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募将才孙建东为何弃公投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13:22  展恒理财

  岁末年初是基金经理跳槽最频繁的时候,今年1月份,明星基金经理孙建东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华夏复兴和华夏红利的基金经理,一时外界传言孙建东将会转投私募,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早已不是新闻,但还是给财经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近日,谜团终于揭开,孙建东创办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队伍又添了一员大将。

  孙建东是国内顶尖的基金经理之一,他曾就职于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华鑫证券、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和华夏证券,从事证券研究和投资工作。2004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离职前还担任华夏基金公司股票投资部副总经理。2005年6月起,他担任华夏红利基金经理,4年半时间基金收益超过500%,业绩骄人。2008年1月起,孙建冬兼任华夏复兴基金经理,业绩同样非常出色,华夏复兴2009年收益率94.70%。

  在国外,最好的基金经理往往不在公募基金,而是在私募基金,如股神巴菲特掌管的基金和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基本上都是私募基金,他服务的对象都是富人阶层,取得的平均回报也往往高于公募基金,因此随着中国基金业日趋成熟,基金经理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成形,有证券公司研究员跳槽到基金公司做研究员,然后晋升为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关系后,会去私募另起炉灶,这将是中国基金行业之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募基金缺乏激励机制,私募基金的股权结构以及对基金经理的激励要比公募基金灵活的多,同公募基金比,私募基金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投资者一般是富有的少数人群,每个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量较大,投资方案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更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私募基金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业绩,因此其投资更具隐蔽性,受市场追踪的可能性较小,投资收益可能会更高;私募基金一般实行合伙人制,即基金经理往往也是投资者,其利益与基金本身具有更紧密的联系,并分享投资收益,从而大大降低了委托代理风险,基金经理一般按业绩提成。丰厚的薪酬对优秀的基金经理有更大的吸引力。展恒理财根据业绩跟踪发现,私募基金在震荡市的情况下,往往更具有控制风险和取得超额收益的可能。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随着我国中高收入阶层规模的扩大,其个性化隐蔽性的理财要求比较强烈,在我国极少的理财品种中,私募基金能较好的满足这类投资者的需求,目前深圳就有超过30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孙建东的弃公投私也只是一个信号,还记得曾经的公募大佬,现在做私募的曾昭熊,肖华 ,伍军。。。。未来会有更多的基金经理投向私募。

  在优秀基金经理弃公投私这种热闹景象背后,我们看到基金业竞争格局的一种分化。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实际上就是选择基金经理。公募基金里的将才又将要汇聚在私募基金领域,私募将成为这些曾经的公募基金经理重新一较高下的新战场。

  展恒理财 魏燕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