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夏盛世收益不佳:规模盛世 业绩平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3日 09:54  东方网

  来源:东方网综合 作者:邰佳 选稿:李浩翔

  “巨无霸”基金中的新成员华夏盛世收益并不理想,截至近日,这只去年12月一天募集了187亿的基金,净值跌到0.94元,今年以来收益率约为-7%。回顾以往,曾经的巨无霸基金却大都风光不再,究其原因主要是基金规模过大难以操作

  华夏盛世:规模“盛世”业绩平平

  据晨星数据,自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面世以来,共有30只左右的股票型及积极配置型基金(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不包括在内)的首发规模突破百亿。最新一只百亿基金———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基金于去年12月公开募集,并于当日结束募集,净认购金额为187亿元人民币。

  而与以往一样,大规模基金收益并不理想。截至近日,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基金净值已从1元跌到0.94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7%。

  当然,今年以来股票基金都没能赚钱。截至3月11日,仅有5个正收益的“幸存者”:大摩领先优势、嘉实主题、华夏大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华夏稳增基金。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市场上涨与基金配置结构的问题导致公募基金今年以来普遍表现不佳。今年以来,市场虽然热点不断,但主要为区域经济、主题投资等品种,基金重仓股表现低迷,而上涨的品种多数盘子较小且轮换较快,公募基金难以参与。

  2009年年报显示,大摩领先规模为5.8亿,嘉实主题规模超过80亿则表现出了较强的主题风格基金选股能力。正是大摩领先、嘉实主题、华夏大盘精选这类或规模较小、或重点做主题投资、或投资变换较灵活的基金在这种行情下表现较好。

  “巨无霸”成长史即赎回史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往每一只被广大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巨型基金的成长史,就是其规模不断缩水的赎回史。

  例如,首只百亿基金海富通收益增长2004年3月首募131亿,2005年底该基金份额降为84.2亿份,2006年底的份额再降为18.1亿份。首募规模最大的嘉实策略增长,2006年12月成立之初规模为419亿元,2007年底份额减至104.7亿份,2008年底再降至87.3亿份。

  分析师指出,规模过大不利于基金管理。一般而言,中小规模基金“船小好掉头”,轻巧灵活,易于追逐热点。2007年空前的大牛市造就了大批量的“巨无霸”基金,而这些巨无霸基金2008年损失也更为惨重。回望基金发展史,曾经的巨无霸基金却大都风光不再。究其原因,分析人士表示,主要是震荡市中“船小好掉头”,基金规模过大难以操作。

  究竟多大才适合?

  那么多少份额的基金比较适合市场的运作呢?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认为,这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普遍规律是大基金小业绩,小基金大业绩。

  根据对数据的研究,一份报告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牛市和熊市不同,熊市中5亿元以下的小盘基金表现最好,而牛市10亿元-20亿元才是最佳的规模。这是由于,规模小的基金受投资者申购赎回的影响比较大,容易使基金经理既定的投资策略不能贯彻执行,有时可能会为了避免被清盘,而采取一些可能不是最优的投资策略,这些都会给基金业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规模大的基金,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灵活,从而无法及时避免市场或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再加上国内的A股市场容量比较小,优质的股票比较少,基金经理在操作上的难度也比较大。

  但也正如胡立峰所言,谁也没有掌握真理,在美国的共同基金市场,有若干只超过150亿美元规模的超大基金,但是这些大基金都是表现不凡,3年年均回报率都超过了10%,有的还超过了20%,他们获得的评级也非常高。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大基金就像蓝筹股,其收益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却是可以长期持有的稳定增长品种,大基金代表基金的主流价值观,操作更加看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长远趋势,减少操作的频度,因而可以成为证券市场的稳定器。

  [首只百亿基金]

  海富通收益增长:强抗跌却遭赎回

  首募131亿元的海富通收益增长,是中国基金业的首只百亿基金,也是2004年春季基金火爆热销的最典型案例。

  虽然在反弹市道中创下了百亿的销售纪录,但随着股市的再度掉头向下,海富通收益增长也随之遭遇滑铁卢。

  海富通收益增长诞生于2004年3月,但上证指数自2004年4月7日盘中上触1783点后一路下滑,虽有过几次小力度的反弹,但仍跌至2005年6月6日盘中最低998点,区间段内的最大跌幅约为44%。等海富通收益增长建完仓之后,同期大盘已经下跌了40%。

  虽然基金净值只下跌8%,表现出超强的抗跌性。但是基民仍然大量赎回,2005年底,海富通收益增长的份额降为84.2亿份,2006年底份额再降至18.1亿份。

  [首募规模最大]

  嘉实策略增长:胖子基金瘦身见效2006年12月首募419亿元的嘉实策略增长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募集,尽管随后一年时间内认购资金纪录不断被打破,但由于以后热销的基金大多按比例配售,419亿元目前仍然是中国基金业首募最高纪录。业界人士形象地称其为中国“最胖基金”。但嘉实策略的收益率和嘉实旗下同样是配置型基金的另外两只基金相比,明显偏低。

  不过,还未从“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兴奋中平静下来,“胖子”基金就开始因为体态臃肿而遭到持有人嫌弃。

  2007年,嘉实策略增长发布一季报,宣称截至2007年3月30日,基金规模已降至278.6亿份,比发行时缩减了140.4亿份,整体规模“缩水”高达33%,而其持续低迷的业绩也遭到了持有人的质疑:此时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仅为7.02%,大大低于业绩基准的27%。

  此后,“胖子”基金走上了“瘦身”强体之路。

  [首发认购资金最多]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规模最大排名最后2007年10月15日,QDII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首日认购资金规模达到1162亿元,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基金业最大的首发认购资金规模,迄今未有来者。按照发行上限300亿元进行比例配售,该基金配售比例为25.8%。

  然而受累于全球金融危机,QDII交出了让人伤心的答卷。截至2008年11月20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净值跌到了历史最低价0.324元。劳动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