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或存法律盲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7:0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张哲

  首批4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上周五正式上市交易。然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却没有基金参与。除了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细则尚未出台,有基金公司法律人士告诉记者,从法律角度来看,基金参与股指期货还面临基金财产处分权与期货风险管理制度相冲突的法律问题。

  或存法律盲区

  记者获悉,截至4月15日,中金所累计开户数9137个,其中自然人8944个,一般法人193个。其中一般法人不包括基金、券商等特殊金融机构。基金集体缺席股指期货,除了没有细则指引的原因,可能还受到相关法律规定的制约。

  “大部分老基金应该都不能参与,因为涉及到修改基金契约。可以参与的基金主要也就是用股指期货调仓,比如判断近期有短期上涨行情,直接买股票加仓又慢,则可以直接买股指期货,反之亦然。”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持有股指期货一段时间后主动平仓就可以,因为有比例限制,理论上不会有穿仓的可能。”

  理论上不会穿仓、或者目前不参与,并不能回避基金未来参与股指期货的法律风险。根据目前股指期货相关制度征求意见,基金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必须到中国金融交易所或期货公司开设账户,并通过期货公司进行结算。而一旦穿仓,期货公司将对基金持有的股指期货头寸强制平仓。问题在于,目前法律法规并不赋予期货公司处置基金资产的权利。《基金法》规定,只有基金管理人拥有处分基金资产的权利,基金托管人实施监督。按此规定,期货公司将无权对基金持有的股指期货头寸进行强制平仓。

  穿仓可能性微乎其微

  据管理层3月15日下发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以套期保值为主,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卖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持有的股票总市值的20%,双红线限制了基金利用股指期货杠杆放大投资风险。

  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果真不会出现穿仓的极端可能?“保证金可以分为交易保证金和结算准备金两部分,交易保证金按持仓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计算而来,这部分资金被合约占用,不能用作其他用途;期货保证账户中超过交易保证金的那部分资金被称为结算准备金,这部分资金投资者可以自由支配,也称可用资金。低于结算准备金时一般交易所会提醒,低于交易保证金才强制平仓。”上海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据他分析,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基金穿仓。第一,资金调拨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低于最低保证金;第二,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直接跌破最低保证金。“因为只有基金资产的10%,所以可以看做投资损失选择出局,在不超出规定范围内也可以继续追加资金。”对第二种情况该人士如此分析。

  可见,由于目前有比例限制,出现穿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可能性很小,但一旦出现大的波动,基金穿仓仍是不能排除的“黑天鹅事件”。而一旦出现,如何依法对基金资产进行处理将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