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境ETF 上交所国际化开路先锋

  □本报记者 周松林

  今天,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ETF发展与风险控制研讨会召开。我们注意到,近期我国证券市场上ETF特别是跨境ETF创新的热度正不断升温。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关于跨境ETF,此前谈得较多的是挂钩香港市场指数的ETF产品,比如恒生指数ETF等,主要是打通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投资渠道。但就在近期,跨境ETF这一概念的所指正在悄悄地扩大,相关基金公司正在开发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指数ETF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消息不时传出,上交所有关人士也在不同的场合透露了引入海外主要市场的指数ETF产品来上交所挂牌的计划和愿望。

  在国际板仍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引入海外市场ETF很可能会先于国际板,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走向国际化的开路先锋,成为中国资金全球投资的重要渠道。

  多只海外ETF准备推出

  最新的消息是,博时基金(微博)宣布已获授权开发标准普尔500指数ETF。嘉实基金(微博)也已披露正在开发道琼斯指数ETF,并有望于近期在上交所上市。华夏基金(微博)则正在开发恒生指数ETF。另据报道,国泰基金(微博)、南方基金(微博)也正分别与上交所合作,准备推出纳斯达克(微博)100指数ETF等海外市场的ETF产品。

  此前,上交所副总经理徐明表示,上交所已同意有关基金公司开发追踪海外指数的跨境ETF,技术系统、后台服务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从潜在资源来看,专业人士认为,沪深交易所目前已与全球交易所广泛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未来全球主要指数,比如英国金融时报指数、德国DAX30指数、俄罗斯MICEX指数、法国CAC40指数,乃至新兴市场的印度孟买指数、巴西市场指数等,都有望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

  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ETF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ETF具有如此大魅力的原因在于ETF具备财富管理标准化的独特优势,标准化带来管理的高度透明化,避免了道德风险,可节约大量管理费用,ETF产品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世界上最低的。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指数化投资收益突出,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从国际大趋势来看,中国市场的ETF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障碍可以克服

  一般认为,国内开发海外ETF的主要技术障碍,一是各市场所处不同时区、交易时间上的差异带来的风险,二是QDII外汇额度审批制的限制可能带来ETF溢价交易的风险。对此,专业人士认为,交易时间的差异是全球交易所在开发跨境ETF时都会遇到的问题,事实上有那么多跨境ETF交易至今,并未遇到太大的困难。当然,对此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额外现金溢价。

  据嘉实基金对过去33年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T+1日开盘价、收盘价、中间价相对于T日收盘价的差异波动函数的分析,如果针对T日在中国市场的申购赎回在道指T+1日开盘价进行操作,非常接近T日收盘价,在99.7%的概率区间内平均偏差在1%之内,如以中间价为参考则在99.7%的概率区间内平均偏差在2%左右,即使以收盘价为参考,此概率区间内平均偏差也仅在3%左右。嘉实基金认为,5%是一个保守的、低风险的溢价水平。至于QDII额度限制,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制度创新和微调,另一方面,可能需要在申赎和交易过程中设定某种必要的限制条件,以防止出现过度的溢价。

  国际板是请进来的方法,跨境ETF则是走出去的方法,双管齐下,中国投资者将实现全球投资的梦想。如果有一天投资者能够通过在国内交易所挂牌的跨境ETF购买全球市场的股票,投资诸如微软(微博)这样优秀的成长性企业,则我国的交易所将真正成为国际性交易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