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直系亲属炒股事前审批遇操作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07:09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记者李湉湉

  从监管层2007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到日前下发的《基金从业人员亲属股票投资报备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捕鼠”之路三年有余。《指导意见》被认为是近年来力度最强的监管措施,但其要求“事前审批”的条款也被相当部分业内人士担心可能遭遇操作难题。

  难题一:

  事前审批的标准是什么

  对直系亲属炒股的事前审批,《指导意见》要求,“经过公司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批准日当天进行买卖。”

  “按照什么标准审查?基金公司的股票池吗?”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充满了疑惑。他说,大多数优质的蓝筹股都进入了公司的股票池,普通投资者“相中”这些股票的概率也很大,特别是类似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大盘蓝筹,是基金的必配重仓,这些股票家属买卖也受限制吗?

  难题二:

  基金公司是否有权提出要求

  由此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基金公司是否有权要求非本公司员工向公司提出买入股票的申请。

  一位“海归派”的投研人员向记者表示,在美国等成熟市场,监管层限制的都是基金从业人员,只有发现可疑之时,才会通过行政和司法的手段调查从业人员的亲属。“只要制度完善,事后监管的追索一样很有效,主动申报、事后报批是出于信任,事前审批感觉上像有‘原罪’,不被信任。”

  一位长期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表示,父母、配偶、子女的财产毕竟不能简单地视同基金从业人员本人可支配的财产,就此而言,从事后报备到事前审批的“跨越”值得商榷。

  难题三:

  直系亲属工作难做

  “最近几天一直在给父母做工作,因为害怕碰巧和公司的股票‘撞车’,我劝他们干脆销户,别炒股了。”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员说,“结果我爸说,‘退休了我就这个业余爱好,你还要剥夺?’”

  “如果我父母坚持要继续炒股,只有让他们从国外回来一趟,到指定的券商重新开户了。”有基金经理透露,父母常年在国外,如果《指导意见》实施,父母得专门为此回来一趟。

  此外,业内人士对事前审批可操作性的担忧还包括:因为批复不及时错过买入时点,由此产生的损失,直系亲属是否只能“哑巴吃黄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