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买研究:关注私募中的低风险高收益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 17:09  新浪财经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长期看来,投资并不是仅仅在于选择收益高的产品,更需要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权衡。然而,随着私募队伍的日益庞大,投资者要在众多风格迥异、业绩参差不齐的私募基金中挑选出符合自身投资偏好的产品愈发困难。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通过对截止今年1季度,成立满1年的177只私募基金进行了风险收益特征分布的统计,以求从数量统计的角度,对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进行初步筛选。风险和收益分别以下行标准差(Downside Deviation)百分比排位和收益百分比排位作为参考指标。好买基金将纳入统计的产品分别按照该两个指标值从高到低排序之后划分为两等分,形成4个风险收益特征区域。

  结果显示,有20.90%的私募基金位于左下角的“低风险低收益”区域,基本被星石系列、中国龙系列所占据。有21.47%的私募基金占据右上角“高风险高收益”区域,包括新价值2-3、乐晟股票精选、六禾财富银盏、龙腾等去年排名靠前的基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左上角的“低风险高收益”区域,有28.81%的私募基金位于该区域,如重阳1-2、云程泰1-2、新价值1期、朱雀1-2、鼎锋成长1期、精熙1期、六禾光辉岁月、龙鼎1号、开宝等,这类基金收益获取能力强,同时下行风险控制良好。右下角的“高风险低收益区域”则需注意回避,包括基业长青1-2、龙马1-2、道合1-2等51只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风险收益特征

  

好买研究:关注私募中的低风险高收益产品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取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一年时间。

  好买基金用红圈标记了“低风险高收益”区域表现最突出的产品,从左至右分别是重阳1-2期、云程泰1-2期、新价值1期。

  近12月以来,重阳1、2期分别上涨54.30%和53.01%,在177只纳入统计的私募基金中排名23和24名。就收益来看,重阳并不能算是出类拔萃,但是如果将风险一并进行考量,重阳表现优异。重阳1-2的基金经理均是裘国根,两只基金基本采取复制策略,净值走势一致。拿重阳1期来说,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仅有3个月净值出现下跌,在大盘急速回调的2009年8月,重阳1期仍保持1.88%的净值增幅。重阳1期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下跌幅度仅为9.22%,最低净值达97.31,风险把控能力强。重阳拥有裘国根和李旭利两位出身券商和基金的大佬“双核驱动”,还有内部研究员12名,其中几名曾在中金、国泰君安等知名券商任高级分析师。裘国根交易员出身,擅长在市场博弈中把握交易性机会,而李旭利长于资产配置,两位基金经理共同投资决策的模式,最大幅度地减小了单独决策的风险。

  位于第二个圈里的云程泰1期和2期近1年来上涨76.91%和70.60%,分别排名第7和第11。云程泰1期和2期分别成立于2007年8月和2008年4月,在09年三季度以前,云程泰系列与大盘走势较一致,自2009年8月以来开始脱离于大盘,净值表现抢眼。这一方面与云程泰强调个股选择的投资策略密不可分,如近半年以来选择了低碳加消费这两类与经济转型相关的股票,而这两块股票在1月的这次下跌中跌幅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于灵活的仓位调整,云程泰讲求市场乐观的时候减仓,市场悲观的时候加仓,如在今年1月估值较高但市场又偏乐观的时候减仓,春节前又进行加仓。但是,当市场的单边情绪超过了常规理解范围,在这种策略下容易出现失误判断,这或是云程泰在2008年的大跌和2009年上半年的大涨中表现不如人意的原因。为了克服这种非理性情绪对业绩的影响,云程泰设立了一套风险控制机制,做到风控与投资分离,在市场下行时及时有效的止损,在止损之后又重新进行个股判断,用机制来缓解非理性市场可能带来的错判。

  位于第三个圈里的是新价值1期。该基金由唐雪来管理,近1年以来上涨100.22%,高居全部私募第一,优秀业绩的另一面,是新价值1期中等偏下的风险程度。新价值1期属于在市场上涨时涨势凶猛,市场大跌时有一定控制,市场震荡时又能迅速积累收益的产品。在2009年,该基金以156.47%的收益,夺得私募榜眼的位置,近半年上涨50.09%,而同期大盘震荡下跌3.94%。唐雪来把自己的投资理念定义为“基于基本面发展趋势的投资者”,他拥有从券商到证券媒体到公募基金再到私募的经验,几乎涉足了与证券有关的所有领域,使他无论在市场趋势把握还是个股的选择上,都能以灵动的策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需要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私募历史比较短,多数私募基金运行时间不够长,一些私募自己还在不断的摸索中,业绩风格也在不断的调整。另外,过去的12个月,市场处于非常态的时间较多,部分产品也可能受到统计时段选取的影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