有一段距离,未来二三季度,国家控制信贷、控制投资的基调将保持不变。

  但短期内,市场仍将面临后续政策风险。并且,市场的恐慌心理短期内仍得不到消除。不少基金认为短期内市场可能仍面临较大的风险,尤其是房地产领域。中海基金表示,短期市场仍将以振荡为主,个股分化加剧。压制市场上行的因素,政策退出,股票供给,短期内无法改变。但大市值股票的低估值和大宗商品价格等对市场在当前位置暂有支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亦指出,如果未来持续政策调控则可能引发盈利增长预期的向下调整,从而导致整体市场估值水平的下浮,因此,权重周期性行业仍然缺乏提振股价的动力。

  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的深幅调整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整体估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市场的这种调整也是为市场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前期市场涨幅过大的中小盘股也出现较大调整,中小盘股的集体调整更是降低了市场的风险。因此,在基金看到短期市场面临风险的同时,也有不少基金表示市场的深幅调整也不失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尤其是市场下跌中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更值得关注。

  南方基金认为,市场下跌是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在目前格局中,投资者应重点寻找经济“热”点,把握结构性机会。嘉实基金的陈勤认为,近期市场在下跌的同时,局部结构变化和个股的活跃,正好说明今年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机会。在系统性风险逐步释放后,结构性机会将浮现出来。中欧基金研究部总监林钟斌也表示,尽管市场仍将呈现震荡格局,但还有一些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林钟斌表示,目前整体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一季度GDP高增长存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未来将进入平稳增长态势。

  尽管短期来看,市场面临较大幅度调整,股市未来走势也更加难以把握。但对二季度市场震荡走势的判断并没有改变。市场仍面临着宏观经济向好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博弈,股票市场较难出现单边上扬走势。一方面,从国内市场来看,消费对经济贡献度稳定增长,投资并未出现大幅下跌。宏观经济向好是支撑股市不会出现趋势性下跌的底线。另一方面,二季度市场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加息、中央对房地产的超预期调控以及后续地方的调控政策、企业盈利增速下滑等因素都使得市场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市场要想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的可能性也不大。

  尽管二季度趋势性行情出现的概率极大,但并不缺乏结构性投资机会,特别是围绕相关政策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总体上来看,基金仍保持对二季度市场震荡行情的判断,并强调对结构性投资机会的把握。

  富国基金二季度策略报告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经济复苏与政策退出之间的博弈局面仍将持续,股票市场较难呈现单边走势。信达澳银基金近日发布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确立,国内企业盈利继续向好,经济基本面无忧;政策调控与流动性收缩仍是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市场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呈现一定的吸引力。二季度市场维持区间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中小盘股的疯狂上涨中小盘面临的涨幅过大、估值过高问题终究要被市场反思,而近期中小盘个股就遭遇到较大调整。对于未来中小盘走势,新华基金就表示了较大担忧。新华基金认为,中小盘股前期涨幅过高调整压力很大,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而小盘题材股的调整尚未结束,“警惕”泡沫风险。近期大盘股深幅调整,其估值优势进一步凸显。不少基金也抛出二季度加大对大盘蓝筹股的关注的观点。华安基金就表示今年A股市场行业轮动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低估值的蓝筹板块仍有价值实现的机会。鹏华基金二季度股票投资策略也表示,中小盘股整体估值水平较高,受到股指期货以及估值大幅折价影响,大盘股二季度存在反弹机会。

  相比股市的连续下挫,债去市场却是气势如虹,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本周债券市场继续上扬,交易所企债指数更是连创新高。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24.67点,上涨0.19%;上证企债指数则是连创新高,收于139.46点,上涨0.55%。

  经济数据并未显现过热使得市场对加息预期的担忧有所缓和是债券市场走强的一个基调。流动性充裕则是推高债券市场的直接因素。近期股市出现较大跌幅,股市流出资金进入债市是流动性充裕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商业银行受信贷政策限制,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入是充裕流动性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本周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一期7年期固息债和一期7年期浮息债,招标结果显示,在近期市况显著转强的背景下,两期金融债均获得市场热捧,中标利率(利差)落在市场预测区间下限,认购倍数最高达2.16倍。国开债的发行情况充分显示债券市场“不差钱”。

  但是,今年加息的概率较大,债券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近期债券市场火爆的支持因素是流动性充裕,而流动性的可持续性仍值得怀疑。特别是随着股市止跌回升带来流动性减少时刻威胁着债券市场,而商业银行的配置需求是否可持续也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综合来看,接下来债券市场仍面临的风险大于机会。

  总的来看,债券市场面临的风险大于机会。但债券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仍提高了一定得投资机会。相比其他固定收益产品,信用债更容易受供求关系、资金等非利率因素的影响;而可转债也可能随股市出现阶段性机会。因此,未来操作灵活且以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债券型基金仍可能取得一定收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