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科
最近朋友阿水很郁闷,“想买只新基金,可是一下子有这么多新基金同时在发,而且花样那么多,我都看晕了。”为此,笔者专门初步统计了最近两周在发的近20只新基金产品,从风格指数基金、海外指数基金,到量化投资、分级基金,几乎都是有长期前景的创新品种。
而且,各个创新品种“内部成份”差别也很大,比如同样是分级基金,有的是指数型分级,有的是普通股票型分级,有的跟踪中证100指数,有的跟踪深证100指数。同样是指数化产品,有的是瞄准金融地产的风格指数基金,有的是大盘风格指数。同样是跨境ETF品种,则有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等相差巨大的指数。
剩下正在发行的中小盘风格、内需风格等以前占主流地位的常规基金,反而倒成为了稀有品种。于是阿水感叹,以前常常厌烦的基金同质化现象,然而如今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特点各异的创新基金,选择难度反而更大了。该怎么对待这些热门基金呢?
我告诉朋友阿水,“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些热门产品的特点,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冷处理。”因为基金产品的发行最终目的,是要把握资本市场赚钱机遇,换句话说是市场说了算。但这不意味着,当前市场风靡哪些板块,就应该把基金设计方向瞄向哪里。如果陷入过分看重近期市场热点的趋势型投资,有点类似于基金集中投资于某一行业,可能面临巨大的不可控风险。
比如市场上大部分分级基金,都具有复杂的份额分级规则和收益分配规则,看不懂时更应谨慎。据中国证券报金牛基金周报与中证网调查显示,有57%的投资者买卖分级基金的目的在于趋势投资,更有高达72%的投资者从来没有参与过分级基金。关于分级基金有个流传甚广的案例,一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团队在投资分级基金产品时因为亏损多,而将专业团队解散。可见投资机构把握分级基金产品尚有难度,何况是普通的投资者呢。
对于风格指数基金,则可能会面临较明显的周期性表现。由于金融地产等行业周期性强,使得产品在不同市场周期中收益会相差巨大。对于量化基金,运用电脑对1700多只A股进行扫描筛选,能否选中黑马在中国市场还有待验证。对于二度出海的QDII基金跨境ETF产品,由于海外市场金融衍生工具较多,波动风险更大,其潜在风险更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在2000年初互联网热潮中,美国有多家基金公司退出了互联网基金,在它们经历了互联网浪潮最辉煌的时光后,存活迄今的概率微乎其微。美国“互联网基金”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对于纷纷扰扰的“热门基金”诱惑,如果不能完全弄懂它们的“赚钱”持续能力,还不如冷静处之。
不过,在单一个股、行业风险难以完全避免之下,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还是投资多样化,投资多样化方能“驶得万年船”。比如,那些主动选股能力强的基金,基金经理往往拥有灵活的挖掘能力,而不会将自己限定于单一行业来投资。从被动投资看,长期投资价值明显的指数产品也往往是涵盖市场更广阔的品种。
从资本市场的规律来看,即使最好的操作策略也有失败的时候,而且市场总会存在板块之间的轮动,每种操作策略也都有起伏,在好年景与坏年景中最终投资收益会非常显著。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花哨的宣传,影响了对投资真谛的追求。对于层出不穷的热门基金,就不应该只有热度,适当的冷却也是必要的。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