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研究员投奔私募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01:52  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阳光私募机构的人员组成看,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负责人原先就服务于各大基金公司,并担任投研部门负责人,并创造了良好口碑。那么是什么让这些研究员选择离开公募基金而转投私募呢。

  来自武汉地区的某私募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基金研究员最想证明自己能力的可能是:自己选择的股票能够纳入机构股票池,并在市场上得到印证。但现实情况是,从基金研究员选出股票,最终落实到进入基金经理的组合清单,当中要在公司内部论证多次后才能下单,如此漫长的决策可能是很多有能力的研究员不能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基金公司投研人员开始加入到跳槽过程中。据了解,这些人士往往更加倾向于那些更好的平台,以便于自身发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了解,不少阳光私募机构、券商机构等成为这些人员选择的目标,这与这些机构有着相对灵活的机制和简单而有效率的工作流程有关,但同时,如果这些机构有着行业内知名的“大腕”,那么品牌号召力对于基金研究员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董事长认为,基金投研人员的流失与基金公司的定位很有关系。“在境外,大型基金公司主要任务就是帮客户选股,而在目前阶段,国内基金公司还要承担大量的非投研任务,比如,帮客户配置资产比例等。”这样的情况,自然令那些有能力的基金研究员寻求更为简单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位阳光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境外的情况看,公募基金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指数化操作、被动化操作将成为主流,基金收费也日趋低廉。相对来说,那些非主动型产品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支付给这些人员的薪酬也将较高。“公募基金提供的只是工业化操作流程下的标准化理财产品,对于未来高质量的客户来说,后者需要更为专业的服务。”这自然会引起那些基金研究员的浓厚兴趣。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