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募基金经理投私募业绩推倒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13:1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排名压力、个人收入、业绩考核不尽理想、运作受限等问题,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日益凸显。近几年私募行业快速发展,给公募基金的人才提供了选择空间。由于私募一般有高达20%的业绩提成,且注重基金经理个人风格的发挥,私募对公募基金经理吸引力巨大。

  自2004年,前宝盈基金投资总监刘红海首开“公”投“私”先河以来,截至2010年4月14日,累计共有43位原公募投研总监或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占可纳入统计的166位私募基金经理的25.90%。从前几年的博时基金肖华、华夏基金石波、嘉实基金王贵文、赵军、上投摩根吕俊,到去年的交银施罗德李旭利、郑拓,再到今年的华夏基金孙建冬,这些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曾是所在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核心人物或明星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后,名人效应往往随之显现。如前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李旭利,转投私募基金之后发行的首只基金——重阳3期首发募集11亿份,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阳光私募信托产品,显示了市场对公募名人转投私募后的高度认可。

  然而,公募基金经理在私募基金行业,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公募派私募基金经理进行了统计。好买选取了这些基金经理在公募担任基金经理时,最后一只(或者最后同时管理的多只)基金的业绩,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近1年的业绩进行对比。除去在公募期间没有担任过基金经理,没有公募期间历史业绩,以及管理私募基金的时间没有超过12个月的基金经理,纳入统计的基金经理共有18位。

  就统计结果来看,基金经理在公募、私募的业绩,没有明显的延续性,但是仔细看其业绩的变化,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在公募期间业绩平平的基金经理进入私募以后,业绩分化明显。比如,曾昭雄、魏上云、张英飚,在公募期间业绩均位于后30%,但是进入私募后业绩提升明显,近一年业绩均在前20%。尤其是合赢的曾昭雄,他在公募时管理的最后一只基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时,任期排名位于后10%,而他在私募近1年来排名前10%。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如普邦的程国发,在公募、私募期间,业绩均位于后30%。在公募基金期间业绩中等和中等偏上的基金经理,在管理私募基金时,业绩排名都能超过其在公募基金的排名,比如徐大成、梁文涛、石波、肖华、赵军等,他们在私募近一年的业绩,均位于前10%-40%。而在公募期间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私募业绩均只能保持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水平,很难超越在公募时的辉煌。其中,隆圣的王贵文、亿龙中国的刘红海,在私募近1年排名都在后40%。

  基金经理在公募、私募期间业绩不具有持续性,原因可能有多种。有的基金经理,在公募期间,由于公募产品契约、投研流程、相对排名压力等方面限制,自己的风格或长项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到了私募,如鱼得水,业绩有明显提升;而有一些则可能不适应私募灵活的操作风格,或未建立起强有力的投研团队,或没有很好的管理营销团队,基金经理本人还要肩负起日常管理、路演、营销的重任,分散了部分精力,使业绩表现不佳。

  总之,基金经理在公募与私募期间的业绩,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公募基金经理进了私募以后,其心态、投资风格、承担的角色、所在公司平台及投研团队,都有明显的变化,他们的业绩自然随之改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