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严防公私合谋种子发芽

  

  随着私募越来越壮大,并且从2007年开始的大批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使公私合谋的温床已经越来越成熟,如何严防“合谋”种子破土发芽,实在是考验监管智慧。

  就在私募越做越像公募,公私界线模糊已成为现实的时候,笔者又听到多个关于私募主动靠近公募的消息,这些消息虽然暂时还难以证明真伪,但如若属实,后果远比“界线模糊”严重。

  几则消息都和私募与公募合谋推高股价有关。一则是来自朋友的亲身经历,有私募托朋友牵线公募,合谋某只股票,据说投资报告都已撰写成型。另一则来自某基金公司的业内人士,该人士透露,有私募开价700万要该公司公募基金接盘某股票。后来他听说,该私募以更低的价格找到了接盘的基金公司。这样的消息到底几分真实几分演绎实在不是笔者有能力去查证的,但随着越来越多公募人士投奔私募,公募私募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述传言实在颇给人想象空间。

  其实,公私募合谋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而且操作简单、不易查证:私募看中某股票——找券商调研写报告——向公募推荐以求拉抬——谈判成交。但在过去私募极为弱小,只是市场极小一部分的时候,即使可能性变为现实,也只是个别现象,可谓“无伤大雅”。

  随着私募越来越壮大,这种路径“兑现”的杀伤力开始变大,更为令人忧虑的是,从2007年开始的大批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使原本还颇为泾渭分明的“公”、“私”两条线正在“并线”,这使公私合谋的另一个前提条件逐渐具备——合谋各方具备信任基础,对各自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也有基本了解。

  可以说,公私合谋的温床已经越来越成熟,如何严防“合谋”种子破土发芽,实在是考验监管智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