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从边缘到主流的财富管理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3:2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2007年以来,凡是沾上私募色彩的高峰论坛都能吸引大批听众,而在上周六上证报与交通银行、德邦证券主办的“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由于私募界大腕齐聚,更是听众云集,掌声不断。

  往事并不久远,就在2003年由赵丹阳发起阳光私募时,内地并无多少人知道阳光私募为何方神圣。新同方的董事长刘迅在忆及当年依然充满激情:“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赤子之心’阳光私募产品的广告,非常震动,原本的私募只是炒炒股票,资产管理业务原来一直为国家严格把控,只能是由机构、国有资本来从事的业务,私人是不能染指的,通过这种渠道可以开始投资生涯的另一个里程了。”

  自赵丹阳始,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吸引了大批投资精英转投私募领域。他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09“金阳光”最佳私募基金业绩奖的获得者、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在2009年上演了超越最牛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传奇;“金阳光长期优胜”奖获得者花落涌金投资公司,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他们管理的亿龙长江(中国)收益率为140%,回避了2008年市场断崖式下跌的风险;而投资精英旗下管理的基金数量激增,武当、朱雀和淡水泉2009年末管理的基金数量分别为16只、18只和12只,堪比小型公募基金。

  出色的业绩来自天分,更来自非凡的努力。当我们走进这个神秘的群体时,发现他们几乎共同的特点是:行李箱就在办公室,一星期接近五天都在调研的路上,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阅读如山的资料,与来自实业界、研究界的人士经常交换意见;独立思考并不断审视自己的头寸,拥有检视自己的勇气……

  毫无疑问,私募已经从“边缘”变身为“主流”的财富管理者。根据深圳金融顾问协会提供的资料,私募证券基金管理的资金超过11000亿元,私募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3月份,新价值、和聚投资、源乐晟这三个公司的50个名额还未发行就被预订一空;“短线快刀”手杨永兴发行的新产品永圣慧远受到追捧,单一最大投资者的认购额度高达5000万元;国信证券原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蒋国云在离职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立了6只信托产品……

  随着股指期货的开出,我国私募基金正式步入“对冲时代”,意味着摆脱了只有牛市才能赚钱的束缚,私募熊市一样可以赚钱。上周五,股指期货业已开出,几乎所有受访的私募都以法人或者个人的名义率先冲浪,在其他机构尚因各种限制不能入市之时,私募已经在积极摸索股指期货投资经验。在财富管理的市场上,迅速崛起的私募正在逐步形成与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分庭抗礼的“一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